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756,037
2017
03&04
月號論壇主題
川普對世局、亞太及兩岸之影響
如何評價川普的領導力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台灣)
話說…
 
川普和希拉蕊在選舉宣傳時,一起走進一家麵包店, 希拉蕊趁店員不注意時,偷了 3三塊蛋糕, 藏進她口袋。
 
她小聲對川普說: 看我多聰明, 店主什麼都沒看到。
川普說: 這算什麼!我光明正大,就可以吃到三個蛋糕。


於是川普大聲對麵包店老闆說:給我這個蛋糕,我會表演一個魔術給你看。
店老闆很好奇, 於是真給了他一個蛋糕。川普立刻吞了它,並要求再來一個,也吃下肚。


然後川普又要了第三個糕、也吃了。
川普吃完,店主開始納悶, 問他到底魔術何時會出現。


川普答說:去看看希拉蕊的口袋。

        上述是去年美國總統大選其間,一段在網路流傳的笑話,非常精確地表達一個「騙子」與另一個「瘋子」在人格特質,最終大選結果出爐,騙子雖贏得普選票,但瘋子卻贏得總統大位。筆者想先談談騙子,希拉蕊落選時刻彷彿由天堂跌入地獄,之前看好希拉蕊的輿論全部轉向,希拉蕊的人生奮鬥過程如同希臘神話所描寫的悲劇人物,歷經美國第一夫人、參議員、國務卿等政治角色,總統大位就是欠缺臨門一腳,距離女性擔任美國總統的一刻,恐怕繼續徒留在美國影劇中想像。
 
在美國部分輿論將川普與雷根相比,川普還未當選在蓋茲堡的競選造勢大會上,就誓言要成為華盛頓、林肯之後最偉大的美國總統?何等自信的總統候選人,川普從商致富亦陷入破產疑雲,最後成為出色的企業家與媒體人,該資歷在歷任美國總統中並不多見。早在共和黨內慘烈的初選過程中,川普相信自己在地產業白手起家,之所以能打敗共和黨內的政治世家,關鍵就是川普的自信以及自我塑造的魅力。另外,如何看待川普的內閣人選,當中不乏商業大亨、金融巨頭、成功企業家及軍界將領,於是美國輿論探索另一個問題:這個瘋子的領導力(Leadership)究竟是什麼?川普能和雷根進行比較嗎?
 
依照John P. Kotter對領導力的闡述,領導意旨通過一些不易察覺的方法,鼓動一個群體的人們朝著某個方向、目標努力的過程。領導包括三個過程:確定組織發展願景、集聚人才和激勵人心。憑心而論,川普上任的施政措施、激烈法案引起民意反彈、團隊運作政爭及川普的個人風格等,輿論對於川普能否適任美國總統一職打起問號,川普將商場手腕放諸在政治博奕上,便面臨黨同閥異的多會脆弱多數困境,禁令法案甚至將三權分立的憲政危機之中。是以,禍起蕭墻,正是川普成為全世界最有權力者之後的最佳寫照,只會用Twitter治國是很尷尬的治理表現。
 
檢視川普的領導力特質,筆者倒是建議讀者可回想著名時鏡秀節目「誰是接班人」系列影片,川普談及許多企業管理與處事原則,包括:「與人和睦相處」、「彈性行事」、「領導」、「激勵下屬」、「激發員工最大潛力」、「直搗重點」、「忠誠」、「創告平衡」、「家人」與「責任」,其中「錢很重要」、「當個鬥士」、「把人逼到極限」等,都可以看出川普強烈的個人領導風格。另外,川普處理國際事務上展現出「美國優先」咄咄逼人的姿態,少了國際政治中爾虞我詐的狡猾,國政會議從來不浪費時間,議程設定都是直搗重點,因為川普認為每天只有這幾個小時,越快決定事情,越能盡快進行。
 
C-SPAN(美國有線—衛星公共事務網絡)在今年二月中旬發佈一項有趣的調查,其實也有消遣川普上任初期荒腔走板的拙劣施政表現的意思,該報告分析美國自開國以來43位總統領導統御能力排行榜,包含:公共說服(Public Persuasion)、危機領導(Crisis Leadership)、經濟管理(Economic Management)、道德權威(Moral Authority)、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行政技巧(Administrative Skills)、國會關係(Relations with Congress)、願景/議程設定(Vision/Setting an Agenda)、公平正義(Pursued Equal Justice For All)、任內績效(performance within context of times)等十個項目進行評比。在這項調查中,91位專門研究總統的歷史學家就10項評比項目給予1到10的評分,各項評比得分的平均再加總進行總排名。
 
依照C-SPAN前三次發佈的評比,林肯、華盛頓、小羅斯福等三位美國總統,為歷任表現最佳前三名,皆下來依序排名為老羅斯福、艾森豪、杜魯門、傑佛遜、甘迺迪、雷根等。至於方才卸任的歐巴馬在第三次評比之中,也得到第12名的佳績,但歐巴馬在總統任內,民主黨先後失去在參、眾兩院的多數黨地位,導致施政時受到共和黨嚴重的掣肘,川普若和共和黨主流仕紳採取敵對的態度,難保共和黨內不滿川普施政而導致共和黨陷入分裂。當然,每任美國總統任期遇到的政治性問題,畢竟是時空環境不同,表現雖有差異,但政治領袖人格特質及領導力的差異,在面臨重大政治決定時,畢竟美國總統一職是擁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等舉足輕重之象徵,倘若川普只以雷根為師,勢必不會成為一位偉大的美國總統,按照C-SPAN的評價只能算中上等級。
 
總統的領導力展現不是在選舉期間,而是選完上任之後的表現,筆者也是呼籲各界,是否能仿效C-SPAN作法,評比台灣歷任的民選總統,諸如從李登輝總統、陳水扁總統、馬英九總統以及蔡英文總統,選前政見支票也是說得天花爛醉,選後執政如何大家心中都有一把尺,由於總統數量不多排名不具意義,但透過質性研究的設計,來瞭解四位民選總統在領導力特質上的差異,也不失為一個有趣的議題。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台灣)
林士清(祖籍廣東平遠,生於台北),現職為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學術領域為組織行為、政策分析、國際政治經濟學。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中國大陸研究學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現就讀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班。著「從國家與社會關係析論ECFA簽訂之議程設定模式」,評選為兩岸交流貢獻獎年度最佳論文。時常有感華人世界仍無法擺脫製造業思維的包袱,重視有形財富,忽視無形價值,年輕人應自主建立一套世界觀及哲學觀尋求安身立命的基礎。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