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4,744
2017
01&02
月號論壇主題
從川普、習近平、蔡英文的言行前瞻兩岸發展
從川普、習近平、蔡英文的言行前瞻兩岸發展
曾建元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台灣)
川普挑戰中國霸權崛起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公開我國總統蔡英文十二月二日的祝賀當選電話,並在九天後於電視採訪中對於外界的批評辯稱:「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必須受到一個中國政策的束縛,除非我們與中國達成一個必須涉及其他方面的協議,包括貿易。」川普直率地表達對於一個中國政策的質疑,臺灣人民自然喜出望外,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錯愕驚訝之餘,一方面克制官方的反擊言論,但又放任好戰者叫囂,而在此同時,派遣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機繞行進逼臺灣領空,又派遣航空母艦遼寧號進入西太平洋,對臺灣和美國進行示威。

    十二月二十日,川普的政府過渡團隊宣布,川普將任命經濟學者那法若(Peter Navarro)主掌新設的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White House National Trade Council)。那法若長期指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權侵害與不公平貿易,立場同情和支持臺灣。我們有理由相信,那法若將重新整頓中美貿易關係,而將此放在日本和歐洲聯盟已宣布不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市場經濟國家的脈絡中,則全球自由市場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濟圍堵,勢將成局。川普宣稱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課徵高額的反傾銷稅,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原本享有的商品價格優勢,將會在一夕之間煙消雲散。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多為民生用品,替代性高,轉移由其他國家生產製造,乃輕而易舉之事。再者,川普宣布美國不再參與《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談判,而將基於美國優先的原則,以美國為中心,通過雙邊的貿易協議,架構出美國的新國際貿易秩序,所以,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貿易戰必定開打,但與臺灣的自由貿易談判必定加速。川普對於美國利益的概念是否僅侷限於經濟利益,我看未必,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是世界霸權的爭奪戰,臺灣是中美利益的交疊處,美國不可能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破壞區域平衡,侵略臺灣,而影響到日本和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國家安全和國際貿易生命線。

    由共和黨主導的美國國會,則在歐巴馬(Barack Obama)的最後任內會期通過了幾個重要的法案,形同授予川普尚方寶劍,而劍指中國。《國防授權法》(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打開臺美正式軍事交流與合作之空間,補足美國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臺灣防衛上的缺口;《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The Global 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授權美國政府對違反人權及國外顯著腐敗人士實施制裁,例如禁止入境、凍結並禁止官員在美國的財產交易。這意味著美國將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貪官和人權惡棍名單,對其展開制裁。中國民主和民族解放運動以及臺灣,都將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名單提供者和證人。而美國也就此取得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政治牽制的工具。本法將迫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黨政官員重估為黨國賣命以及為個人良心與利害計算之間的輕重。
 
習近平宜韜光養晦

  川普放蕩不羈和直言不諱的性格,自然會使老謀深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層感到坐立難安。習近平並沒有公開批評川蔡通話,也未對川普口出惡言,對於川普關於不公平貿易的指控,也未直接辯駁,顯示他長期浸淫於黨國政治中磨練出來的深沉和冷靜。習近平正在一步步構築他的中國夢、強國夢,中國夢的基礎正在於中國的富強,而如果不是柯林頓(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貿易最惠國待遇,並將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權問題脫鉤,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會那樣輕易而迅速地在二十年間利用美國市場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得以投入大量軍費擴充軍力,在東海和南海宣示主權,引發海上衝突,嚴重威脅航道通行以及區域安全。但挑戰既有國際秩序,則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歐亞大陸基礎建設和中國經濟圈擴張計畫所需的國際和平環境打造,在做法上似乎是背道而馳。習近平第一個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任期即將在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屆滿由第十九次全國黨代表大會進行改選,習近平必須確保在這一年至少平穩渡過,影響的不只是他未來五年是否在位,也攸關他可能展開政治體制改革的傳聞的是否實現。美國將會在未來一年的可能的貿易戰中開打,對習近平統治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與政治穩定造成巨大的波動,習近平如果沉不住氣,要和美國決戰,則只會帶來美國更大的報復,也會迫使東亞地區美國的傳統盟國歸位,讓新冷戰格局成形,如此一來,已經無法從國際自由貿易中順利抽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必然會在國際的經濟新圍堵形勢下,爆發經濟的重大危機,連帶誘發社會危機和共產黨的政權危機。一旦面臨美國的挑戰,習近平則更不能讓臺灣完全倒向美國,否則兩岸關係必將更形疏離,而拉住臺灣的方式,絕對不是文攻武嚇,而是拉攏臺灣民心。
 
兩岸交流合作不應以九二共識為前提

  習近平十二月三十日上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新年茶話會上發表談話,針對兩岸情勢,強調二零一七年將持續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而不懈努力。接著在二零一七年新年賀詞中,則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堅持和平發展,堅決捍衛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認知的中國領土主權範圍和鄰國的認知不同,在問題解決的途徑上,我人期待習近平能展現文明大國的風度,排除萬難,堅持和平發展的路線,擱置爭議,利益分享,為中國和各國人民創造和平與共榮的發展環境。至於兩岸關係,習近平只是重述九二共識的套話,但從他撤換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一事可知,他對於兩岸關係有一定的期待。據聞張志軍下臺是因為他對於臺灣政治局勢的判斷,在高估中國國民黨的政治實力上嚴重發生失誤,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杯葛蔡英文政府的強硬政策,已經陷入騎虎難下的尷尬局面,無論再怎麼文攻武嚇,反而讓臺灣人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盡失,在民族感情上越走越遠。張志軍在二零一七年第一期《兩岸關係》雜誌,發表〈把握大局、為所當為〉的新年賀詞中稱,新的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四個繼續」:繼續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繼續堅決反對臺獨分裂、繼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繼續研究解決兩岸民眾關切的實際問題。我們希望四個繼續不是以九二共識為前提,如果蔡英文一再宣示的維持臺灣法理現狀,還是被對岸栽誣為實質臺獨、牴觸一個中國原則,那兩岸間就真的沒甚麼好說的了。
 
蔡英文期待習近平承擔更大責任

  蔡英文在川蔡通話後,並未表露過見獵心喜的談話,這也表現出她的冷靜和大器。事實上,臺美關係的實質增進指日可待,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勢將以教訓臺灣表達對美國的不滿,也測試美國支持臺灣決心的底線,所以未來臺灣所可能遭遇的挑戰,不容樂觀。蔡英文在十二月三十一日對媒體茶敘並發表歲末談話,對急轉直下的兩岸關係,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喊話,稱為了區域和平跟繁榮,臺灣維持現狀的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但我們不會屈服於壓力,也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蔡英文稱二零一七年兩岸關係能否峰迴路轉,取決於臺灣的耐心和堅定的信念,也取決於北京當局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未來,是否願意承擔起責任,以新的思維和做法,共同擘畫兩岸互動新模式,回應兩岸人民及區域內所有成員對和平發展的共同期待。蔡英文表明了將不會接受「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這是她的堅定信念,但她對於維持法理現狀的承諾不變。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大國,蔡英文呼籲應當為兩岸人民和東亞各國承擔起更大的責任,為兩岸關係開展新的互動模式。

  然我人認為蔡英文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期待過高,原因是習近平必須撐過十九大,兩岸關係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導致他必須面對權力受到挑戰的危機。習近平的作法不外兩種,第一是只求無過,第二是打開出路,而其分水嶺就是「中華民國」,也就是兩岸關係如要正常化,兩岸民族感情如果要有所提升,對岸就應當要承認臺灣政府的合法性,承認中華民國。對岸繼續否認中華民國,其效果是臺灣人民更加期待以替代中華民國的臺灣新國家身分重新爭取各國的承認,而共產黨支持的國民黨,就會因為附從共產黨,不敢在兩岸之間自稱和主張中華民國,只敢關起國門對臺灣人民「驕其妻妾」,而可能在下一次全國性地方自治選舉中,進一步流失基層政治基礎。無可否認,國民黨可能是臺灣立法院擁有席次的各政黨中,對中國和中華民國的此類政治符號最為真誠擁護的政黨,共產黨如果不想在臺灣失去中國的代言人,就要幫助國民黨證明一個中國和中華民國是有助於臺灣國家人格的維持的。而這一可能的中間道路,就是在一個中國的法理主權架構下,讓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中央政府在《中華民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當中都能獲得其合法性。

  《中華民國憲法》已經界定當前兩岸現狀為國家統一前,憲法效力僅限於臺灣地區,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治大陸地區的政治實體,並非中華民國的叛亂團體,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該如何定位中華民國呢?習近平和馬英九在新加坡見面的安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和中華民國總統的官方會談,總不會是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和中國國民黨黨員的公開約會吧?而十九大之前,習近平該有的作法,就是克制其國內好戰派的壓力,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的局面,另一方面則選擇適當時機,肯定民主進步黨政府維持法理現狀亦即未改變臺灣憲法秩序中的一個中國架構的努力,恢復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和海峽交流基金會的制度性聯繫,然後以依《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洽商共同設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為由,開展兩個政府的對話和溝通,並在這一行動基礎上,鋪墊一個中國兩個政府的論述,同時也創造兩岸和平協議的政治互信基礎。我們相信,這一帶有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東進精神的兩岸關係進程,一定會得到主稿特殊國與國關係論的蔡英文總統的正面回應的,而那以後,臺灣人民也就可以放心加入中國逐夢的行列,兩岸共同家園和兩岸共同體的說法,才有可能成為臺灣人民的願景。
 
邀請沙海林來訪,共商兩岸互動新模式

  蔡英文對於突破兩岸僵局,能有甚麼拋出善意的作法?我的建議,就是在沙海林就任國臺辦主任後,邀請他前來臺灣訪問,就兩岸關係正常化的可能方式進行商談。當年臺美還有邦交的時候,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也有互駐代表以及有關關係正常化的各種官方對話嗎?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我國外交行為的制式反應,那是在傳統一個中國原則下僵硬思維的產物,對岸的官僚也不得不為,對此,我國則真該如蔡英文所說的,對這一現象要有所理解和耐心對待,因而不要屈服於壓力,也不要走回對抗的老路。但臺灣還是要善用美國的力量,除了增進臺灣人民的國際參與空間外,則是游說美國將中美貿易和中國人權議題恢復掛勾,鼓勵和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開放和完善憲政與法治。臺灣更要善用中華民國的歷史性精神文明資產,以臺灣經驗證明中國人也可以有共產黨黨國之外的政治共同體生活想像,也以中華文化和普世價值作為共同的文化認同基礎,讓中國大陸人民認識到,民主進步黨和臺灣人民,都可以是中國大陸人民追求國家現代化過程中最好的心靈捕手和同行者。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曾建元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台灣)
1966年生於臺灣臺北市、臺灣省苗栗縣竹南鎮客家裔,祖籍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舖鎮。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比較法學組法學士、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法學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
2001年國立臺灣大學優秀青年獎、2002年彭明敏文教基金會暨紀念陳同仁先生臺灣研究博士論文獎、2009.2011-13年中華大學優良教師獎、2016年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第12屆傑出校友獎得主。
現任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暨客家研究中心特約副研究員兼副主任、華人民主書院董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