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期數
瀏覽人數
8,687,632
設為首頁
帳號
密碼
登入
2016
年
01&02
月號論壇主題
一、預測2016台灣大選最後走向
二、解讀台灣總統、立委選舉結果及影響
期數選單
CBA的臺灣狂熱
黃承富/專欄作家 (台灣)
回上一頁
中國有三大熱門運動,分別是 : 籃球、足球、乒乓球。所謂的熱門,是球迷認定的,多少跟球星的崇拜有關。這次的主題是籃球,及臺灣選手、教練勇闖中國大陸CBA的故事。
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CBA聯賽,前身為甲A聯賽)成立於1995年,2001年臺灣新浪獅台灣加入到CBA行列,但一年之後就退出CBA聯賽,算是CBA與臺灣籃球最早的淵源。
CBA從12支球隊擴充到20支,市場規模是臺灣職業籃球不能比擬的,市場大,就意味著薪資高,於是CBA的球隊有條件能吸引優秀的臺灣選手過去,像是林志傑、曾文鼎、楊敬敏、洪志善、田塁....都披上CBA球隊戰袍。除了選手,教練也跨海助力,包括許晉哲、劉義祥。如果你問一下大陸的CBA球迷,映射最深刻的臺灣選手是誰?你聽到的答案可能是鄭志龍。
CBA球隊從1995年開始就關注臺灣最亮眼的球星鄭志龍,他能投、能切,192公分的身高還能飛身灌籃,加上鄭志龍的混血面貌,CBA的球隊正需要這麼一位元有技術、有吸引球迷魅力的臺灣球星,直到1999年,鄭志龍轉進CBA開始有譜。
1999年亞錦賽結束後,臺灣的職業籃球聯賽(英文簡稱也是CBA)因工資談判出現裂痕,面臨要結束的困境,當時的球星鄭志龍想要延續籃球生命及獲得更高的待遇,最有可能的出路是到中國大陸的CBA發展,憑著鄭志龍單場平均20分的身手,他有機會拿到與大陸一流球星的同等待遇,不過,鄭志龍在兩岸關係還在溝通不良的時空背景裡,他只拿到一份陽春合約,加入上海大鯊魚隊,與姚明成為隊友,而待遇遠遠不如大陸一流球星的一半。上海大鯊魚隊教練李秋平拿到鄭志龍後,還表示要簽下臺灣另兩位好手朱志清與羅興樑,這段故事也是臺灣籃球選手登陸中國CBA的原始版。
鄭志龍在中國大陸CBA的前兩個月,毀譽參半。僅有的兩場優質比賽是主場對山東貢獻23分6籃板5抄截,另外在客場打遼寧砍下25分,不過,鄭志龍的打法很快被CBA敵手摸清,之後的表現評價就失去原有的期待。上海隊主教練李秋平最後給了鄭志龍一個關鍵的點評 : 鄭志龍的巔峰時期已過。
鄭志龍是第一位挑戰中國CBA的臺灣選手,這是一個重要指標,我認為鄭志龍雖然在中國大陸CBA期間沒有大紅大紫,但意味著臺灣選手已有能力在CBA成為先發主力的機會。大陸CBA市場就是錢多,用鈔票來提升戰力,CBA可以付出臺灣三倍以上的年薪,所以臺灣優秀選手、教練直奔中國CBA已經是擋不住的事。
鄭志龍之後,出現一波臺灣優質籃球選手的中國大陸CBA轉隊熱潮,包括大家熟知的林志傑、田塁、曾文鼎....等人,臺灣國家隊教練許晉哲也過去,於是問題來了,臺灣選手、教練在大陸CBA打出一波波的好球,相對的一面,臺灣的籃球人才能不能快速補充上?否則,類似1999年臺灣CBA的停擺負面現象會再度衝擊臺灣籃球,從未來長遠看,臺灣選手在中國大陸CBA的狂熱都只是暫時的,臺灣本土籃球市場扎實,才能看出臺灣籃球的底力。
目前,中國大陸CBA最火的臺灣選手是投效浙江廣廈隊的林志傑,但他已經33歲,負責小前鋒與得分後衛,大量的運動能力是必須的,年齡問題已經考驗林志傑在中國大陸CBA的生存。林志傑曾經入選CBA的明星對抗賽,說明林志傑的能力與人氣。
中國大陸的CBA是亞洲最具規模的職業籃球聯賽,別說臺灣選手,美國NBA現役球星如JR史密斯等人都到中國CBA混過一段時間,畢竟150萬美金左右的年薪是個大誘惑。我想,臺灣優秀籃球選手出走中國大陸CBA是暫時擋不住,而教練的設限門檻更低,人才外流的威脅已經擺在眼前。
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這是個鐵律。如同臺灣優質棒球選手到日本職棒發展一樣,更優質的就到美國職棒大聯盟。之於籃球,臺灣製造的選手海外去處目前只有中國大陸CBA,但因市場比臺灣大出太多倍,就像磁鐵效應,這是機會,當然臺灣籃球好手被掏空的危機也並存。
【注:中國大陸CBA的臺灣選手。林志傑/浙江廣廈。曾文鼎、楊敬敏、李學林/上海大鯊魚。田塁/天津榮鋼。洪志善、吳岱豪/山西汾酒。陳世念/山東高速。蘇翊傑/佛山龍獅】
回自由論壇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黃承富/專欄作家 (台灣)
專欄作家。
畢業於臺灣讀輔仁大學 日本東海大學。
曾任:ESPN、TVIS評論員,運動專欄散見各國報章、雜誌。
過去25年,離開臺灣後,先後旅居日本、美國、古巴。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北京城。
文字作品:《兵臨北京城》、《筆感•球感》、《果嶺上的社交術,第19洞》、《東方超特級•郭泰源》、《奧運100年》、《洛基•林明佳》等20餘本。
影像作品:《日本人的聯想》、《背的聯想》
轉寄好友
Forward
送出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
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