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688,393
2016
08
月號論壇主題
我看奧運
奧運與台港
傑拉德/專業足球球評 (香港)
猶記得24年前,台灣棒球隊在奧運摘銀,整個寶島為之瘋狂,一度掀起了奧運熱潮,逝者遠矣,此情只待成追憶。同年,宇宙最強的美國籃球「夢幻隊」誕生,Michael Jordan攜手NBA巨星征服地球,全世界為之著迷,看得如癡如醉。
 
里約奧運將至,比起過去的隆重其事奧運會,本屆的氣氛因為主辦國巴西屢傳場地、住宿、時差、人事等不利消息,茲卡病毒導致眾多體壇明星退賽,似乎比較冷淡。對於台灣人而言,在2012年取消棒球賽,這個台灣最受歡迎的項目,盛事對觀眾似乎缺少相當亮點。可幸是,國際奧委會計劃在2020年重設項目,到時 台灣隊或能繼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後,在棒球場重拾光芒。當然,一切言之尚早,期望將來的時候,放眼當下,四年一度的體壇盛事還是不容忽視,台灣隊仍有不少的焦點頂目和運動員值得留意。
 
棒球是台灣國技,隨著棒球與奧運分離,台灣人也從不同視點欣賞這項全球體壇盛事,籃球也就是台灣第二受歡迎運動,可惜我們本屆無緣取得入場券,相信看點也是集中世界群雄如何圍堵美國隊。其他台灣人熱愛的項目還有高爾夫球、網球和羽毛球等,高爾夫的盧曉晴、龔怡萍、潘政琮,網球的盧彥勳、謝淑薇、詹詠然,羽毛球的戴資穎和周天成,我們同樣寄望甚殷,獎牌只屬其次,最重要是發揮出個人最佳水準。詳細的參賽名單筆者在此不詳述,畢竟筆者除了足球外,其他運動只略知一二,以免有出錯!
 
我們忘不了亞洲鐵人楊傳廣和飛躍羚羊紀政,台灣隊還有「國粹級」的跆拳道,回憶最輝煌的時刻,實非2004年雅典奧運莫屬。跆拳道雌雄雙煞陳詩欣和朱木炎,分別在女子49公斤級別和男子58公斤賽事囊括金牌;男子68公斤賽選手黃志雄亦成功取得一銀。往後的北京和倫敦奧運,同樣有獎牌進賬,跆拳道可謂台灣的熱門項目。
 
其餘項目方面,同為台灣隊「強項」的舉重亦是一大衝金希望。一如既往,舉重項目最大的對手還是中國隊。國手許淑淨今年她世界紀錄保持者身份,再戰同級賽事,奪冠呼聲高唱入雲,不知她會否如上次奪獎時,指向台灣國旗,驕傲地高喊「我是台灣人」呢?
 
對於筆者來說,足球當然也是相當重視的項目,而本屆由「足球王國」巴西舉辦賽事,足球賽當然不容錯過。主隊的奧足名單,由當時得令,效力巴塞隆納球星Neymar領軍,加上效力拜仁慕尼黑的大師兄Douglas Costa,足見主辦方對賽事的重視。畢竟,雖然貴為足球王國,但卻未曾奪過奧運金牌;加上在月前的美洲國家盃慘遭滑鐵爐。故可預期奧足隊定會拼盡全力,一吐烏氣,重振聲威。最後提醒有意前往當地觀戰的讀者,由於巴西屬熱帶氣候,利蚊蟲滋生,而且不少帶致命傳染病,故前往前必須做好疫苗措施;其次,巴西的治安惡劣,亦必須多加防範,勿隻身在街上遊蕩。
 
香港人看奧運的高潮,大概可追溯到1996年阿特蘭大奧運,「風之后」李麗珊為港隊破天荒奪得史上第一金,激情咆哮「香港運動員不是垃圾」,感動人心。適逢當時正值歷史交界點,一年後香港,英國把主權交給中國,一國兩制正式實施,20年轉眼過去,主權雖已屬中國,但民心似乎若即若離,近年更有新崛起的「傘後政黨」提倡香港獨立和港人自決,惹起大陸密切關注。
 
香港和台灣的體育文化大不同,足球在香港最受歡迎,那怕奧運足球不是最高水平的國際賽事,依然會維持高收視,至於普羅大眾熱愛的項目則是游泳、田徑、乒乓球、跳水和體操,本屆當然包括了李慧詩出戰的自行車。不管是台灣抑或香港,同樣會有四年一度的體育迷,每隔四年才會留意體育賽事,也別說這是純粹的湊熱鬧。名不正則言不順,港隊名字上叫中國香港,但名正依然不順,由身份認同再到身份迷失。
 
中國取得統治權之後,每屆奧運會上播起《天佑女王》,港人也感到這麼近、那麼遠,有種無法言語之感。香港人首先會全力為港隊打氣,同時也會為中國打氣,但也會為英國隊差之毫釐而感到萬分惋惜。中港矛盾持續升溫,每當中港選手交鋒,也難免被輿論牽扯到政治議題,矚目事件包括香港足球隊在世界盃狂噓義勇軍進行曲,結果受到國際足聯處罰;2013年自行車世錦賽,大陸選手郭爽疑似使出旁門左道的超技術,擊敗「牛下女車神」李慧詩,以致體育事件「升格」為政治評論。
 
基於對社會的怨氣和不滿上升,新生代香港年輕人在殖民時代仍是少不更事,甚至仍未經歷過英殖時期,近幾年卻表露出對前朝的眷顧,產生對抗大陸的心態,說不定 會在里約奧運進一步加深。香港人常說「獅子山精神」,象徵打拚、勤力、奮鬥、無懼逆境,故此對中國女排情有獨鍾,也是觀看奧運的指定項目,但這代年輕人缺乏上流機會,逐漸不再相信這一套,加上新冒起的中國運動員總是負面新聞纏身,難怪港人對大陸運動員近年也產生疏離感。你的心境如何,看奧運也必如何。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傑拉德/專業足球球評 (香港)
本名:霍志明 筆名:傑拉德
香港出生,看足球的資歷30年,首次看足球是1978年世界盃,之後沒有間斷的看英格蘭聯賽,義甲、西甲、德甲,還有後來的日職等等,大部份只要有播映的比賽都不會放過。
看球之外也積極參與足球活動,包括參與香港的東方球迷會與熱刺球迷會,也曾參與過香港TVB 1994世界盃的來賓。
2007年移居台灣,目前的工作包括:
台灣《足球王者》主編Yahoo足球專欄
MOD博斯足球台特約球評──英超、德甲、日職
台灣《Yahoo奇摩》足球專欄
台灣《聯合晚報》足球分析專欄
香港《Goal.com》老傑講台專欄
台灣潮流雜誌《BANG》足球專欄
台灣《真晨報》運彩版主編
年代電視台、TVBS世界盃球評
著作:
一本就懂世界足球
潮玩世界盃特刊
移居台灣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