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47,385
2017
09&10
月號論壇主題
從中共十九大可能的變化看兩岸關係發展趨勢
兩岸關係發展在十九大後可能有新變化嗎?
郭振家/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副教授(大陸)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下簡稱十九大)將於201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十九大正值中國快速崛起、中美實力差距不斷接近以及中國國際影響力越來越不容忽視之際,因此,此次盛會不僅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也引起海峽對岸各黨派的關注。只不過,多方關注,各懷心思。島內有一種觀點認為,“十九大”召開之前中共要完成許多重要的人事安排,所以,大會召開之前中國大陸一切以“維穩”為先,因此,大會前對台政策也順著這個基調,不會出現大的波折。等中國大陸開完“十九大”,對台政策就會出現新的思路和新的政策。甚至有島內綠營樂觀地認為,“十九大”之後,大陸對台政策會向緩和方向調整,大陸可能會迎合蔡英文提出的“新模式”主張,兩岸可以民共攜手期待新的合作發展。

不可否認,這樣的說辭前一部分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中提到的“十九大”人事佈局確實是中國大陸政治的重中之重,所以當然不願意一些突發因素來進行干擾。但這更多指的是國際因素,例如印度對中國洞郎地區的非法入侵,在經過七十一天之後也必須撤退回去;美國和朝鮮吵得厲害,中國也一再堅持通過對話的方式解決。當然,大陸內部也需要維持穩定,才能以團結和勝利的姿態來迎接大會的召開。但這裡未必包括兩岸關係。兩岸關係十分特殊,近年來,島內的藍綠變化,國際勢力的干預,中國大陸實力的崛起乃至於領導人對兩岸統一的企圖心,這一切都有可能影響兩岸關係。所以,與其透過此次“十九大”,不如通過從“十八大”到“十九大”兩岸關係的發展變化來觀察方顯得更自然一些。

五年之前,兩岸正值經貿交流“蜜月期”,然而五年來發生很多事情之後,當下兩岸局勢竟然波譎雲詭。五年前的2012年,馬英九第二次執政並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因此有了兩岸之間全面地推進經貿和社會文化交流,國際上則雙方持續默認“外交休兵”,且臺灣逐漸參與到一些國際組織中來。可惜的是,馬英九的第二任期就像“過山車”一樣驚悚,2013年的“馬王政爭”、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和“九合一”選舉、2016年1月的領導人選舉,似乎國民黨“衰神”附體,一敗再敗,好似民進黨將迎來“大好光陰二十年”。然而民進黨上臺後“真正沒有得意幾天”就民調直落落了。蔡英文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現狀維持的政治基礎不再,兩岸關係冷卻也就成為必然;民進黨搞“去中國化”呈現某種加速的態勢,從“去蔣”、“去孫”、“去孔”、“去鄭”、“去中國史”、到眼下正在刪減文言文……,希望藉此來改變島內年輕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招致了大陸的多次批評;民進黨還一度希望借助於美日的力量來抗衡中國大陸,可惜,美國宣佈退出了TPP……;此外,民進黨的一系列島內政策(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前瞻計畫等)僅僅一年多就導致民怨鼎沸,蔡英文的民調不斷觸底。因此,儘管當下兩岸官方關係持續冷卻,民進黨內一些有識之士卻千方百計地希望兩岸的交流恢復起來,以幫助民進黨擺脫當前的頹勢困境。

所以,國民黨和民進黨不同的執政,兩岸關係簡直“冰火兩重天”。然而,民進黨真的不明白兩岸的焦點癥結在哪裡嗎?如果民進黨持續不承認“九二共識”或者“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不論現在還是未來,中國大陸只能將民進黨定義為“正在或即將、企圖分裂國家的不友好勢力”,民進黨希望要的“桃子”,中國大陸怎麼能給呢?更何況兩黨相比,共產黨在習近平核心的治理下反腐打貪、凝聚民心,而蔡英文和民進黨的支持率一再下滑,民眾上街幾乎成為常態。民進黨如此不得民心,大陸即便要給一些“桃子”,也不妨等等看了。

儘管“十九大”的報告尚未發佈,筆者分析從“十八大”到“十九大”的兩岸關係走勢和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走向,揣測“十九大”之後兩岸關係的變化大概只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維持當前的兩岸關係政策,那就是“官方互相不往來但是民間交流不斷”。既然民進黨不願意回到“九二共識”或者“兩岸同屬於一中”的表述,那兩岸官方層面就僵著吧,大陸未必擔心多僵持幾年,但也從未放棄對促進兩岸民間交流的努力。今年3月,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全國政協會議上就曾提及:“加強與臺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民意基礎。”(媒體概括為“一代一線”)而這就是今年6月福建第九屆海峽論壇邀請臺灣青年數千人參會的政策背景。此外,大陸對於與臺灣各縣市的交流也從未隔斷。從去年數次藍營八縣市長訪問大陸進行農特產品展銷暨旅遊推介,到這幾年“雙城論壇”一直成功舉辦,甚至剛剛這幾日中國大陸對於臺北“世大運”也給予一定的配合和幫助,可見大陸對台民間交流一直在有條理、有步驟地展開。這一點或許會讓綠營人士酸溜溜,但若是民進黨不思調整(譬如廢掉“台獨”黨綱),未來幾年兩岸關係就這樣了。

另一種可能就是大陸可能保持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對民進黨政府施壓。因為民共之間彼此沒有互信,所以,大陸也不會再寄希望於民進黨的“自我調整”。隨著中國大陸實力的不斷增強,現在已經手握多張牌,經濟牌、軍事牌、國際牌、兩岸交流牌,為何不綜合統籌、有層次地出牌,來達到自己想要局面的出現呢?從中國傳統的鬥爭謀略而言,蓄勢待發最終也是要發的。當前的中國大陸領導人頗有雄心壯志,從“中國夢”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切不可能少了國家領土的統一和完整。所以,兩岸關係一直是“縈繞心頭”的。再加上國際敵對勢力或許希望台海、南海、東海甚至其他熱點來攪亂中國大陸的外交佈局,所以,在當前較為有利的局面下,積極出牌方可能創造更好的兩岸統一契機。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十九大”是高瞻遠矚的、也是思慮精純的,既要為未來定方向、定政策,也要有更好的策略配套和資源整合。
所以,簡而言之,“十九大”對於中國將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中國將團結奮進,邁向新的奮鬥目標。當中共經過了激烈的內部辯論、重新統一思想和路線、安排好下一個五年的人事安排並團結在新的領導核心周圍、開始新的征程的時候,對台工作必將更加自信、更加嫺熟和更加“操之在我”。而可悲的是,島內大多數民進黨人“裝睡當然叫不醒”,既不願意反思自身兩岸政策的僵化又不願正視大陸的快速崛起,仍然抱著上個世紀末的“台獨黨綱”駛在“去中國化”的危險道路上,或許,拋開民進黨以欺騙的方式帶給民眾毫無希望的未來這件事,就讓民進黨一直“坐井觀天”吧!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郭振家/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副教授(大陸)
郭振家,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博士後,主要研究是臺灣問題與中美關係、大國崛起戰略比較、政治學理論與實踐。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