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2,821
2016
04
月號論壇主題
談兩岸四地文學與出版
「全球智庫報告2015」看兩岸三地智庫表現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台灣)
依據《全球智庫報2015》於年初發佈報告,2015年全球共有智庫6,846家,其中北美地區智庫數量最多,達1931家;歐洲地區其次達1770家;亞洲緊隨其後有1,262家。依照報告發佈的數據,中國大陸目前是世界第二智庫大國,擁有智庫數量達435家,臺灣和香港智庫數量位分別為52家和30家。然而,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擁有智庫數量最多的國家達1,835家,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仍舊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智庫,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美國的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分列2、3名。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TTCSP已連續第九年製作全球智庫研究系列報告,逐漸具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研究計畫主持人James G. McGann希冀每年透過對全球智庫進行跟蹤研究和綜合排名,以加強全球智庫的表現。本次智庫的評選和排名主要分為三個過程:首先,評選智庫提名:向全世界超過6500家智庫,約超過7500名新聞記者、公共和私人捐助者以及政策制訂者,發送智庫提名的邀請;其次,智庫同業專家推薦入選,獲得專家提名邀請他們參加評選。評選推薦結果以列表形式將提名智庫生成最終入選智庫名單;最後,專家審閱和排名,並要求專家們提交他們的最終推薦和排名。
 
中國大陸在全球智庫排名突飛猛進
 
全球智庫研究報告將兩岸劃分為不同區域,中國大陸被納入「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區域排名;臺灣則列入「東南亞和泛太平洋」區域排名。中國大陸智庫在該區域的前50名上榜智庫,包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第4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第8名)、卡內基中國中心(第8名)、中國社會科學院(第10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第(第13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第15名)、布魯金斯中國中心(第17名)、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第23名)、天則經濟研究所(第30名)、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第34名)、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第36名)、上海社會科學院(第39名)、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第40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第47名)。
 
當中,全球最佳民營智庫排名前50名中,共有6家中國大陸智庫上榜,分別是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察哈爾學會、中國(海南)改革與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改革研究會、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思匯政策研究所等,筆者認為民間智庫的營運型態在中國大陸逐遍茁壯。台灣在該區的排名為:台灣民主基金會 (第7名)、台灣經濟研究院(第19名)、中華經濟研究院(第23名)、政大國關中心(第26名)、社會與環境變遷研究機構ISET(第64名)、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第82名)、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第93名),顯示台灣的智庫在國際政治、經濟發展、政策分析、環境保護等領域表現受到青睞,各家智庫業已插響研究品牌,也成為政務官政治甄補的搖籃。至於香港方面,香港亦有三間智庫排入中國大陸頂尖智庫排名,包含思匯政策研究所(第16名)、香港政策研究所(第26名),以及香港經濟研究中心(第27名)。
 
兩岸智庫發展的制約:官本位牽引致缺乏獨立性、透明性、中立性
 
智庫營運之定義歸納有三:首先,智庫乃具備一定程度獨立性之公共政策研究機構;其次,通常具備非營利性質;第三,研究焦點放置社會所面臨之社會重大議題。由於民間捐款較多挹注於社福部門、及慈善機構,社會環境不若美國較能接受挹注智庫組織。是以,決定智庫營運興衰主要在於財務來源,台灣較為大型之產經智庫,如台灣經濟研究院、中華經濟研究院、工業研究院、資策會等財務狀況主要以接受委託契約為主要來源,因此智庫服務對象集中在政府各式公部門。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頂尖智庫:包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幾乎都是官方資助,從事研究幾乎都是官方委託,官本位牽引而使智庫缺乏獨立性、透明性、中立性。

 
筆者認為日本總合研究開發機構(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dvancement, NIRA)很值得兩岸智庫參照。NIRA成立於1974年,由中央政府出資50億日圓、地方公共團體出資17億日圓、民間出資14億日圓,共同募集81億日圓,NIRA除承接各式公、私部門之委託契約,也必須承擔服務地方政府及社會團體為其主要特色 。事實上,NIRA曾是日本唯一隸屬中央政府管轄的國有智庫,因此被稱為日本智庫界的「總管」,亦可委託其他智庫進行政策研究,對自身研究人員進行培養並與國外智庫交流合作。然而,2005年日本發佈「行政改革的重要方針」對行政機關進行改革,其目的是要將中央政府的決策權力下放給地方政府,從官僚主導變革為民間主導,是以,2007年NIRA正式由政府智庫變成為民間財團法人。
 
亞太地區主要智庫提供之服務項目及與政府部門的互動模式,值得台灣參考的是新加坡。新加坡為了因應的國際形勢中把握生存之道,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智庫的建設,依靠優秀的本地人才和外來引進人才,迅速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庫,例如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RSIS)和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在新加坡政府政策規劃過程扮演重要角色。再舉一例,「韓國產業研究院」(KIET)乃韓國最為領先的產經智庫,其主要任務是研究韓國經濟政策及強化國家競爭力。KIET不僅在首爾總院進行全國性的產經政策研究,亦在韓國境內主要城市如釜山、大邱、光州、大田等城市設立分院,協助韓國地方政府進行區域均衡發展及強化新的經濟成長引擎。
 
小結:智庫外交模式擴大國際影響力
 
台灣的智庫圈子發展的最大限制,恐怕在於財務來源和財務結構,財務來源限制了智庫的發展走向,而財務結構若穩定與否,對人力資源及研究能量的累積造成很大的影響。由於國內民間捐款較多挹注於社福部門、及慈善機構,社會環境不若美國較能接受透過財務捐贈挹注智庫組織。事實上,美國智庫招募人才的理由:布魯金斯研究所以「機構卓越的學術」;傳統基金會則用「提供媒體曝光度,轉入政府部門或企業的工作機會」。智庫乃孤立於其他機構且匯集專業、優秀之島嶼,其於權力與知識間,扮演溝通、連接之橋樑角色。最後,筆者建議各界可多關注「智庫外交」模式,透過智庫運作機制強化世界著名智庫的合作,展開更多具有亞太地區影響力的研究,作為與國際交往、連結的重要橋梁。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台灣)
林士清(祖籍廣東平遠,生於台北),現職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學術領域為組織行為、政策分析、國際政治經濟學。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中國大陸研究學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學生時期曾赴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交換,代表臺大參與海峽兩岸知識大賽,獲得最佳團隊獎,亦參加海峽兩岸演講比賽,獲選第二名。「從國家與社會關係析論ECFA簽訂之議程設定模式」,評選為江丙坤兩岸交流貢獻獎年度最佳碩士論文,經常撰文評析時政議題,文章散見各報章雜誌。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