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4,115
2015
12
月號論壇主題
綜觀馬習會及對台灣大選效應
AEC東協共同體可以挑戰中國崛起?
林建山/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 (台灣)
AEC東協共同體的啟動,是否可以挑戰中國崛起?是否重大衝擊影響到兩岸經濟未來發展走向?的確是當下相當令人玩味的新生發展問題。

《吉隆坡宣言》的震撼行動

東協十國《吉隆坡宣言》正式啟動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AEC),使一向鬆散的東協ASEAN組織進一步實化成為類似歐盟前身「歐洲共同市場」(EEC)的一體化「單一市場」(singling market),並期望15年後能夠變成為全世界第四大經濟體,與新近二十年崛起不久的中國、印度爭霸。

AEC東協共同體開啟運作之後,是否真的就可以直面直追中國崛起?乃至挑戰中國崛起?當然是今天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重大議題。

東協十國領袖2015年11月22日在吉隆坡第27屆東南亞國協(ASEAN)高峰會結束時,簽署《吉隆坡宣言》共同聲明,宣告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AEC)正式成立,預計於2015年12月31日生效啟動。目前東南亞國協十個成員國家總共既已擁有6億2500萬人口,估計在現在,就已經可以創造出GDP高達2.6兆美元的合計經濟產值,應該
已經足可以列名為全世界的第七大經濟體,早就已經是一股絕對不容忽視的全球性市場經濟力量。

在「中國崛起」同步期間的醞釀成長

而事實上,自從東協十國在2002年首次提及要成立類似AEC的夢幻願景,並於2007年次第展開具體規畫之後期間,早就已經使ASEAN經濟區域內的所有會員國家都陸續同蒙其利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過去十數年「中國崛起」的同步期間,ASEAN國家及其整體區域經濟,都一直沒有被輕忽遺忘的最重要原因。當然也因此,有效促進了整個區域經濟發展步伐,一直可以相對高過其他區域經濟發展的進程速度。

類似歐盟的經濟共同體

AEC的目的是締造一個類似歐盟、但比歐盟更大的經濟共同體,一個允許產品、資金及技術勞工都能夠自由流通的單一市場,並ASCC將東南亞多元化的經濟體進行整合。

各國也同意擴大交通與通訊設施的連結,促進電子化交易,整合產業以促進區域資源共用,並擴大民間部門參與經濟體系的空間。

在這樣子的機制之下,可能產生的明顯影響,包括:區內各國的貨品貿易關稅,已經完全取消或接近於零,進而有助於降低商品價格;失業率降至3.3%;各國公民得以免簽前往其它9個國家旅遊,以及可在區內任何其他國家,從事8大專業服務產業領域的工作,其中包括觀光。

AEC的成立不啻打造了一個世界級的「新生單一市場」以及「貨物與服務更自由開放流動的生產基地(世界工廠)」,擁有一體的共同標準,更大無縫連結性與移動障礙之排除,整體市場經濟力量的集中,足以莫大增強本體對外貿易競爭力以及吸收外人FDI的魅力,勢將儘速促進AEC區域經濟整體引進外人投資規模之「成倍擴大」,總金額可達每年1,500億美元,為目前中國大陸吸引外資額的四倍數以上。如此亮麗願景,的確足以大大震動國際經濟社會。

四個構面的審視

AEC既然成形,是否就會因此立即產生足以撼動對「中國崛起」,或者可以真正挑戰「中國崛起」的經濟功能地位?關於這樣子的問題,或許應該要從幾個關鍵性構面與角度,來進行必要的審視。

第一個構面思考角度是,AEC實化成形之後,其所構成的整合性內需市場,相對於中國大陸現在既有內需市場之規模動力,所能夠發揮的競爭性與替代性,究竟有多大?這樣子的問題,從目前的AEC時國既見條件狀況,乃至2030年之後的短中長程之情境樣態來評斷,多數的看法咸認為,就其可能的現實言,恐怕都還是根本不可能「超過中國份額的二分之一」;從其內需的容量與素質水準言,要說能夠從現在中國經濟市場手中,得以分攤出來或割分得到,多少份額大小及其可能性,也應該都不會太顯著或太高。

更何況,中國內需市場是可完全掌控在一個單一國家政府主體之下的一體性市場;甫成立的AEC經濟共同體,則是疆域邊界仍然相當分明且有具體切割裂劃狀況的離析分立「國家」,今天要說AEC經濟共同體已然已是一個像中國大陸一樣的「單一市場」,恐怕言之為時尚早,根本還達不到足以撼動,或影響改變中國崛起後的內在市場地位。

AEC祇可能邁進「世界工廠化」的初階

第二個構面是,AEC的「世界工廠化」,在可預見未來期間,都應該祇會是猶然還處在一個初階發展階段的國際級經濟實體。儘管東協成立以來,已屆滿50年時間,但直到今天,十個成員國家之間的產業科技合作,生產製造型態協作經驗,產品發展的策略規劃與分工合作機制,以至對外供應行銷的秩序,都還是停留在「完全各自分立析離的」狀態中,此次《吉隆坡宣言》所宣示已達成共識而一致認可的「自由開放移動流通」之八種人力資本類項,其實都還是侷限於「專業服務業的技術層次人才」,根本沒有涉及到關乎「生產製造階段層次」的製造業部門類項之人才或技術移轉流動,以至對於AEC之邁向「世界工廠化」,且能與中國崛起相抗衡競爭的擬想目標願景,其相隔之距離,仍然是何其遙遠,落差何其大呢。

挪移在中國外人FDI轉向的願景太樂觀

第三個構面是,吸引外人FDI的改弦易轍,欲從中國大陸市場既有的「吸收外人外資之FDI份額」,予以分享或根本完全挪移到AEC東協共同體來,所初步設定的目標願景是,想要到2030年時,就可以達到每年1,500億美元,亦即是要達成中國大陸既往吸引外資進駐量的三到四倍水準,恐怕也是一個過度樂觀的願景設想。

最主要原因是,直到今天,AEC經濟共同體的絕大多數會員國家,所能夠達到的「工業化」、「都市化」程度,都還遠遠不如今天的中國,就在這樣子的前提條件之下,想在極短時間內就取代中國「吸金」能力地位的機會與可能性,其實都不大。

何況每年1,500億美元的數字,固然相對於全球FDI資本流動總量的份額言,尚不到2%,但是,要讓AEC經濟共同體就這麼輕易地從先進國家社會手中,分得更大份額的國際對外直接投資數量,應該是不甚容易之事。

可以促成RCEP協定早日定案

第四個構面是,國家人力資本條件的特化程度與足量性。AEC經濟共同體的成員國家之加總,相對於今日中國大陸,人力資本的存量與流量,仍然都顯得相對貧瘠,何況寄望於15年後的2030年之前,就能獲有太大突破性的改善空間或增進機會,恐怕也都是一廂情願的成分居高。

倒是,AEC經濟共同體成立之後,可以大大減少中國大陸推動RCEP協定早日定案完簽的政策性障礙,相對地在這一方面可寄予厚望的程度,是「挺高多多」的了。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林建山/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 (台灣)
學者、教授(生於1949年,台灣花蓮人)
現任: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知名制度經濟學者,專注於公共政策、應用經濟與國際事務。美國聯邦政府韓福瑞獎金中華民國首位得主、美國聯邦智庫經濟評議會亞太經濟預測工作委員、中國傅爾布萊特學友會級美國馬利蘭大學在台校友會理事、蘇聯遠東基金會台灣地區秘書長、並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輔仁大學等多所大學。
美國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碩士、美國拉撤勒大學經濟管理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國際政策學人。
曾任:經濟部外銷服務團團長、環保署環境評估常任審查委員、勞委會職訓諮詢委員會,以及國科會、交通部、僑委會、外交部、國防部、全國工業總會等政府公、民營單位之公共事務之公共事務重要顧問及諮詢角色。
著作:《經濟知識學》、《商情預測》、《產業政策與產業管理》、《現代服務謝行銷學》、《台灣企業原理》、《永續政策經濟學》、《讓市場真正市場化》等二十一種,並經常著文評論時政議題,文章散見各報章雜誌。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