瀏覽人數
8,359,294
2014
10
月號論壇主題
透視伊斯蘭國組織(ISIS)引爆的問題
美中能建立新型反恐關係嗎?
盧業中/政大外交系助理教授(台灣)
 位於中東地區之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ISIS)於本年8月間斬殺美國兩名人質後,引起美國的強力反彈,而歐巴馬總統決定將與北約盟國組成核心聯盟(Core Coalition)並出兵對抗ISIS。在核心聯盟及部分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下,美國於9月初開始加強對伊拉克及敘利亞部分地區的空襲。
美國的考量與盟國態度

對美國歐巴馬總統而言,本次打擊IS是不得不然的決定,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公民感受到性命受嚴重威脅,而美國朝野也都表示,IS的殘暴行為,是對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之重大挑戰。此外,歐巴馬在第二任期內,其外交政策一直受到國內的批評,認為其瞻前顧後、缺乏領導能力,也連帶使得美國國際地位下降。在11月期中選舉即將來臨之際,歐巴馬若不具體回應IS的挑戰,將喪失其個人的政治資本。

近期美國芝加哥全球事務理事會(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發布2014年美國民眾對國際事務之觀感,其中有關最具全球影響力國家排名,在滿分10分的問卷中,雖然美國民眾仍然認為美國最具影響力,但分數已由2002年的9.1分,下降至2014年的8.6分;同一時期,中國大陸的影響力則由6.8分上升至7.4分,而成為第二大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同一份調查也顯示,美國受訪民眾認為,與10年前相較,美國扮演世界領導者的角色也持續下降。

有關外交政策之目標,該調查顯示美國受訪者認為,首要之務是保障美國的工作機會,其次是減少美國對國外石油的依賴,第三是確保適當的能源供給,第四才是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美國受訪者最為支持空襲恐怖分子之基地,其次是暗殺個別恐怖分子領導人,最後才是派出美軍地面部隊。

此項調查雖於本年56日至29日進行,而8月間發生之IS斬首美國公民等事件,應當更使美國民眾有同仇敵愾之心,然歐巴馬的政策選擇仍是以空襲為主,顯然是顧慮地面部隊若不能在第一時間獲勝,則打擊IS反而可能挫傷其聲望。

歐洲相關國家在其公民也面臨IS綁架等威脅之下,也加入美國打擊IS的陣營,然目前也以空襲為主。比較值得關注的是,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反應。在美國呼籲成立核心聯盟後,巴林、埃及、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外長均表示支持美國之計畫,而近日土耳其也進行相應的表態。

由美國的角度而言,阿拉伯國家之間有遜尼派與什葉派之分,使得由遜尼派組成之IS較難獲得什葉派掌權之阿拉伯國家的支持,當然,美國方面也顧慮到當地情勢、尤其是治理問題,如歐巴馬總統日前即說伊拉克在美軍撤出後,出現政府失靈問題,故而決定從進一步武裝敘利亞反抗軍著手,希望有助於削弱IS在敘利亞的勢力。然而,歐巴馬也面臨當時敘利亞阿賽德政府被指控以化學武器攻擊平民時為何不支持反抗軍之批評,以及在眾多反抗軍不同派系中,究竟應該支持誰的政策選擇問題,又此等決定會否引發反抗軍寧願先反美,而非反IS或反阿賽德,也是需要觀察之重點。

中國大陸之態度

有關歐巴馬宣示打擊IS乙事,中國大陸方面的態度相較於其他議題較為低調。一方面,中國大陸擔心境內恐怖組織、尤其是同樣具有回教背景的疆獨組織,可能投效IS,再回到中國大陸境內繼續進行恐怖攻擊。這對於今年已發生多次見諸媒體報導之恐怖攻擊的中國大陸而言,無疑會造成民眾對中共政權的不信任。然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對於美國主導之軍事行動則有其疑慮,主張若能回歸聯合國架構下的安排,中國大陸願意加入各國反恐的行動。

中國大陸對於國際事務模稜兩可的態度,引起歐巴馬於8月間抨擊其為搭便車者。中國大陸官方媒體於813日及915日分別發表專文回應,認為在伊拉克情勢方面,美國才是「侵入者」、「拋棄者」,而中國始終是「合作者」、「建設者」,收拾美國留下的爛攤子,「實實在在地造福伊拉克人民」。而有關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後應承擔之國際責任,文章強調美國與其他國家都享受著中國大陸和平發展的「紅利」,中國大陸也提供了世界和平與區域穩定的公共財,歡迎發展中國家來搭便車,而至於未來中國大陸應承擔何種責任,應該要量力而為。

美中競合關係將更為明顯

IS引發之後續效應與美國的作為均有值得觀察之處,但相關事件發展至今,我們已可看出美國的反恐策略已不再侷限以國界為單位,如先前對阿富汗及伊拉克之戰爭等。這樣的反恐戰略與需求,導致區域情勢不確定性升高,非敵即友的概念將不再適用。

中國大陸自習近平上任後積極推動與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賴斯本月訪問中國大陸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中國大陸可以支持美國打擊IS的行動。然見諸媒體的公開報導,中國大陸似乎並未給予具體承諾。

目前看來,美中之間在國際事務上的競合關係都將更為深化,競爭源自於雙方政治體制的不同以及不信任感,但合作的部分卻奠基於個別的需求。換言之,美國固然希望由打擊IS來進行反恐合作、以堆疊構築新型大國關係,然只有當未來IS所標榜主張的「伊斯蘭夢」,嚴重威脅習近平所主張的「中國夢」時,美中新型反恐關係才有付諸實現之可能。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盧業中/政大外交系助理教授(台灣)
盧業中先生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為國際關係理論、美國外交政策、及中美關係等議題。曾發表文章於國內外專業期刊,如問題與研究、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New Asia、Issues & Studies、Georgetow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等,另有數篇中英文專書篇章。
盧先生於2014年暑期與2013年暑期分別於美國華府史汀生中心(Henry L. Simson Center)及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擔任訪問學者,2012年暑期則於韓國首爾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擔任訪問教授。盧先生為美國華府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政治學博士,國內政治大學外交系學士、碩士。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