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690,449
2015
06
月號論壇主題
2016總統大選,國民黨還有機會一搏嗎?
歷史灰燼前的最後一哩路
楊羽雯/資深媒體人(台灣)
國民黨總統大選候選人難產,黨內陷入被算計與焦慮纏縛難解的局面。上層者的丹爐裡秘煉的是權力不衰藥,但大人們用來煎熬丹丸的卻是黨員與支持者的人心。他們文火慢燉,故作從容,毫不在意台灣社會的不屑譏諷。
 
有人說,這是國民黨的宮廷文化,逐鹿大位者要萬民山呼,龍轎相抬,但這不足以解釋今年候選人乏人爭出的怪象。事實上,國民黨各山頭目前最在意的不是總統大選,而是後2016的黨機器,黨權誰屬攸關路線之爭,這場內戰已預告黨的再次分裂勢如覆水,影響所及較之明年大選更深遠。
 
去年底大選國民黨意外慘敗,輸掉大半江山,馬英九倉促交出黨主席,交班問題被打亂,路線之爭便揭開序幕。朱立倫爭取黨主席,本為參選總統,他深知自己並非馬英九屬意人選,在此過程中對馬多有忍讓妥協,王金平官司一案拖到最高院裁定才被動收手即為一例;黨務主管人事,也保有一定的馬系人馬。但馬朱互信並未因此提升,說到底,二人不在一條船上,對後2016的安排並無交集,註定殊途。
 
馬英九要安排吳敦義接班,這在台北政壇已非秘密,之所以上不了檯面,就差在東風──馬吳都缺民氣,相對於全黨寄望的朱立倫,這組人馬想玩徵召大戲師出無名。擁有執政資源的馬英九只能消極卡朱,企圖讓這個瞻前顧後的史上最弱黨主席知難而退。但朱立倫抬出初選制應對,美其名是建立制度,其實是對太上黨主席反掌推手。
 
朱巧妙地運用了始終難捨大位、前路蒼茫的王金平,誘敵先發。馬英九安排洪楊二人落子佔角,企圖堵住王朱,卻不料一個子都沒能踢掉,現在還得想辦法投子棄洪,另布新局為徵召大戰以搶手先。
 
這兩個月各界看國民黨,本來是對朱立倫的欠缺擔當不以為然,黨內的不滿也多集中在朱身上,但洪楊太平軍背後人影幢幢,加上王金平的苦情演出,最後反而讓馬英九欲爭黨權,主導交班的用心圖窮匕現
。綜觀近日馬英九先是出手指責朱立倫缺乏承擔,接著披掛攻蔡、在兩岸及外交、國防事務上加碼演出,強烈的企圖心,反而坐實了他黨政一把抓的盤算,這讓國民黨中生代正逐漸集結到馬的對立面。質疑深藍力量的聲音已出現,黨內不少人質疑,馬的反撲是深藍勢力叫陣,並憂心如果深藍力量為固守既得利益,壟斷黨機器,最後很可能讓立委選舉成為總統大選的陪葬,徹底敗光陣地。
 
國民黨的初選過程,讓馬英九的影武角色清晰化,同時讓黨內深藍與本土藍兩股力量逐漸整隊相抗,這對於存心等待被徵召的各方來說,是對決前必經的歷程。唯有經過一場正面對決的內戰,確立那一方才是黨機器的真主人,全黨才能團結多數打選戰,並且在可能的敗選後還有繼續同行的基礎。
 
探索這場內戰的重要性,不妨從2008年的民進黨,以及兩千年的國民黨經驗參考。陳水扁雖然如願安排謝蘇配登場,但大敗後這兩人及所屬派系都沒能力也沒有意願拿下黨機器,黨內難有共識之下最後由毫無淵源的蔡英文出線,保住民進黨,但扁卻失去依峙,被完全切割,差點不知所終。
 
而兩千年的連戰,在選前即被李登輝順利安排接班,即使大輸,也不影響主掌黨機器。這是因為早在選前,可能影響接班的宋系勢力早被掃出黨部,就算連戰為保大位和李提前翻臉,李帶人出走也不足影響連站穩大局。
 
由此可知,團結多數對於處在風雨十字路口的國民黨人來說,是攸關生死劫的重大課題,沒有取得大義名分的候選人,除非勝選,否則敗選後勢難握有黨機器。所以徵召的形成才是國民黨路線之爭的正式戰場,未來這五十天會是觀察國民黨分裂走向的關鍵期,朱吳王的分合及爭鬥結果,會讓外界預見這個百年政黨在步入歷史灰燼前最後一哩路上的身影。除非意外出現,國民黨繼續執政,否則無論深藍或本土藍拿下黨機器,都必須面對台灣民意的轉向,中國國民黨在新黨化及落實本土化兩種可能中,都難以再有舞台。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楊羽雯/資深媒體人(台灣)
曾任聯合報撰述委員、政治組長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