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期數
瀏覽人數
8,690,572
設為首頁
帳號
密碼
登入
2015
年
04
月號論壇主題
蔡英文競選總統的最後一哩路,會怎麼走?能怎麼走?
期數選單
柯P的識別證
胡鴻仁 /新聞工作者 (台灣)
回上一頁
從寒冬到春暖花開,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已過百日,人氣和民眾滿意度節節高升,街談巷議或新聞媒體話題不斷,盡是柯P長柯P短。最近一位上海官員來到台北,問我為什麼大家都叫他柯P?其實這是台灣醫院或醫學院對教授的親切簡稱,就像網路時代的大陸網民都喊總書記為習大大一樣,如果哪一天,柯市長總合藍綠當上總統,他還是柯P。
「百日維新」以來的柯P,快人快語也好,力槓財團、痛斥下屬也罷,每天打開台灣的電視,如果不見他的新聞,好像台灣就沒啥比他更正經的事可以報導了。尤其他日前接受大陸媒體訪問,對兩岸關係「在既有政治基礎上」「兩岸一家親」等等談話,夾著超高人氣的柯P網民語錄風格,讓兩岸啧嘖稱奇,令人嘆為觀止,括目相看。被許多人對比而看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免盾形柔弱,被擠到邊邊,無論談吐動作、行事風格、用人任事、處斷魄力、智慧謀略、創新膽識等等,都與柯P有很大的落差。人們會以怎樣的新高標準重新審度衡量蔡英文呢?這才是她競選中華民國總統必須跨越的最後一哩路。
柯P急速領升、重新燃起了台灣人民對政治人物的高標期望。2012年曾被形容為「非典政治人物」的小英,如今也年近六十。四年前她對比其他的政治人物,尤其是民進黨的傳統政治人物,的確堪稱「非典型」。那年夏天,我回到曾經參與創辦的新新聞週刊幫忙,到台中拜訪現在當立法委員的民進黨人蔡其昌,他一針見血地說:「小英是非典政治人物。」後來我引用他創發的這個名詞 ,寫了一篇觀察蔡英文的報導,並在封面主題用了「非典政治人物」的概念。如今比蔡英文年輕三歲,同樣是八月出生的柯P瞬間冒出來,讓我驚覺世代交替之快,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原來柯P才是真正的非典政治人,只是現在已不用這個名詞,改稱素人。相對之下,蔡英文已經又成為非常傳統的典型。這是她形像上的最後一哩路。
拿柯P跟蔡英文對比,也許並不恰當,因為柯P就是柯P,難以複製,更無法進口。然而台灣巷弄文化裡的市民八卦,就喜這樣。因為柯P啟動了台灣政治文化的嶄新價值,他雖然只是首都市長,卻認真體現著人們對政治人物的全新價值期待,而被許多對立者批評為「空心菜」的小英,已逐漸落後,望塵莫及。
大家都在以各種視角或心證關注柯P,柯P當然不是神,也有身為人的各種缺誤,尚難斷定必然「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而各種對他的評論觀察也不勝枚舉,無庸贅言。
日前一位從南部到台北工作的朋友聊起柯P,問我有沒有注意到柯P每天上班時脖子上總是掛著識別證?想想還真的是耶!印象中自有台北市長以來,似乎還唯有柯P市長像所有市府公務員一樣,掛員工識別證。朋友說,柯P掛識別證,顯示他非常珍視這個工作職位,跟所有公務員一樣平等,只不過他是有更大權力和影響力的公務員,並沒有認為自己是當官。為人民服務的公僕,和讓人感覺高高在上的官僚之間,也就類似柯P掛識別證一樣,心態觀念一片之隔,卻差別千萬里。
我們不以人廢言,當年阿扁當台北市長時,將基層辦公櫃台降低,讓市民和公務員平等而坐,還有人端茶奉水,親切服務,後來全省各縣市紛紛仿效,改變長久令人厭惡的部分官僚文化。柯P掛識別證,也許只是他在台大醫院工作習慣的延伸,或許是不經意的小事一樁,但見微知著,至少也可以讓人有一些新鮮的聯想,就像他最近大魄力廢除27項警察勤務,與當年阿扁市長有異曲同工之妙,足以讓大家會心一笑。
這些年,蔡英文笑容少了,足見她總統之路的最後一哩走得艱辛。想到柯P經常面露傻呼呼的笑,還真令人也會跟著感染到一些快樂的希望,而蔡英文邁向總統的最後一哩路,依然讓許多人覺得沉重迷惑。現在雖然她形勢看好,但是淺碟形的台灣政經情勢瞬息萬變,選民的神聖一票仍會不斷長出新的眼睛,做出更有智慧、新而獨立的判投。
聽朋友提起柯P的識別證,我聯想到他經常穿的藍色員工夾克,柯P不穿「政治背心」。多年來,台灣大大小小無論什麼黨的政治人物,甚至一個鄉民代表或村里長,都喜歡穿著前胸後背都有大大名字職稱的「政治背心」,穿梭在大街小巷婚喪喜慶各種場合,唯恐天下有人不知他是誰。這真是舉世無雙台灣獨創的政治文化,大家習以為常,早已麻木不覺。難怪外來的客人感覺奇怪,以為台灣天天都在選舉,日常生活超級政治。我回想台灣戒嚴時期,憲兵軍人滿街走,大陸二三十年前也充斥濃郁得讓人窒息的軍文化。現在台灣早已民主,若只是選舉期間穿穿也罷,日常生活卻還是脫不下「政治背心」,這種民主生活的異像,如能止於柯P,或許可稍稍提升台灣的政治文化。
經過多年,我們也許可以差不多看穿蔡英文,但是現在還難以摸透柯文哲。有不少人說,蔡英文的個性作風和用人方式很像總統馬英九,但是沒有人說得出柯P像誰。過去在台大醫院習慣用聽診器聆聽病人呼吸心跳腸胃咕咕叫的柯P,救人第一,講求速度,立下判斷,看來有從小細節中奔放而出大魄力的性格,也有從小迷糊中閃現大智慧的潛質,令人充滿好奇和熱切的期待,這其實就是柯P的識別證。而蔡英文的識別證呢?她能讓大家有怎樣的識別和期待?
2008年以來,人民對馬英九高度期望之後的高度失落感,是否也會成為人們現在對蔡英文的憂疑呢?這是蔡英文在選民信心和期望值上無從迴避的最後一哩路。台灣人民會不會還要忍耐四年甚至八年的失落感?答案很快就會愈來愈明確。
回主題論壇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胡鴻仁 /新聞工作者 (台灣)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
現任:財團法人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執行長
曾任:美洲中國時報採訪主任、中國時報採訪主任、中時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週刊社長、中國時報副社長、中時集團董事兼執行長
轉寄好友
Forward
送出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
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