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0,022
2015
01
月號論壇主題
網路世代對兩岸三黨走向的衝擊
網路時代的兩岸年輕人:交流,還是交手?
陸遙遙/媒體工作者 (大陸)
 如果你在YouTube上觀看《中國好聲音》,經常可以看到視頻下方的評論經常會飆到幾百甚至上千條。和其他娛樂視頻不同的是,在這裡,除了大家對明星歌藝的膜拜和評點,你會看到有大量評論是兩地年輕人關於政治話題的激辯。這些辯論往往是關於某個歌手在陸媒上聲稱自己是“中華臺北人”,或者某一首歌的版本究竟是臺灣歌星還是大陸歌星的演繹更具魅力。這樣的爭吵往往始於三五個字的平淡陳述,終於成百上千字的攻訐謾駡。兩岸年輕人用簡體中文和正體中文兩種字元,樂此不疲地與對方角力,兩岸年輕人的網路交流就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下,以這種方式存在著。

人們通常預設網路這種通訊技術,可以極大便利陌生人的接觸,進而製造交流甚至交友的機會;尤其是在語言文字沒有障礙的環境下,網路的確可以便利愛好相似、志趣相投、生活方式相近的人找到對方,成為朋友。我們在西方的Facebook、Instagram,或者中國的人人網、微信上,也的確看到了相應的印證。但在兩岸群體之間,語言的互通卻只是便利了兩個陣營的爭吵,背後是特殊的政治環境製造的兩種意識形態、兩套國民教育話語體系、兩種價值觀的衝突。這不能不令人感到悲觀。

如果說Facebook和人人網上陌生人之間互相認識、點贊、送出生日祝福,只是膚淺和虛幻的“友誼”;那麼YouTube上兩岸年輕人相互間的憎惡和反感,卻不成比例地真實和激烈。大陸的年輕人只能看到張牙舞爪地否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腦殘鄉民”;臺灣的年輕人也只能看到動輒動輒叫囂要武力統一臺灣的“強國人”。可是這個是兩岸的真實嗎?


更不用說最近十幾年間中國大陸的網路封鎖,讓翻牆門檻越來越高。中庸溫和的主流線民群體被擋在了高牆以內,他們與外部世界交流溝通的可能性被剝奪了。可以、而且願意費一番功夫翻出來的大陸線民構成就十分特殊了。他們可能來自留學生群體,其中有大量家境優渥的體制擁護者,或者熱切期盼祖國崛起的理工科學人,亦或者是主動翻過網路高牆和海外異見言論對抗的自幹五線民們,在Facebook、Google+、YouTube的中文領域裡,到處都是他們積極主動做海外文宣的身影。當然,翻牆人士中也同樣有不少掛著青天白日旗做頭像,聲稱是中國國民黨精神黨員的來自大陸的激進自由主義線民,熱切地盼著臺灣年輕人和他們“聯手對敵”。可是他們不知道,新時代的臺灣年輕人已經不再是他們期待的盟友了。

臺灣年輕人當然是崇尚自由的,但是這不意味著他們喜歡藍色。恰恰相反,藍色在臺灣已成老朽權貴的象徵,他們在臺北市用選票清晰地表達了立場。臺灣年輕人當然是反專制的,但北京政府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政府,他們的政治關懷裡也沒有太多對大陸民主化的關切 —— 如果有,也無非是希望民主化的大陸便不再有入侵臺灣的舉動而已。他們也對大陸異見線民伸出來的橄欖枝,不那麼感興趣。當溫和的主流被隔絕,網路只剩下鷹派的戰場。

除了政治對立和言論封鎖製造的區隔,另一種裡我們擔心的趨勢也不可否認的存在於兩岸的網路言論空間中,那就是網路表達的速食化。需要深度咀嚼和消化的知識,並不適合網路媒介。在這裡,人們需要快速表達,快速閱讀,並快速回饋,最終快速遺忘。因而,理性、邏輯、證據被篩選過濾掉,情緒、謾駡和口水被剩下來。這又反過來加深了隔閡。

當大陸人變成“阿陸仔”、臺灣人變成“台巴子”,
網路給兩岸年輕人帶來的交流和溝通是怎樣,我很難下一個確切的結論;但出於以上理由,我個人會表示謹慎地悲觀。網路只是一個放大鏡或加速器式的工具,背後的社會結構才是問題的根本。兩岸漸行漸遠的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日益不平等的軍事政經影響力,會讓年輕人的身份認同和表達越來越遠。試圖溝通的溫和聲音,在可預見的將來不可能在網路上成為主流。有人說網路時代便利了兩岸年輕人溝通;我想說,網路時代的溝通:迅捷或許有,通暢卻未必。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陸遙遙/媒體工作者 (大陸)
陸遙遙 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畢業,2007年至2011年供職於日本經濟新聞社中國總局,現任職日經中文網。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