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7,041
2014
12
月號論壇主題
解讀台灣九合一大選結果及影響
國民黨的明天過後
陳朝建/新台灣智庫研究員(台灣)
 2014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如單就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得票率與席次率之變化來看,國民黨可以說是「慘敗」的(且並不是所謂的大敗而已,而是幾近於「崩盤式」的慘敗,慘狀和民進黨在2008年時失去中央執政權力的情境極為雷同)。在此,有關國民黨慘敗的明天過後,其相關的政治衝擊或重要影響,至少即可從以下三個面向說明之:
首先,直轄市、縣市長選舉,作為總統選舉的前哨戰,是有跡可循的。舉例來說,民進黨之所以能在2000年擊敗國民黨,贏得中央的執政權力,除與藍營當年分裂參選有關之外,則是其在19971998那兩年的縣市長、直轄市長選戰中,成功策動「以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有關;同理,國民黨又得以在2008年重新執政,也是與其先前在20052006年的縣市長、直轄市長勝選有關。

正因為如此,在2014年的地方選舉中,國民黨慘敗,等於就是給了民進黨拿下2016年總統大位的更多機會;並得以讓民進黨的蔡英文主席,挾持勝選的氣勢,在領導地位的政治權重上,成為實質的、定於一尊的「新綠巨人」,盡管她也可能得和無黨籍的首都市長柯文哲既競爭又合作(但即使不列計台北市,民進黨的蔡英文仍是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等霸侯之上的「新綠巨人」)。從而,民進黨的前任黨主席們,無論是蘇貞昌或謝長廷等政治領袖,也將無法再度撼動蔡英文主席的領導地位,暫時不會有所謂的「兩顆太陽之爭」。

實際上,直轄市、縣市長選舉結果,作為總統選舉的前哨戰,關鍵指標就在於南進濁水溪與北上大安溪的政治版圖之別。具體而言,在19971998的兩場地方選戰中,民進黨挺進了至大安溪,讓北藍南綠的政治版圖往北移動,即可藉由地方執政資源的若干優勢,壓縮了國民黨的選票基礎;同理,20052006年的兩場地方選舉結果,國民黨則將政治版圖擴張並南移至濁水溪,既拿下中彰投,也拿下濁水溪以來的嘉義市,就會壓著民進黨喘不過氣來。如今,則是民進黨又將政治版圖從濁水溪移往大安溪北移,甚至又在桃園市、新竹市、基隆市等攻城掠地、有所斬獲,對國民黨而言,當然就是警訊!

其次,2014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剛好也是20143月期間「太陽花學運」之後的首波重要選舉;半年多以前,「太陽花學運」的主要訴求雖是「反黑箱服貿」或是「反服貿」等兩種思維的交錯,但其所底蘊的基本理念則是世代正義、社會階級的流動性與資源分配正義等課題的基本價值,並引領這些新價值開始超越藍綠對立的傳統觀點。

在變化的過程中,國民黨卻完全沒有意識到年輕人的政治理念正在轉變,而仍停留於藍綠對立的選舉操作,既過度相信基本盤的「鐵票」,也過度相信組織或派系的動員能力,當然就無法獲得年輕選民的支持,且又在「網路民主」的選戰中節節敗退;不僅如此,依舊停留於藍綠對立選舉操作的國民黨,其在輔選過程中,又因為「混蛋說」、「皇民後裔論」等撕裂族群的言行,引起公憤,進而導致原先支持國民黨的本土選民嚴重流失,加上馬總統任內的支持度也持續低迷的關係,國民黨已經沒有辦法再藉由經濟牌(如FTA等訴求)做為吸引選民青睞的主要武器。

更精確地說,「太陽花學運」之後的公民力量,並不反對追求國家整體的經濟成長,但反對資源分配的不正義,更反對依舊停留在傳統藍綠對決或統獨對決的傳統思維;因此,給國民黨一個教訓,就成為此次國民黨敗選的重要原因了。遑論國民黨又過度迷信經濟牌,還頻頻端出企業領袖力挺國民黨,但沒想到這些遊走兩岸的企業領袖們,在黑心食用油的事件前後,又頻頻喊話說道:「民主能當飯吃嗎!?」沒錯,民主是不能當飯吃的,但是多數的年輕人、青壯年在歷經民主化的洗禮之後,他們更清楚:「沒有民主的飯,好吃嗎?吃起來真的比較有尊嚴嗎?」;對此,他們反而追求民主開放、公民參與的基本理念,而這些基本理念又已經遠遠超越了經濟成長的問題,並且更在意資源分配正義的課題(與先前國際上的「華爾街運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想法)。

第三,2014年底的九合一選舉當然也是馬總統執政任內的期中考,也可以說是期末考,但馬總統的考試結果是:死當!在死當的情形下,兼任國民黨主席的馬總統,不僅得更換黨務系統的秘書長與黨務主管,也得再辭去黨主席職務,直接負起政黨政治的敗選責任,否則將無法平息黨內的不滿聲浪;與此同時,他也得更換政務系統,藉由內閣總辭與改組,並提出新的改革方案或政策說帖,痛定思痛而思索此次「民心思變」的根本緣由,才能讓國民黨回穩。

弔詭的是,當馬總統決定或被迫辭去黨主席的職務之後,他也勢必會成為跛腳總統直到任期結束,同時也會因此喪失其對未來2016年總統候選人與黨籍立委候選人的提名權限;並在黨紀略為失控的情形下,還得充分下放權力給行政部門(政務系統)的內閣與立法部門的國會。在這個過程中,他又得面對馬連、馬王等各種互動關係的黨內山頭勢力之排列組合問題,而形成「茶壺內的風暴」。

更有趣的是,2014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的結果,也會迫使國民黨在面對中國或北京的兩岸政策重新定位與思考,甚至也得暫緩若干作為,否則其流失選票、喪失民心的速度可能還再會加快些。這個意思是,盡管人民並不反對海峽兩岸的政治或經濟交流與互動,但絕對會反對沒有開放透明、公民參與等必要程序的「黑箱政治」;質言之,就兩岸政策的考量與推動而定,國民黨也必須思考「程序正義」的問題,不能只憑藉國會的多數就準備強渡關山。

當然,這樣的選舉結果,也代表連家已喪失兩岸對話的話語主導權了,更代表國民黨的馬英九也將無法與中國的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了(尤其是,在馬總統辭任黨主席職務之後);相反的,中國或北京方面也會意識到民進黨或超越藍綠的第三勢力,也有可能取得在2016年的中央執政之機會,那麼要不要和非國民黨陣營展開較為正式的對話,則會是中國或是北京的難題。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陳朝建/新台灣智庫研究員(台灣)
陳朝建,學者、新台灣智庫研究員、台灣智庫諮詢委員。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