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3,680
2017
05&06
月號論壇主題
綜評蔡英文執政一年
從政治傳播學解讀蔡英文的民調
黃承富/專欄作家 (台灣)

蔡英文執政一年,主軸是什麼?口號是什麼?能不能打動人心?我想從政治傳播學的角度看,蔡英文最清楚的主軸、口號都在“轉型正義”上面打轉,若轉型正義足以打動人心,蔡英文的民調應該不會在一年內直直落。

從清算黨產、年金改革....等等等,都在“轉型正義”的大旗下進行,簡單說,轉型正義是戰略核心,清算黨產、年金改革是戰術執行,戰略的傳播有受限性,戰術的執行自然會出現的反撲。

政治的戰略是需要有高度的,像是習近平上任後的口號是“中國夢”,什麼是“中國夢”?讓各方有無限的想象空間。有人說中國夢是大國崛起,有人說中國夢是21世紀為中國人的世紀,也有人說中國夢是中國人被欺壓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各種的中國夢都很正面,口號提出的傳播企圖就到位了,接下來的戰術,包括打貪、打腐,一片叫好聲音不斷,還有面對南海、釣魚島、蔡英文不談九二共識的兩岸問題,不管大陸怎麼出招,支持的熱度都遠遠超過反對聲浪。

當然,大陸是沒有政治民意調查這回事,中國夢的支持度有多高?打貪打腐的滿意度有多少?都無法從現實的民意調查數字中反映出來,就更別論對領導人的支持度了。沒有社會科學的民意調查,贊成的聲音容易表達出來,反對的意見相對就被掩蓋住,這應該是“中國夢”、“打貪打腐”能收到正面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轉型正義是先進民主國家的普世價值觀,為達正義的目的,勢必要扭轉不公不義的一方,因此在戰術的執行前,必須先論述清楚,論述的媒介就必須巧用傳播,蔡英文一年來的論述工作不能夠獲得中性媒體的認同,偏綠媒體的潑糞戰術帶來反效果,於是,蔡英文的轉型正義戰場拉的越大,失分就越多,引出的結果就是民意的下滑。

現代政治傳播的論述,主題都落在人民身上,凡領導人的論述以人民為基調,就比較能獲得認同。大陸最近有一齣電視劇很火,名為“以人民的名義”,之所以會很火,有兩個原因,一是描繪打貪、打腐的話題,這樣的劇情人民最喜歡,二是標題以人民為主體,完全打中大陸人民的胃口。當然,“以人民的名義”電視劇是經過上層審查、核實的,內容不會越軌,而且是非負面教材,算是政治正確,讓13億中國人忙的議論紛紛了好幾個月。

從“中國夢”、“打貪、打腐”的口號到“以人民的名義”電視劇,政治傳播操作手法是一貫的,就是要凝聚人民的焦點,以政治傳播學的角度觀察,明知是洗腦教育,但洗的很高效,反射出來的結果是不管北朝鮮的危機、兩岸的困境、川普的叫板,在大陸都激不起太多漣漪,因為人們都迷失在一齣設計好的劇本裡。最近的一段時間,中國發生了什麼事?兩岸發生了什麼事?北朝鮮發生了什麼事?美國發生了什麼事?國際發生了什麼事?這些事再大,都被“以人民的名義”給稀釋了,堪稱高招。

回頭來看蔡英文的轉型正義戰略,大致能獲得偏綠人士支持,但關鍵的中間選民顯然從支持、觀望到反對,當支持比率已遠遠低於蔡英文當選的得票數時,就已反射出警訊,主軸的論述失敗,執行的戰術就難獲認同。而蔡英文太過於迷信完全執政的優勢,也就忽略關鍵人民的聲音。

從政治傳播學的角度看轉型正義的口號,轉型正義的字眼過於陽剛,且少了理想性,缺乏可聯想的空間,這樣的口號在傳播的迂迴空間不夠,一旦遇到阻力就難扭轉,很清楚的,“轉型正義”的口號與“中國夢”比較,“中國夢”的口號就有比較充足的論述彈性。

如果說政治是種高明的騙術,精髓就在口號的傳播,成功與失敗,決定於口號的高度與論述的彈性及聯想的空間。蔡英文執政一年,民調疲軟的原因,有端倪可循。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黃承富/專欄作家 (台灣)
專欄作家。
畢業於臺灣讀輔仁大學 日本東海大學。
曾任:ESPN、TVIS評論員,運動專欄散見各國報章、雜誌。
過去25年,離開臺灣後,先後旅居日本、美國、古巴。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北京城。
文字作品:《兵臨北京城》、《筆感•球感》、《果嶺上的社交術,第19洞》、《東方超特級•郭泰源》、《奧運100年》、《洛基•林明佳》等20餘本。
影像作品:《日本人的聯想》、《背的聯想》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