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48,446
2015
02&03
月號論壇主題
從查理周刊事件看人類文明衝突
不是地獄 不是天堂 但政治力調節市場 可學歐洲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台灣)
歐洲聯盟經濟低迷,法西斯捲土重來,在西方蠢動已有時日。《查理週刊》的餘波繼續蕩漾,法國之外,非洲尼日已經有十人隕命。當雜誌社人員從「站著死,不要跪著活」的角度來看新聞自由時,悲劇時而出現,上次是十年前的丹麥漫畫。
假使從這些悲劇,以及造成悲劇的殖民後遺症審視歐洲,或者,假使審視繼歐洲而崛起的美國對第三世界的作為,那麼歐美不是學習,而是要被譴責的對象。
認識歷史之後,回到現實,則仍然有課可以學習。市場較早形成,工商較早發達的歐洲,業已發展較高的相對政治能力,調解市場而沒有遭致市場吞噬,成績優於美日及其他地區,仍然值得誤解市場及其機制的台灣人,有所學習。 我們不妨列舉兩項重要指標,對比美歐。經濟成長與分配,就看德國與美國。電視的民主與文化乃至經濟表現,英美反差相當強烈。在網路年代,電視仍然是社會大眾最重要的娛樂與資訊來源。
美國經濟從1980年代開始,每年入超,出口金額低於進口,2013年入不敷出的額度,高達4003億美元,差不多就是台灣當年的國民生產毛額(GDP,4847億美元)。台灣不是小國,在全球一百多國家當中,GDP依據不同機構資料,排名第26至28。台灣政府一年的預算,用於2300萬國民,也才800億美元左右!2013年,人口不到美國三分之一的德國,出超倒有2560億美元。 顯然,就經濟成長來說,德國高明多了。
另一方面,德國經濟成長果實的分配,同樣遠比美國值得稱道,通過政治介入後,基尼係數在2010年是0.30(愈低所得差距愈小,瑞典約0.21),美國是0.37。 德國的經濟發展質量,勝出美國,究竟怎麼辦到的?可能與德國的政治力,促使「市場社會化」有關。
假使只看市場收入,德國人所得的不平等其實大於美國。在政治力介入前,德國基尼係數是0.56,高於美國的0.47。不過,德國政府從資本、土地與人民口袋取得之稅收,遠高於美國。在2012年,德國人每生產100元,大致有38元由政府使用;美國是24元。這筆錢當中的相當部分,就是德國制訂社會政策的後盾,移轉用於福利的重新分配,包括在德國讀大學,學費乃至於部分生活費,都由各邦從稅收提撥,學生在學期間不需支付,這等於是就學者日後入社會後,若收入較高,自然就能通過較高稅額,回繳公庫。有人增有人減,因此就使市場分配的差距,在社會政策的調節下,為之縮小,程度遠高於美國:德國基尼係數的落差,為此減少了0.26,美國,僅減少0.09。
法國人Michel Albert在20多年前出版 《兩種資本主義之戰》,認為萊茵模式雖然在經濟增長與社會福祉乃至於文化繁盛,無不勝過美利堅模式,但卻因英語的優勢及《傳媒是美國人的》(借用Jeremy Tunstall的書名)之威力,致使世人不但對此不甚了了,反倒是屢屢誤認。
閃亮者未必是金,Albert的書提供了鮮明的例證,特別是,如果對比歐洲與美國,兩地電視服務民主社會與政治的績效,更是大相逕庭,優劣立判。 早在1961年,美國聯邦通訊傳播委員會(FCC)主席米諾(Newton Minow)就對ABC、CBS與NBC三大電視業者在內的廣電公司,發表了「荒原講演」。該次講演已是美國二十世紀美國百大講演之一,其間,歷來FCC主席當中,比較得到好評的米諾,曾經這樣表示:「電視若好,再沒有更好的電影、雜誌或報紙。但是,電視若壞,傳播環境再也不能更壞了…請跟我來,在您的電視開始播送節目時,靜靜坐在螢光幕前直至收播,您應該會同意,眼前是貧乏不毛的荒原大漠… 」。
將近半世紀後,學者在2007年聯手,針對芬蘭、丹麥、英國與美國的主要電視頻道,進行大型調查。他們發現,美國人不但對於國際公共事務所知最少,對於國際軟性新聞,所知比例亦最低,比如,只有50%美國受訪者知道2008年奧運將在北京舉行,另三國介於68~77%。並且,假使控制因為教育、所得、性別、年齡所造成的公共知識落差,這個距離更是明顯。在歐洲國家,即便教育程度與所得偏低、即便是少數族裔、即便是年齡高或女性,其公共知識水準比起美國相同背景的群體,明顯高出許多。

何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晚間黃金時段(七至十一點),美國四大電視網安排娛樂節目,歐洲電視則安排4至5次當日新聞或專題。這項大規模調查的結論是:「歐洲電視在其公共服務傳統下,更能將公共知識帶給弱勢群體…社會包容(social inclusion)的成效較佳」,重要原因是公共服務廣電機構(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media, PSB)常被檢視,要求服務所有人,否則其執照費或政府撥款將受威脅,商業電視為了利潤,卻反過來迎合社會條件較好的人群,以及,迎合人們視聽習慣中,比較容易被商業撩撥的口味。
本世紀,各種通信傳播進入數位階段之後,歐洲的PSB的創辦宗旨,更能契合新科技的特性,可以說是新媒體的時者也。
這是因為,PSB既然追求公共服務,不是要賺錢滿足股東荷包的欲求,因此就有動力,儘量採用創意公有的非商業授權條款,發揚公平使用的精神而限縮著作權的擴張。PSB將其影音圖文通過各種通路與平台,力求在最大水平,任意讓人通過傳統電視,或是新興的網路、電腦及手機等設施,隨時盡情使用。在此過程,PSB就朝向了全媒體的路徑進展,成為公共服務「媒體」(public service media, PSM),不再只是「廣播電視」。
但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1980年代,歐洲人批評PSB的重點,是說它如同國營事業,效率不彰、浪費資源。但是,20年後說法剛好逆反。現在,競爭者的攻擊,變成是指控PSB太有效率,影響了商業媒體的生意!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核爆後,商業傳媒廣告一時銳減,卻把帳算到PSB,幾乎所有歐盟國家都出現政治壓力,要求PSB不能將其服務向新媒體擴張,也就是不能真地成為PSM。在這方面,英國的例子更是誇張。 2001年初,BBC打算調撥其商業部門的盈餘,增加四個數位頻道,無須政府出資,也不增加執照費。結果,英國所有商業電視公司,加上美商時代‧華納、迪斯奈與福斯集團,聯手施壓,要求英國文化部制止,理由是BBC不播廣告,節目討好,他們吃不消。最後BBC果然不能如願服務,頻道僅能增加兩個。
2003年, BBC推出「數字教材計畫」,放在網路,所有英國人都可免費使用。不久,教育材料出版商及數字軟體業者攻擊,說BBC妨礙它們的商機。結果BBC奉命撤退,節省英國家長成本,廣受好評的線上學習系統,被迫在2008年關閉。 到了2005年,數位收音機業者埋怨了,理由相同,大家都聽BBC,他們的數位頻道怎麼辦?2006年,居然報紙都有話要說。哪家傳媒記者人數比得上BBC?公信力高、網頁可親、影音文字內容多樣的BBC,會不會襲奪報紙的網路讀者?
2010年英國政府說,至2015年,英國各級政府減支25%,BBC也得減16%。即便如此,BBC還得配合文化部政策,2013年起,支持地方電視台,每年投入5千萬英鎊,向其採購節目。由於BBC的表現秀異,百多年前曾遭馬克思指為是財政金融階級代言人的《經濟學人》也老實地說,BBC「大幅砍預算..是政治壓力所致,不是品質…BBC..在提升英國人生活品質的貢獻,在提升英國海外形象的貢獻,比起政府所提出的任何其他構想與作為,都要來得大。」的確如此,民調顯示,73%受訪者信任BBC,遠高於商業的獨立電視台(61%),也高於菁英階層的《金融時報》(48%),英國發行量最高的《太陽報》則僅有9%的人相信。
我們不是在找尋天堂,歐洲也不是天堂。歐洲列強製造戰爭,殖民他國,現在,歐洲以政治力調節市場機制的成績,雖然不宜誇大,仍有所成,或許這是歐洲彌補其歷史罪愆的一種方式,讓世人能夠清楚認政治力與市場應當有的關係。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台灣)
臺北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英國Leicester 大學博士,現任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編輯委員、臺灣媒體觀察基金會與媒體改造學社成員。教學科目包括「傳播政治經濟學」、「當代大衆傳播問題」、「電影史與政策」、「區域傳播問題研究」等。著有《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 (1995)等六本書及學術論文數十篇,(合作)翻譯《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Raymond Williams,1974/1992)、《傳播政治經濟學》(Vincent Mosco, 1996/1998,與程宗明)、《問題媒體:21世紀美國傳播政治》(Robert McChesney, 2004/2005,與羅世宏、魏玓等六人)、《論市場社會主義》(John Roemer, 1994/ 2005)與 《傳媒、市場與民主》(Edwin Baker, 2002/2008)、《傳播理論史:回歸勞動》(Dan Schiller,1996/2010,與羅世宏)與《誤解網際網路》(James Curran等人,2015年6月)等十八本。主編《新聞學研究》(1997-1998,2008-2010, 2011- 2012)與《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5-96, 1998- 2001)。編輯《戰爭沒有發生?美英出兵伊拉克紀實》(2003)、《自反縮不縮?新聞系七十年》(2005)與(魏玓)《示威就是傳播》(2009)。撰寫有關傳媒的報章雜志評論數百篇。近期結案研究項目有「重訪資訊社會:傳播權概念的提出、建構與擴散」、『中國「輿論監督新聞學」研究』,目前思索與探討的課題包括,新聞傳播教育正當性與媒介素養、傳播科技與智能財産權及另類法律規範,以及『(媒體)文化與(媒體)經濟的競合問題:從「文化多樣性」與「文化(創意)産業」說起』,業餘時間投入於古巴研究。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