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9,415
2014
11
月號論壇主題
①透視香港普選抗爭 ②解析台灣大選
一場似喜劇的首都大選--怪叔叔對決連公子
郭安家/媒體工作者(台灣)
首都台北市長當選人一向是問鼎總統寶座的熱門人選,但今年氣氛反常。民進黨沒有提名人選,選擇支持無黨籍、意識形態深綠、沒有實際政治經驗的台大醫師柯文哲參選;另外一方面,經過初選,國民黨推出一位政治經驗不足的權貴官三代連勝文。許多人說,這是一場不專業、搞笑又難看的選舉,216萬選民只能在「怪叔叔」與「連公子」中抉擇,而兩人距離市井小民的生活也蠻遙遠,令人投不下票。有藍綠政治工作者聊天後笑說,也許目前民調第三名、支持度約0.9%的馮光遠還比較貼近草民視野。 
柯、連兩人政策常天馬行空

最近這段時間,柯文哲民調趨勢介於4045%間。但反差的是,柯常推出啼笑皆非的政見,像是「夜市用統一餐具,市府聘人洗碗筷」、「環南市場改建,攤販到河灘地營業」、「城市人行道種菜」,外界很難想像,柯營的政策總監是當過經建會副主委的張景森。

柯文哲在台大醫院當了26年醫師,對市政政策本來就不熟悉,重大決策總得仰賴身邊小圈圈。選戰過程中,他總擔心無法掌握輿情,最怕自己的團隊成員沒意見,讓自己成為獨裁者,但也有熟悉他的人評論說:「如果一百個人說同一件事,柯文哲就會相信」,這多少顯示出柯文哲本身的盲點。

國民黨的候選人連勝文民調趨勢則在2429%上下震盪。他所提出的政策相較於柯文哲也不妨多讓,常在沒經過專業評估下,就提出像是社子島自由經濟區開發、北市府遷移西區,往往被政府官員認定「依法」不可行。
選戰之初,連勝文凸顯自己的年輕優勢與國際財經經驗,雖然他待過投顧公司,卻無法有效澄清自己不是股市玩家、金融掮客,這讓他的財經背景反成了劣勢;加上競選總部、黨部等橫向聯繫不足,各自為政,也暴露出本身領導管理能力的不足。
外界一般認為,連最主要的工作經歷是為期兩年的北市府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公職,但這也讓無數在藍營的政治工作者抱怨,「憑什麼!為何不是經營22年的立委丁守中參選」,連的年輕優勢,又成了缺點。

連勝文無法讓選民信任 柯文哲兩面討好

依媒體民調,已有7成民意表態,柯文哲民調贏連勝文趨勢範圍為915%。雖然柯文哲穩定領先,但根據兩人在選戰中的表現,我們應該說這份民調所呈現的並不是台北市民認為誰比較適合當市長,而是反映對整體施政的不滿。
總統馬英九任內民怨沸騰,爆發食安、軍中人權等問題,貧富差距加劇,根據調查,台北市的房價要不吃不喝16年才能購屋,而馬政府最低民調僅9%;尤其太陽花學運後,民怨財團勾結政客、兩岸權貴牟利。偏偏,連是遊走兩岸的官三代,家族資產又被估達800億元;柯文哲雖然不是好商品,但柯頻主張「用階級投票」,企圖將反權貴連結成投給他的理由。
平心而論,傳統的泛藍選民及軍公教階級不會在意連勝文的權貴背景,畢竟社會大眾可以接受紐約前市長彭博的形象。但,連勝文會花100萬元登媒體廣告抨擊對手抹黑,卻不是拿去做公益,且,每次面對媒體尖銳問題,連總是「切割」自保,可常聽到他說:「不曉得」、「不知道」、「不清楚」、「我們再了解一下」,令藍色選民反感,這不是一位市長應有的格局,無法放心將權力交給連勝文。
至於泛綠選民及年輕網友,也不會在乎柯文哲三天兩頭就失言、歧視女性,政見多麼天馬行空;不過,柯將社會公平、正義的語言包裝為參選理由,為了拉攏泛藍選民,甚至傷害民進黨支持者、推崇威權時代的總統蔣經國,導致他的選舉策略、政治符號包山包海,但邏輯價值卻是矛盾。這也是為何,柯文哲常被譏為「白色巨塔的老宅男」,無法如他宣稱讓參選成為一場文化、公民運動。

泛藍鐵票鬆動  投票率成關鍵

許多分析總假設,目前約3成未表態選民中大部分傾向藍營,或投不下去「假裝不是民進黨」的柯文哲,一旦選舉最後一刻,這些人仍會投給連勝文,這種預期心理也投射在地下簽賭站看好連勝選當選;但事實上,今年選情冷,投票率能否達到70%都是問題,畢竟4年前激情選舉夜,發生連勝文槍擊案,總投票率亦才70%。

在歷史上80%的投票率中,民進黨陣營最多獲得45%的選票。雖然柯文哲近日民調趨勢介於4045%,但「強迫民眾表態」的媒體民調,與實際的投票率會是兩回事。其中,我們關心的是柯文哲的支持率中,那些屬於泛藍的支持者,尤其是親民黨的支持者會不會堅持到投票當日。另一個重點是,柯因為推崇蔣經國言論,已流失部分深綠選票,這些票會不會在最後回心轉意投柯,亦成為關鍵。
基於相同的分析,連勝文陣營及國民黨頻頻打出「中華民國保衛戰」、「沒有20142016民進黨執政,國家會發生危機」等論述云云,企圖讓將選舉變成單純的藍綠政治版圖,也營造「柯文哲=民進黨」的氣氛。
但連勝文民調最高是在今年初宣布參選那一刻,因為他過去批判馬英九鬥爭黨內同志如「大明王朝」、「經濟沒搞好誰當選都是丐幫幫主」,受到民意肯定,也贏得黨內市長初選。但之後,他的民調持續低迷,為討好黨內「挺馬藍」,不僅反省過去言論,還感謝馬以「恢弘心胸」為他站台,選舉策略逐漸靠向深藍,更為支持兩岸統一的新黨市議員候選人站台,企圖以傳統選戰思維營造泛藍大團結氣氛。兩者之間的反差,暴露出政治性格的未成熟,導致選舉主軸不明,最後為求勝選,而否定自我的困窘。
一位國民黨北市議員以選票偏藍的大安、文山區為例,藍色支持者約佔35%、綠營支持者則為25%;但有4成是中間選民,無法強硬將中間選民歸類為藍,只是,他們過去較支持藍營,這些廣大中間選民在乎是經濟民生、社會公平正義、候選人政見,而非泛藍團結。

許多藍軍人士憂慮國民黨的組織動員已生鏽,一方面、馬政府軍公教年金改革問題延燒,藍軍無法叫動「利益被剝奪」的老軍公教投票,連國民黨黃復興黨部都面臨動員危機。二來、太陽花學運後,傳統泛藍家庭世代分裂投票情形更顯著,年輕人期望改變,不投給老國民黨,或甚至不相信選舉制度而投廢票,從國民黨中常委邱復生女兒邱于芸挺柯文哲,可見一般。
其實,國民黨組織機器仍綿密深入鄰里社區、工會、協會等社團,近幾月,不斷辦造勢餐會力挺連勝文,甚至在遠在上海台商圈辦挺藍免費餐會,但有些餐會只見食客低頭吃飯,而不見過往的選舉狂熱。

連勝文的性格決定了選戰策略,也影響了今日的民調。面對新世代,連勝文雖有勇氣挑戰網友,承認自己被網友笑了十年神豬,但他也因此被全國網友盯上,檢視一舉一動,反而成了災難,陷入動彈不得的泥淖,這問題依然回到連勝文的「格局」;他能否談出新世代主張,代表國民黨的改革價值觀,才是當務之急,而不是天天回應網友爆料的雞皮蒜毛事。
相較於連勝文得依賴組織,柯文哲沒有太多組織奧援,選戰打的是公平正義、藍綠和解的「空戰」論述,頻質疑連家代表社會不公不義,在民怨沸騰的年代,短期內確實獲得高支持度,他還常稱「政治不過就是找回良心罷了」。
但,隨選戰時間拉長,越來越多人發現其論述思維缺陷。柯的參選如同「城市小旅行」,像實習生一般不斷自我改變,民眾樂見勇於反省的政治人物,但治理城市不能老事在錯誤中學習。

更大問題是,柯文哲沒有強而有力的行政團隊支撐理念,其班底還是以民進黨年輕的助理幕僚世代為主,雖然他四處詢問民間人士擔任未來北市府局處首長,營造公民參政的氛圍,洋洋灑灑提出許多「開放政府」的概念,但選民除了口號,依然不清楚柯要與民眾簽什麼樣的社會公義契約?到底有什麼樣的準則可運作傳統保守的行政機器?

目前看來,無黨籍的柯文哲確有實力打敗連勝文,但如同連勝文所言,柯文哲的參選與民進黨的棄選是出自「政治算計」,如果柯文哲最後獲勝,所謂的「在野大聯盟」能否成為「執政大聯盟」,柯文哲又要如何在總統大選還民進黨全力支持的人情,都將是嚴峻的考驗。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郭安家/媒體工作者(台灣)
現任:自由時報市政組記者
經歷:聯合報政治中心市政組記者
政治中心國會組記者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