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48,820
2015
06
月號論壇主題
2016總統大選,國民黨還有機會一搏嗎?
國民黨的困境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暨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台灣)
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在舊曆年已經出爐,蔡英文好整以暇,彷彿只要不犯錯就可以黃袍加身。相對之下,國民黨似乎是坐困愁城,還沒有辦法整合出人選,更不用說母雞帶小雞,讓外人以為,明年的大選勝敗並非最重要的考量,而是有其他的盤算。

到目前為止,根據國民黨的遊戲規則來看,領表的三個人只有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連署過關,而自詡為白袍小將趙子龍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明顯是高人授議來插花的,還可以把保證金領回,比觸犯龍顏的紀國棟幸運多了。倒是洪秀柱越戰越勇,自誇獲得五成五的泛綠選民支持,頗有弄假成真的樣子,好像國民黨只剩下楊門女將。

當然,黨內中常委急著提案要祭出所謂的「防磚條款」,也就是趕緊就洪秀柱、王金平、朱立倫、以及吳敦義與蔡英文做對比式民調,由勝出的人披掛上陣。坦白說,儘管長期浸淫立院教育委員會的洪秀柱是深藍青睞的人、對於本土語言教育相當敵視,然而,把她說成磚塊也十分不公平,畢竟人家是照規矩而來的,其他三人為何可以直接進入決賽?

只不過,大家都知道,台灣兩大政黨競相以民調來決定提名,舉世唯雙,最大的問題在於假設受訪者所表達的偏好等於投票行為;殊不知選民早已經學會欺敵的回答方式,特別是在機構效應之下,故意讓對方的「肉腳」在初選出線,然後在真正的選舉痛宰一番。第二就是未經政見發表等看實力的過程,民調決定於曝光度,不像美國的初選像馬拉松一樣,名不見經傳的州長可以憑實力過五關斬六將。

最難過的應該是黨主席朱立倫,儘管在國民黨於九合一挫敗後入主黨中央,勵精圖治,無奈背後就是有一個法皇陰魂不散,讓他無法一展身手。其實,在馬英九上台後,國民黨的中生代「馬立強」就屬朱立倫的形象最清新、資歷也相當完整,而且是「芋頭蕃薯」、加上岳父前省議會議長高育仁的加持,民進黨視為潛在的可敬對手。然而,馬英九有自己的接班名單,功高震主的朱立倫只好困守新北市,有點像是當年表現太好而遭忌的胡志強。

其實,朱立倫也知道在去年選舉後的國民黨潰不成軍,未必要元帥親征,或許當立法院長王金平的副手搭檔也未嘗不可。癥結在於馬英九的掣肘,因為自從九月政爭以來,為了要防範被同志鞭屍的風險,寧願綠營的蔡英文上台,不要說王朱配、連朱王配也不能接受,千方百計,就是要「卡王」,因此,個性謹慎小心的朱立倫即使再怎麼不悅也不敢造次。
令人納悶的是,馬英九已經不是黨魁,憑什麼可以呼風喚雨指定接班人?簡而言之,就是手中的實質權力。首先是總統可以透過閣揆運用行政資源打選戰,包括政策買票,沒有子彈就不能打戰,這是國民黨的作戰傳統。第二是即使國民黨失利,馬英九很可能重返江湖,不少人還是忘情不了黨產的誘惑。最難堪的是傳言中馬英九有眾人不欲人知的情資,大家敢怒不敢言。

對於馬英九來說,儘管首選江宜樺中箭下馬,而朱立倫很有可能走自己的路,最安全的候選人還是以「人間極品」來形容自己的吳敦義,只要在新黨、或是親民黨之間找出一個人出來擔任閣揆,譬如郝龍斌、或是李鴻源,就可以擋住躍躍欲試的宋楚瑜。果真明年一月大敗,他還可以提前下台讓位給吳敦義,東施效顰福特特赦尼克森模式,命運絕對比陳水扁好。
就社會科學來說,一直有結構、還是個體為重的爭辯。歷史告訴我們,結構未必有命定的支配性,政治人物在關鍵時候的一念之差,往往有可能扭轉乾坤,譬如戈巴契夫。馬英九老謀深算,而王金平是國民黨篩選過的人,不太可能帶動風潮,倒是朱立倫少有大志,就看要不要跟病入膏肓的「中國國民黨」徹底切割,帶領「台灣國民黨」光榮一戰,至少保住區域立委的地盤。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暨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台灣)
施正鋒,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 (1991);學術專長為比較外交政策、國際政治經濟、族群政治;研究興趣有和平研究、民族主義、政黨政治、選舉制度、經濟發展。
現任: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暨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曾任:前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兼任教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ace Studies 執行編輯、台灣國際研究學會副理事長、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常務理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理事長、台北市台中一中校友會文教基金會董事、台灣綜合研究院顧問。
著有《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1998)、《當代政治分析》(1998)、《台灣政治建構》(1999)、《台灣人的民族認同》(2000)、《台中美三角關係──由新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2001)、《台灣民主鞏固的擘畫──政權輪替與制度改革》(2002)、《台灣民族主義》(2003)、《語言政策及制定『語言公平法』之研究》(2003)(與張學謙合著)、《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2004)、《台灣原住民族政治與政策》(2005)、《各國原住民人權指數之比較研究》(2005)(與李安妮、朱方盈合著)、《台灣族群政治與政策》(2006)、《台灣政治史》(2007)、《原住民族人權》(2008)、《台灣的國家安全──和平研究的途徑》(2009)、《台灣族群政策》(2010)、《台灣涉外關係》(2011)、《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民主制度》(2012)、《自我認同與民族認同的追尋》(2013)、《天光的台灣:施正鋒20年短篇文選》(2013)以及等書。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