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7,469
2016
10
月號論壇主題
從兩岸角度看G20
中國主辦G20杭州峰會的三點感受
加藤嘉一/紐約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日本)
 9月初,中國“成功”主辦了二十國集團(G20)首腦會議。我在中國國內觀察,發現,中國以官媒為主的新聞機構很久以前就開始宣傳G20會議多麼重要,中國有多麼大的決心主辦G20會議等。可見,中國共產黨把成功舉辦G20會議當做不可推卸的政治任務,中國國內各家媒體也全力以赴配合黨的需求,證明黨性。

    我在本文中與讀者朋友們分享本人對中國主辦G20會議的過程產生的三點感受,從中探索當今中國當局希望擁有什麼樣的世界,以及在此舞臺如何表現自我。

   首先,中國當局在主辦會議的過程中,把控制“安全”與“議題”視為前提和底線。會議幾周前開始,前往杭州的人,無論乘坐飛機還是高鐵,被要求嚴格的安檢,比如,從外地乘坐高鐵前往杭州,在出發地和到達地接受雙重安檢。會議之前到期間,杭州市民享受約一周時間的有償休假(也有沒享受到有償的人),而且,只要是杭州市民,出杭州,可以在名勝古跡等景點享受免票的待遇。這些說明,當局盡可能不讓外地人來杭州,同時讓本地人離開杭州,以便保證會議期間的安全和秩序。我能感覺到,中國當局尤其警惕恐怖主義事件的突發。

   至於議題的控制,據我在中國國內觀察,中國當局在主辦會議前就開始宣傳G20會議是討論世界經濟,尤其是如何振興世界經濟,為此提供解決方法的舞臺。當局則高度警惕,認為非要避免不可的是關於南海局勢,尤其7月中旬公佈的南海仲裁案的討論。據我所知,美國的奧巴馬總統、日本的安倍首相等在會議期間也提出了該話題,但在習近平國家主席強有力的主持下始終沒成為主要議題,而基本被埋沒了。中國當局一邊試圖把議題控制在世界經濟的範圍之內,一邊也警惕各國把近年世界經濟陷入低迷,難以復蘇的原因和責任歸結於中國經濟的降速。為此,包括尤其引人注目的產能過剩的問題,習近平主席等領導人在主持會議的過程中也成功把此問題定義為“全球性問題”。

   在我看來,之所以中國當局對安全和議題如此執著地要控制和管理,作為不容忽視的因素,是因為,中國第一次主辦G20會議的地點——杭州是習近平主席曾工作過的、有著情懷的地方,假如在這個地方出現安全隱患,或各國集體批評中國政策和作為等場面,必將涉及到一把手的面子問題。

    其次,中國當局通過主辦本次杭州峰會強調G20框架作為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最重要的平臺,以及自己在此平臺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眾所周知,中國始終對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現有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是感到不滿足的,即使中國也承認自己是全球化和戰後秩序的受益者。那麼,對於中國缺席的G7這一西方發達國家俱樂部,當局抱有一定程度的對抗意識,想方設法證明G20比G7更能代表國際主流輿論,能夠解決全球性問題,何況,今年主辦G7會議的是同為亞洲國家,中國最近在南海問題上高度警惕的,由安倍晉三首相率領的日本。

    我尤其注意到,2016年4月8日,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前往日本參加G7外長會議之前停留在北京,中國外長與他會見時表示的一段話:“G20涵蓋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成員國經濟總量和貿易量占全球80%以上。與其它機制相比,G20顯然更具有代表性,更能反映國際社會的普遍願望和共識。G20已成為當今世界全球經濟治理與合作的最重要平臺。”此話應該是中共高層的心聲。

    在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主持了金磚五國(BRICS)首腦會議,中國官媒則強調這次杭州峰會是作為嘉賓國邀請發展中國家政府首腦最多的一次會議。BRICS等新興發展中國家,以及仍處於工業化階段的欠發達國家的存在對中國的國家戰略來說極為重要。中國要通過建立“更加合理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來改變現有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秩序,無疑需要這些國家的理解與支持。在這個意義上,主辦杭州峰會對中國當局來說意味深長,它希望通過此次峰會鞏固非西方發展中國家陣營的凝聚力和團結力,作為接下來繼續證明G20這一框架的重要性的戰略後盾。此次中國當局和官媒不斷強調“中國藥方”,從中我也能夠感覺到,中國是希望通過主辦此次會議來強有力地提高自己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的。

   最後,中國當局這次反復強調“包容”兩個字,以便趁機接下來自己的“另類崛起”鋪墊。習近平主席在會議中提出G20有必要“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開幕式上提出“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包容性發展”;“包容發展”則是杭州共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包容”兩個字無疑是好的,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主動向那些需要幫助和支持的欠發達國家、弱勢群體等伸出手,這也符合其責任利益。不過,我從習近平主席在內的政府首腦、官方媒體等不斷、反復強調“包容”兩個字的場景,強烈地感覺到其中的心聲:無論如何,希望世界能夠包容中國。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世界第一的人口、第二的經濟總量,無論政治、軍事、經濟等,其發展潛力獨一無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作為如今為數不多了的社會主義國家崛起的。其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與世界的主流截然不同,這樣的中國在謀求發展,主張自我,擴大利益的過程中,接下來肯定也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與其他大國、周邊國家等發生矛盾和摩擦。為此,中國當局趁自己第一次主辦G20會議的機會向世界呼籲,甚至渴求:請大家持續包容我們。

    反過來看,這一姿態也間接地說明,中國今後肯定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會在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上向西方國家迎合和靠攏。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加藤嘉一/紐約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日本)
加藤嘉一,專欄作家。1984年出生于日本伊豆。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2003—2012在北京遊學之後,
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客座研究員。中文著作有《愛國賊》、《中國的邏輯》、《日本鏡子》等。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