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687,677
2016
01&02
月號論壇主題
一、預測2016台灣大選最後走向
二、解讀台灣總統、立委選舉結果及影響
台灣的第三勢力與左翼政治發展
黃德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台灣)
 2015年12月16日大選結果,果然如外界原先預料,蔡英文當選總統,民進黨也在立法院取得絕對多數席次,實現完全執政。國民黨慘敗,是否意味著今後國民黨將逐漸式微、民進黨未來將長期一黨獨大?如果國民黨不能再與民進黨對抗,是否存在其他第三勢力可以與民進黨分庭抗禮?因此一些號稱第三勢力的小黨未來的可能發展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議題。我們尤其關注台灣是否可能出現一個左翼的政治力量,能夠更為勞動人民發聲?
 
    這次大選,時代力量與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綠社盟)這兩個小黨是最引起外界注意的第三勢力。社會民主黨與時代力量原本同出一源,都是三一八學運後興起的勢力,但後來對於如何與既有的政治勢力民進黨互動出現不同看法,因此雙方分道揚鑣。時代力量擁有幾位白色力量興起的民粹明星,將當前台灣社會的經濟困境與強烈的反中訴求結合起來,加上與民進黨緊密聯合,因此在這次選舉時獲得很大的突破,迅速成為台灣第三大黨。但也因為與民進黨的緊密關係,因此常被譏為是民進黨的側翼。但這個取代台聯、比民進黨還要主張台獨的政黨,未來勢必會與民進黨競逐本土選民的支持,兩黨之間的互動與合作關係值得更進一步觀察。
 
    此次大選,綠黨與社會民主黨的結合,以及選舉結果的失利都讓許多人跌破眼鏡。不過,如果仔細分析,就可發現此一結果其來有自,並非特別突兀。社會民主黨最初與時代力量分手時,宣稱是因為兩黨對於與民進黨的立場有差異,社會民主黨堅持應該與民進黨保持距離,但等到選舉來臨時,基於選票考量,社民黨的候選人紛紛開始與民進黨不斷眉來眼去,某一位候選人更是常去向她的資本家長輩們請益,讓人質疑台灣的社民黨為何與其他國家的社民黨有如此大的差異?社民黨的候選人主要是以大學教師與律師等專業人士所構成,完全沒有工農代表,顯然與其政黨所應代的階級屬性有很大的差別。
 
    成立已經18年的綠黨是這次綠社盟的最大輸家,上次立委選舉,綠黨已經獲得22.9萬的選票,但這次與社民黨的聯盟,共獲得30.8萬票,只增加了近8萬選票。綠黨推出的不分區首席候選人張麗芬出身電信工會,因此這次選舉許多大型工會都出來力挺綠社盟,但選舉結果大型工會聚集的高雄地區開出的選票甚低,遠低於工會甚少的台南地區,此一現象顯示台灣工會組織力量的薄弱,工會仍然是由頭人主導,無法有效動員一般勞工支持工會認同的候選人。
 
    綠黨內部對於與社民黨結盟存在著爭議,但最終同意合作是與台灣的選舉制度有著密切關係。台灣選舉是全世界最昂貴的選舉制度,一個立委候選人需要繳交20萬保證金(英國國會議員選舉的保證金只需新台幣2萬餘元),這豈是一般工薪階級的民眾能夠參與的政治競賽?尤其台灣的選舉制度是採取日本的並立式混合制,而非德國的聯立式混合制,對小黨較不友善。選舉制度使得小黨之間必須積極尋求結盟,突破選舉門檻,以便能在政治上取得進場門票。目前台灣立委選舉門檻共有三道,第一道門檻是獲得2%全國不分區選票,如此在下次選舉時可以不需要再提名10席立委候選人,就能直接登記全國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等於可以在下次選舉中省下2百萬元的選舉保證金。第二道門檻是得票超過3.5%的選票,如此將可每年獲得每年每票50元的政黨補助款,估計一年補助金額將高達2千萬元,使得政黨組織運作的經費有了基本的保障。第三道門檻是獲得5%不分區選票,如此將可取得至少兩席立委席次,成為立院中的一個政治力量。以反中與民粹右翼口號動員民眾的時代力量已經跨過了第三道門檻,但中間偏左綠社盟卻只跨過第一道門檻,深深影響未來兩黨的發展及未來台灣第三勢力內部的消長。
 
    在眾多小黨中,人民民主陣線是最具有左翼色彩的政黨,該黨在大選時堅稱自己不是第三勢力,而是新左翼;呼籲選民在總統選票上投廢票,明顯的與藍綠政黨徹底切割。該黨主張的人人參政與直接民主作法,更是看到當前台灣代議民主存在的問題與工會頭人政治的局限,企圖在候選人與選民之間建立一種更緊密的關係。這次立委選舉雖然只推出2位候選人,得到的選票只有7千餘票,但該黨在選後卻不斷在尋找這些支持者,並與這些選民不斷連繫,希望建立更緊密的政治關係。這些做法都與當前台灣一般第三勢力小黨有很大的差異。
 
    台灣第三勢力小黨如果要發展成一個進步的左翼政治力量,某種的政治結盟是必須的,但這種結盟應該建立在共同的進步理念與價值上,而不是只從選票的考量上所做的利益結合;左翼政黨更應該與工農大眾保持緊密的關係,突破目前資本主義代議民主的困境,使基層民意能夠更直接的表達出來。最後,左翼政黨必須要打破目前民進黨所建立的話語框架,在兩岸關係上提出比較全面與建設性的政策創見。但台灣所有的第三勢力政黨在這次選舉時,都未能在兩岸關係上超越此一局限,有些小黨受到當前台灣政治氛圍的影響,竟然提出比民進黨還民進黨的主張,自然難為選民所信賴。
 
    全球政經形勢日益惡化,台灣受此影響也在逐漸向下沉淪,民進黨上台後更會向美日傾斜,支持美國重返亞洲的主張,甚至重啟冷戰對抗的局面,屆時台灣人民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我們期待台灣能夠出現一個改變此一局面的左翼政治力量,挑戰民進黨的右翼政治領導霸權,從勞動人民的立場來面對台灣內外叢生的問題。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黃德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台灣)
黃德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曾在台灣的東吳大學、政治大學與世新大學任教。近年研究焦點主要在中國大陸政治經濟變遷、勞工政治、社會福利政策等。教書之餘,常投入台灣社會運動。著有《當代中國雇傭工人之研究》一書。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