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8,649
2016
06
月號論壇主題
談蔡英文的就職演說與未來挑戰
蔡英文的破框行動
楊羽雯/資深媒體人(台灣)
廿年來,五次總統大選前到經過520的期間,都是國際觀察兩岸關係的重要時段,歷經飛彈危機等各種文攻武嚇之後,今年卻是以冷熱高反差的態勢渡過這非常時期。不僅沒有發生「地動山搖」,甚至中共當局對520蔡英文就職演說的回應,竟也發生類似髮夾彎的一夜變調,先鬆後緊的變臉橋段,作為台海危機的結尾高潮,餘韻耐人尋味。但這也標誌著,文攻武嚇在未來的兩岸關係中難再有撼動人心的影響。
 
玩轉髮夾彎的不只北京,蔡英文上任後的第一個國際舞台在WHA,衛福部長林奏延的講稿和行止,無疑也是如此。蔡英文在總統府前言不及「一個中國,九二共識」,林在日內瓦會場內也隻字不提「中華民國台灣」。這是否就是未來蔡政府在國內外應對兩岸主權爭議的方式,值得注目,畢竟這廿年來本土政治勢力試圖突破「一個中國」框架的主張,走到今天已取得台灣內部大多數民意的支持,接下來的破框行動實則將兩岸關係推進到「後三通」的新里程,即全面交流和兩岸終局安排脫鉤,兩岸關係從此正式從國共內戰框架脫出,自動對位崁入區域安全的格局。
 
蔡英文的兩岸關係相關論述中,政治現況是:憲法增修條文前言中的「國家統一前」,但多數民眾反對統一。在「現況決定論」之下,新政府將台灣關係法之於台美的政治思惟,套用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之於兩岸,這是一邊一區或一邊一國,盡在不言中。一部兩岸條例在藍綠兩個政權手上,可以有不同的政治意涵和運用空間,究竟憲法和兩岸條例是擔保了北京堅持的一中框架,還是護持著企圖脫框而去的新政府和人民,答案不在學者的分析,而有待事實證明。
 
對中共來說,台灣問題不再是「解決」二字能因應,無論政治文件如何論述,對習近平來說,面對開放交流近卅年後的台灣,世代交替使得民族大義不再得以憑藉,台灣問題不僅是內政一部分,現在已是中國對外拓展綜合國力必須面對的挑戰一環。特別是在國民黨很可能長期失去執政機會,路線及影響力都在衰變中,重新制定對台政策是必然的選擇,階段目的在「管理」而非「解決」台灣問題,並且是放在區域安全及經濟結構雙重調整的盤面上,重新拿捏平衡。
 
由於東海和南海的領土爭議,以及世界工廠地位消長,市場力量面對全球景氣影響,加上內部社會矛盾漸劇,中國面對的政經情勢挑戰到了八九民運之後的新一波高峰,對台灣的政治壓力及經濟牽引也出現一種微妙的疲態。台商西進及撤離者往返皆有之,經濟依賴逐漸無法左右台灣民意趨向,這內外情勢長期演變的結果,給了新政府機會,至少在這一任內,似乎有機會跨出一中框架,在大國政治的棋盤中,尋求寄身的角隅,爭取鞏固政經自主的生存基礎。
 
或許有人認為,蔡英文以新南向取代西進過於一廂情願,畢竟李登輝走過的路已證明事不可為,但若從既成現實來看,此時南向其實也是追隨區域經濟的風向。從大陸轉出的製造業,包括陸資企業都往印尼、越南進軍,該擔心的是台資在這波時代之潮中,有什麼競 爭優勢。甚至,關鍵問題在於,決定脫框行動成敗的經濟發展策略究竟是什麼?
 
回顧卅年來兩岸交流進程,除了美國因素在雙方接觸過程發揮的中介影響,時而推進時而阻障,彷彿依據其國家利益調控兩岸關係的親疏遠近,但另一個比較少被注意的因素是雙方的經濟發展歷程。
 
九十年代兩岸政府展開接觸,當時台灣正是成功從勞力密集的傳產轉型到技術密集的高科技產業,而中國則歷經六四事件保守勢力抬頭後,鄧小平南巡重啟改革開放,面向市場經濟。兩岸的經濟轉型分別取得全球製造鏈的關鍵角色,和跨國企業、主要市場連結,在貿易談判桌上存在感逐漸加重,這些始於經濟成長帶來的影響力,不僅深化雙方政府接觸的意願,也讓彼此互動談判多了籌碼與奧援。只是這勢均力敵的對話很快在台灣產業轉型受挫,過度依賴大陸市場加速西進之後瀕臨破局,過去廿年兩岸談判表面上是政治決定成敗,但即使是馬英九時代完成ECFA、服貿談判,但最終還是因經濟過度依賴造成的人心疑慮,積累成政治火藥庫引爆,幾乎毀掉國民黨,兩岸兩會的互動也因失去政治互信,倒退到九五年中斷對話的階段。
 
此時與上世紀九十年代有些交集的是,兩岸經濟發展再度面臨生存挑戰,蔡英文政府企圖將台灣寄附在美國亞太再平衡的新區域架構中,經濟政策則試圖透過重點產業創新和新南向,企圖與美日、中國以外亞洲國家連結;她比李登輝多的環境條件是亞洲國家的疑中氛圍,少的是台灣本身產業的競爭實力。
 
而正為經濟結構轉型深陷成長動能危機的中國,為突破島鏈發展大國生存空間,積極透過區域經貿組織、投資建構新的區域平衡,如RCEP、一帶一路等。習近平比鄧小平更希望透過經濟實力讓中國走出去,會更務實看待台灣作為一枚籌碼在大國政治棋盤上的價值,可預見的是一中框架不再是台灣海峽間的絕對神主牌,而是在全球戰略布局中可資彈性運用的伸縮底線。這個變化,在今年的WHA即可見其思略,中國為林奏延開的側門是賣誰的面子、留給誰餘路,很快就可在東亞情勢演變中看到線索。
 
蔡英文與習近平都不是改變時代之人,是適逢世代大幅輪替的領導人,結構變遷帶來強勁的代謝作用,這是少有的機會,可以突破舊框架造成的困局。既然卅年來國共兩黨的一中原則已然失去政治號召力,蔡英文自然有理由依循政黨利益與價值,及多數民意建構異於國共共識的兩岸關係,將她廿年前的政治謀畫付諸行動,只是她一旦脫框而出,是帶領台灣往更不確定的風險處安頓終局,或者在框外尋求第三條路管理兩岸關係,這不僅牽動東亞情勢,也將是台灣在中國內戰世代漸趨凋零後,再次面對集體命運的歷史抉擇,中共並非沒有著力點,關鍵在於如何運用變局帶來的轉機。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楊羽雯/資深媒體人(台灣)
曾任聯合報撰述委員、政治組長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