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2,451
2010
12
月號論壇主題
解析台灣五都選舉結果及影響
台北市選舉解讀 - 首都之戰 藍綠對決弱化改革
林敬殷/資深媒體工作者(台灣)
在一片意外聲中,台北市長選舉結果未如選前民調預測,輸贏不到1%,相反的,蘇貞昌慘敗,而飽受弊案、花風暴之累的郝龍斌輕騎過關,保住首都市長席位,再度證明,首都市長選舉沒有市政議題空間,只有藍綠對決。
選前最被看是2012年總統候選人的蘇貞昌,在選舉開票後,跌破眾人眼鏡,輸給郝龍斌16萬多票,在未來競逐總統大位上,埋下極大變數,已有黨內人士認為蘇貞昌已經提前出局;郝龍斌開低走高,雖然替馬英九及國民黨保住台北市,然而任內所爆發的施政弊端,選後北市議會生態大洗牌,將是弱化的台北市政府亟待克服的挑戰和難題。
改變形象 創新戰法獲民心
台北市選票結構藍大綠小,在一對一選舉中,對民進黨不利。不過,由於郝龍斌過去施政不得民心,選舉初期,國民黨內沒人有信心,甚至不少人認為,不如把蘇困在台北市,避免蘇一旦落選,反而在2012年和馬英九對決。
反觀蘇,為求突破藍大綠小的懸殊差距,選戰主軸鎖定回歸市政議題,避談統獨、ECFA等挑動藍綠敏感神經、激化選情的議題,淡化政黨色彩,不與對手叫陣交鋒,一改過去深植人心的硬漢形象,而以溫柔形象,企圖以此開拓中間選民的選戰策略。
不只形象大改造,連組織也捨棄以往舊有模式,成立網路競選辦公室、超越小舖、宅配到府客聽會、音樂會、競選專輯等創新選戰。
取新捨舊 短時間轉換不易
然而,當蘇一方面塑造溫和形象,面對積弊已深的市政議題,卻又要以過去最具優勢的執行力和郝對決,想批評對手卻又不能罵太兇,不免就出現著力點薄弱的問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暢談綠地政策,卻避談202兵工廠爭議,讓人有不知所云、立場模糊的質疑。
組織方面也出現同樣問題。為了淡化政黨形象,刻意和同黨議員候選人處於形同脫鉤的關係,然而,市長和議員「魚幫水,水幫魚」關係。選前就應培養經營。據了解,在花風暴到了後期,蘇陣營認為議題失控,曾一一電告議員候選人「適可而止」,卻沒人理會,因此,在創新之餘,傳統選舉組織戰不能偏廢,自有其道理。
郝谷底反彈 困在首都效應未發酵
反觀郝陣營,一路挨打,塑造被同情的弱者形象,在花博正式開幕後,以往的質疑聲浪慢慢退去,民進黨找不到追打郝的新議題。再者,國民黨和郝一再強化藍綠對決態勢,喚醒深藍的危機意識,終於在連勝文槍擊案發生功效,選票回歸藍綠基本盤。
郝本身或許操守並無爭議,卻如同以往外界抨擊馬政府一樣,主子沒事,下面的人一團糟,這也是郝從選戰之初就承受的壓力,從一位模範立委,轉戰市府,沒有帶來正面的形象,選戰無法以政績來當資產,而是催化藍綠基本盤。
弱化的郝市府 面對戰力倍增的在野勢力
被視為選民素質最高的台北市,以激化藍綠對決收場,絕非市民之福,市政議題不是選舉主軸,公共議題無法被廣泛討論,無論是小帝寶、台北好好看等政策所隱含的社會正義,或是新生高弊案背後的政商糾葛,凸顯郝市府未能投民所好,只是一昧地閃躲,屈就既得利益的外界質疑。
尤其在此次選舉過後,綠軍議員席次已能和藍軍分庭抗禮,多位綠營砲手順利回鍋,磨刀霍霍,對於一向積弱不振的郝市府,執政力只有更加弱化的趨勢,要力圖改革,恐怕只會受到更多的質疑和挑戰。
其次,即使這次首都保位戰算是守住,過去郝市府四年的施政,爭議不少,無論是柵湖線、貓纜,或是暫時止血的新生高、花博,一旦未來持續延燒,危及的恐怕不只是郝本人,連馬都將受到牽連,如何有效化解爭議,考驗郝的智慧。
對於民進黨而言,首都之役一再失利,但議員席次爆增,確有大展身手的機會,如何延續蘇貞昌此次所展現的新思維,突破藍綠既有板塊,是民進黨在面對2012年能否在北市少輸為贏的關鍵。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林敬殷/資深媒體工作者(台灣)
資深媒體工作者。
文化大學新聞系。
經歷:聯合報政治組、台北縣記者、陳文茜立委辦公室助理、ETToday政治組記者。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