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5,112
2017
05&06
月號論壇主題
綜評蔡英文執政一年
深化改革,強化溝通
綜評蔡英文執政一年
曾建元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台灣)
  蔡英文總統執政一年,但距離2016年初當選則已近一年半了。在臺灣民意高度期許下,蔡英文領導的民主進步黨同時贏得總統和國會立法院大選,首度完全執政,這理應是臺灣啟動第二次寧靜革命的憲法時刻,我們也相信蔡英文改革的立場。不過,我們卻看到蔡英文政府這一年來對改革瞻前顧後,目標不明,亦缺乏政策論證和行銷,更缺乏作為改革者帶領臺灣前進所應展現的堅信和決志,而同志自然趑趄觀望,遲疑不前,支持者失望,在民意調查上的反映就是施政滿意度的節節下墜。盤整改革清單,結算一年成果向人民報告,重振國民信心,滿足期待,深化改革,持續並強化社會溝通,方是止跌回升之道。

  總統不是行政院長,行政院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總統則是國家願景的領航者和國家團結的領導者,對於改革引發的社會不安,總統要花時間向社會喊話和溝通,更要利用國家元首的高度,安撫利益受損者,讓他們有尊嚴地讓步。總統每周一親自召開府院黨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應協調政府決策的大方向,不要浪費在指示部會和立法院黨團工作,也不要每次都大陣仗,總統府代秘書長、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民進黨祕書長、行政院長、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是必要成員,其他則依議題邀請相關首長,甚至是大隱於民間的意見領袖、在野黨主席、民進黨智庫執行長。

    我們且回想蔡英文在總統就職演說中所承諾的五大改革方向:經濟結構的轉型、強化社會安全網、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以及外交與全球性議題。這一年來,蔡英文政府到底做了些甚麼,改變了甚麼?

  首先,經濟結構轉型,蔡政府提出了分攤兩岸貿易依存風險的新南向政策、 喊出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概念的新經濟模式,推出亞洲矽谷、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及國防五大產業創新計畫,並有浪漫臺三線文化觀光建設以及基於擴大公共投資而提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社會安全網則基於世代正義推出長期照護與國民年金改革;社會公平正義進行追討中國國民黨黨產的轉型正義工程以及司法改革;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係強化自主國防和維持現狀穩定;外交與全球性議題,則揭櫫踏實外交之路線,而與美國、日本建立更緊密關係。

    新南向雖然政府沒有太多可操作的外交作為,但這一概念確實引導國人重新認識臺灣與南亞與東南亞的關係,臺商的海外布局早就南向了,大學也終於重視東南亞研究,開始培養東南亞語種人才。新南向的特點在於議題領導和目標管理
,我認為是一個全民睦鄰觀念重建的好的起點。總統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要更加積極協助臺灣各界打通南向的道路。五大創新產業都是臺灣當前的科技強項,也是明日的明星產業,政府要做的,就是招商引資和給予政策優惠,其中,綠能科技目標在替代核能,生技醫藥和長期照護相聯繫,蔡英文在國防自主上堅持發展國機和國艦國造,更為國防工業生產做出採購保障,這都是具有遠見的產業政策。

而與新南向的海外布局和五大產業創新的全球時代布局不同的,是臺灣的經濟結構轉型還必須優化內需市場,《國家級臺三線客庄浪漫大道推動方案》就是一個具有臺灣獨特歷史視野和龐大文化觀光產值的文化創意產業與青年創業經濟基礎建設,令人遺憾的是舉債八千八百億元新臺幣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以大眾運輸公共工程為主軸,卻從未聞在地方依《行政程序法》召集過公聽會,有過與地方人士和專家學者的公共審議,當中甚至有多項尚未做過環境影響評估,顯然是急就章的產物,就是為了擠上執政一周年的政績。而舉債八千八百億元,不也是債留子孫嗎,其中如果有無謂的面子工程,豈不也是禍害人間嗎?

  社會安全網中的長期照護體系建構以及國民年金制度改革,都因臺灣人口結構日漸老化而日趨急迫。這都是陳水扁和馬英九任內前後至少十六年刻意迴避而不敢直視的公共議題。長照有相當的財源必須籌措,年金問題則已造成國家重大財政負擔。這些都是屬於國民福利給付,國家必須滿足國民基於人性尊嚴的最低生活照顧,和公共投資支出可以從由此提高的國民經濟產值回收乃至獲利的性質不同。軍人、公務員和教員享有的優渥退休金以及18%優惠存款利率,問題的本質不在於國家財政,儘管以國家財政破洞的現象呈現,而是對其過度保障所造成的平等權問題。在這裡,我們很佩服蔡英文的勇於承擔。過去軍公教群體為了維護其既得利益而支持國民黨,被憤怒的民意拉下台的國民黨猶遭軍公教中激進團體綁架而杯葛改革,還無端將之扭曲為族群問題,貪婪無已,醜態畢露。

    轉型正義工程首先劍指國民黨黨產,斬斷國民黨命根,無怪乎國民黨氣急敗壞,負隅頑抗。追討黨產必須繼續,這是建立公平政黨競爭環境所必要。但轉型正義有其歷史高度,旨在追求臺灣社會和解,和解要基於真相、寬恕和愛,所以真相的揭露不是為了要報復。要防止轉型正義淪為族群鬥爭或政治清算,就是要隨時校準轉型正義的方向,特別是同情和理解曾經和國民黨黨國同生共死流亡臺灣的外省人在當前所面臨的尷尬處境。轉型正義是針對歷史錯誤的平反努力,要追究加害者在個別事件中的責任,所以不會肯定加害者在其他歷史脈絡中可能有的貢獻,但公平評價所謂加害者的一生功過,實有助於社會和解。舉例而言,蔣中正、蔣經國必然要為臺灣的白色恐怖負最大的責任,但他們領導臺灣和建設臺灣的成就,也需要被提醒,這就是蔡英文做為全民總統、國家元首應有的角色。蔡英文曾經承諾要在總統府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但受到立法院幾個重大改革議題審議延宕的影響,《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遲遲未能通過,也就使得轉型正義工程似乎只有目前得以展開的追討黨產可以做而已。

其實總統府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在立法之前,仍然可以任務編組方式先行成立,一如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以提供總統最好的諮詢意見和決策方向。司法改革目前似乎陷入泥淖,事實上,從李登輝時代的司法院長林洋港開始,司法改革的研議就已經開始了,1999年翁岳生院長任內召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也做出重要結論,司法的問題大家都很清楚,就是恐龍法官使判決脫離社會人情事理,使司法不受人民信賴。所以司法改革除了司法體制改造外,就是該集中討論如何讓人民參與審判、擴大法官的來源和淘汰不適任官。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目前的困境就是議題分散零碎,也與過去的改革經驗斷裂,尤其是法律菁英的專業傲慢,使之難與其眼中的「外行人」進行對話。本文認為,只要能有幾個重要結論就已足夠,其他未決之議題由司法院會同法務部另行研議即可。

    在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方面,蔡英文乃意圖維持兩岸法理現狀而欲使對岸接受中華民國,對於對岸玩弄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文字遊戲,使臺灣的國際人格在國際社會受制於一中原則而萎縮的陽謀,明顯表現出不願奉陪的態度,但也低調克制地未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挑釁。對岸惱羞成怒之餘,於是用盡一切心機,斷絕兩岸正常往來,管制觀光客和學生來臺,在臺灣周遭海域展示海軍和空軍軍力,更加惡質地圍堵臺灣外交空間。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內進行資訊封鎖和民族主義洗腦,中國大陸民間確實存在對民進黨的敵意。所幸,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皆對臺灣極為友善,也期待臺灣對於西太平洋區域安全承擔國際責任,韓國、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國也對習近平一邊高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一邊在南海、東海、西太平洋橫挑強鄰有所忌憚,臺灣正可以新南向政策突圍,與東南亞國家協會創造新形式的對話夥伴關係。蔡英文整軍經武、強化自主國防的作為,正也帶給臺灣人民以安定感和國際軍事合作的空間。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係習近平是否能續任黨國領袖,其實蔡英文如能看清臺灣具有決定習近平是否有能力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的勒索能力,則應釋放訊息予對岸,不能讓對岸任性地破壞兩岸關係。到十九大還有將近半年時間,蔡英文反而應該利用這一機會,以中國大陸人民和國際民間社會為對象進行喊話,去除中國大陸民間對其反華或臺獨的誤解,爭取以特殊實體、觀察員或完全會員參與國際組織的安排,在兩岸關係中逐漸進佔華人民主和憲政中國的戰略高地,造成特殊國與國關係的既成事實,這就是建構兩岸關係新模式的基礎。

  最後在外交與全球性議題方面,這一年雖然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與我國斷交,但我國與美國、日本、韓國和印度等國關係皆大幅增進,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更選定臺北建立其亞洲分部。我國的國際人格受制於一個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力而遭受打壓,是目前難以克服的問題,聯合國的國際法秩序架構有利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國外交,是我們必須認清的現實。蔡英文既然提出了踏實外交,毋寧應更進一步展開非傳統外交或非典型外交,在非邦交國爭取準外交待遇,在國際組織爭取準會員或完全會員資格,並宣告接受或願意批准區域或聯合國的國際協議或公約,善盡世界公民的責任。我國並應爭取以「臺灣」作為國家別稱。其效果在於健全我國的國際交往能力,建立在國際法上非國家的完全國際法人的特殊類型,作為晉升而具有完整國家法人形式的過渡階段方案,而新南向正可以做為我國非傳統外交的試金石。

    本文大致肯定蔡英文執政一年以來的施政表現。政府內部存在分工,各部會都各有其職,肩負改革的任務。所以施政優先順序的辯護是毫無道理的。蔡英文今後應當強化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的責任,提醒蔡英文要站在國家和總統的高度,以身作則,於推動改革之餘,也能夠放下身段,以謙卑的姿態向人民和國內外各方面進行溫柔喊話或勸說,以促進社會和解、黨派合作,乃至於兩岸和國際的和平。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曾建元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台灣)
1966年生於臺灣臺北市、臺灣省苗栗縣竹南鎮客家裔,祖籍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舖鎮。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比較法學組法學士、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法學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
2001年國立臺灣大學優秀青年獎、2002年彭明敏文教基金會暨紀念陳同仁先生臺灣研究博士論文獎、2009.2011-13年中華大學優良教師獎、2016年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第12屆傑出校友獎得主。
現任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暨客家研究中心特約副研究員兼副主任、華人民主書院董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