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John P. Kotter對領導力的闡述,領導意旨通過一些不易察覺的方法,鼓動一個群體的人們朝著某個方向、目標努力的過程。領導包括三個過程:確定組織發展願景、集聚人才和激勵人心。憑心而論,川普上任的施政措施、激烈法案引起民意反彈、團隊運作政爭及川普的個人風格等,輿論對於川普能否適任美國總統一職打起問號,川普將商場手腕放諸在政治博奕上,便面臨黨同閥異的多會脆弱多數困境,禁令法案甚至將三權分立的憲政危機之中。是以,禍起蕭墻,正是川普成為全世界最有權力者之後的最佳寫照,只會用Twitter治國是很尷尬的治理表現。
C-SPAN(美國有線—衛星公共事務網絡)在今年二月中旬發佈一項有趣的調查,其實也有消遣川普上任初期荒腔走板的拙劣施政表現的意思,該報告分析美國自開國以來43位總統領導統御能力排行榜,包含:公共說服(Public Persuasion)、危機領導(Crisis Leadership)、經濟管理(Economic Management)、道德權威(Moral Authority)、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行政技巧(Administrative Skills)、國會關係(Relations with Congress)、願景/議程設定(Vision/Setting an Agenda)、公平正義(Pursued Equal Justice For All)、任內績效(performance within context of times)等十個項目進行評比。在這項調查中,91位專門研究總統的歷史學家就10項評比項目給予1到10的評分,各項評比得分的平均再加總進行總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