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期數
瀏覽人數
8,754,202
設為首頁
帳號
密碼
登入
2016
年
05
月號論壇主題
蔡英文520就職,您希望她說什麼?做什麼?
期數選單
移工勞權,何時抵達最後一里?
陳秀蓮/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政策部研究員(台灣)
回上一頁
意料之中,蔡英文在2016年01月16日大選投票後,成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當選的那個晚上,她感謝競選團隊、支持者,陪她走完當選總統的最後一里路,那是一個全稱式的夜晚,台灣、台灣人民、民主、自由及台灣的勝利。那是一個充滿期待的夜晚,但在全稱式的口號下,誰被納入?誰被排除?最終無人聞問。
來自東南亞的移工自然不是台灣的一份子,不管是國籍差異、法規管控、社會歧視,每個面向都把自1992年開始來到台灣,人數將近六十萬的移工當成補充性的勞動力、台灣的過客、與我們不同的異鄉人。我們需要勞動力,卻時常忽略勞動力來自活生生的人。台灣是一個年年有選舉的國家,在這種大型的政治動員裡,移工也是噤聲的,因為這群人沒有投票權(但他們的雇主有投票權)。在蔡英文當選之夜的演說裡,這群來自東南亞將近60萬人、在台貢獻年輕的身體、領取低微工資的勞動者被隱形了。
他們為台灣社會付出勞動力,建設了捷運、高鐵,各種公共工程,撐住了岌岌可危的傳統產業,維繫了台灣漁業。其中,22萬的家務移工補起長照制度殘缺的破洞,但沒有任何法定的保障,全年無休、每日工時17小時、薪資低於資本工資,是台灣血汗長照的付出者,也是被犧牲的勞動者。但是台灣社會並沒有給他們相對應的尊重和人權保障。
蔡英文在當選那天說到:「改革的第一里路,已經 開始。只要我們相互扶持,堅定走下去,一個更自由、更民主、更繁榮、更公義的國家,就在我們眼前。」如果台灣跨過第三次政黨輪替,迎來的是一個改革的時代,台灣將會更自由民主、更重視公義,那這個國會過半,取得實質執政權的執政黨,如何對待60萬移工,正是檢驗蔡英文政府的指標之一。
大選投票前,TIWA與多個工會團體組成2016工人鬥總統,簡稱2016工鬥,透過工人國是會議、記者會、遊行等行動,針對總統候選人的勞工政見提出批判及建言。三組候選人中,只有蔡英文選擇面對工鬥,在見面的場合裡,蔡英文提到,她2004年擔任立法委員的時候,就覺得要關心這一群勞動者,原本計畫要建立一個移工專屬的電視台,但後來因為轉任行政院副院長,沒有繼續推動。
這也許是蔡英文對移工釋出的善意,但此言一出,卻證實了蔡英文對移工議題的陌生及移工現實處境的錯誤理解。在低工資長工時,生活空間受控於雇主仲介,或是根本住在雇主家,跟病人睡同一個房間的移工來說,什麼時候能看電視?有自己的電視能看嗎?
新政府如何面對移工權益,首要解決的不是提供文化介面的撫慰。作為手握資源的執政黨,若以多元文化回應移工權益,正是以「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們都是一家人」的議題行銷,巧妙的規避了台灣剝削移工的問題核心:不得自由轉換雇主、私人仲介制度剝削、有限的居留期限、家務工沒有勞動條件保障等,在這個政策結構出的奴工制度下,移工來台前需先付出高額仲介費,在來台前兩年都在還債,又因為無法自由轉換雇主,遇到勞資爭議只能隱忍,沒辦法「用腳投票」淘汰惡雇主。家庭看護工處境更為艱難,在沒有法令保障的情況下,一半以上的家務工來台三年不曾休假,每日平均工時17小時,薪資低於基本工資,隻身孤立於雇主家中,時常遇到不當的生活管理或性騷擾。
如果蔡英文理解移工真實的處境,就不會好傻、好天真的提出,成立移工電視台排解移工思鄉苦的政策。2015年的移工大遊行,移工遊行隊伍從總統府出發,抵達蔡英文競選總部,遞交了【您的一哩與我們的九九哩:東南亞移工給蔡英文的一封信】,信中針對蔡英文提出三項訴求:
一、全面檢討外籍勞工制度,讓外籍勞工脫離奴工現況,成為自由的勞動者。
二、立法保障家務移工的勞動權益,立即改善十萬家務勞工無法休假的問題。
三、建立完善的長照體系,實現照顧正義;確保沒有人在照顧過程中受到傷害或剝削。
蔡英文成功的抵達了最後一里,贏得總統大選。520總統就職就在眼前,根據媒體報導,就職典禮將以合唱戒嚴時期的禁歌《美麗島》來結尾,象徵台灣民眾篳路藍縷的走向了民主。若是如此,請蔡總統直視這個剝削移工血汗的結構吧,自1992引進移工起,移工要走的勞動權益之路還有99里之遙。台灣之於60萬移工,究竟是美麗之島或是血汗之島?這群沒選票的台灣住民,正是台灣是否在變天之後,開始邁向自由、民主的尖銳檢驗。
回主題論壇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陳秀蓮/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政策部研究員(台灣)
陳秀蓮,勞工運動者,現任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政策部研究員,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成員,兼任流浪動物愛心媽媽。大學時代念的是新聞系,曾經夢想當一個記者,卻誤打誤撞參與聲援白米詐彈客楊儒門,自此踏入社會運動,2008年成為全職社會運動者。這幾年與體制貼身對抗的經驗裡深刻體認:在資本主義橫行的時代,身體可能是工人最後的抗爭工具。
轉寄好友
Forward
送出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
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