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期數
瀏覽人數
8,474,777
設為首頁
帳號
密碼
登入
2017
年
11&12
月號論壇主題
綜觀中共十九大
期數選單
輕忽現淺薄 鬥爭絕生機
造艦案挫敗後兩岸政軍效應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台灣)
回上一頁
惡質操作狀況失控
今年秋末,以國艦國造為名標竿工程,所推動引進獵雷艦建造技術之造艦案,遭遇重大經營困境;誠然此中主因在於承商本身經營不善財務管控失當,同時在諸多法規上顯有重大爭議,但是蔡政府國安團隊,初期所展現態度為漠視,不但不願介入提出合理善後方案,並將全案推卸成為前朝所留爛攤子,希望以切割手法推卸責任。
其實本案從得標之初就爭議不斷,造艦管理單位亦多次向政府金管部門示警,立院更是以具體行動凍結預算表示疑慮,但蔡政府處理全案基本立場,都是政黨政治算計為先,未從大局著眼,不以國家整體利益為重,更遑論其能考慮到本案對於兩岸關係未來穩定發展,所可能產生之重大戰略性影響!
本案真正開始失控,是蔡政府藉由金管會與總統府不斷發表曖昧資訊,刻意將本案牽扯至前任總統馬英九,並暗示本案係由其授意指導。但是由於慶富集團本身政商關係主要係受綠營支持,因此社會大眾完全未能採信如此政治操作,所有刻意抹黑作為根本失效,但卻激發在野陣營對此反撲戰鬥意志,政壇因本案再度陷入惡鬥死胡同內。
隨後國民黨立委不斷端出各項異常付款流程,以及高雄地方政府重要主管介入非法操作鐵證,此時回火燒至總統府後,蔡英文總統本人先是迴避不語,但國防部就立即展開各項損害管制行動,希望能夠採取果斷處理方式,達成上級政治停損聲譽止血之指導意圖。
但是在海軍司令出面召開媒體說明會,將所有異常付款責任全部承擔後,並且再發佈多項懲處名單後,完全未獲得社會採信,整個應變處置完全未達到原始目的。特別是社會置疑聲浪不斷,綠營媒體打手除繼續牽扯馬政府團隊外,亦是避重就輕,不敢就該懲處案是否合理,與社會評議聲浪正面交鋒。
儘管表面上,不論社會是否接受,行政懲處是暫告結案;但是本案仍然要經過監院調查,以及司法偵辦整體過程。儘管諸多受到質疑對象,目前仍然行動自由未被收押,但諸多證據亦已遭查扣,將來是否會大事化小,這是在考驗綠營裁撤特偵組後,司法公信力重大考驗;但國艦國造政策恐怕將因此陪葬。
就目前看來,本案未來發展絕不樂觀,就綠營執政來說,不但是偷雞不著蝕把米,未能將此案依其原先所作盤算,化為政治攻訐之操作資本,就整體國家利益與執政績效來說,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更重要是曝露出整體見識淺薄,臺灣民眾將政權交付此等政治人物手中,未來前途若是因此幻滅,咎由自取其實亦怨不得人。
大陸反應異常淡定
本案真正弔詭之處在於中國大陸官方對此反應異常淡定;其實美國對臺軍售是在當初與大陸建交談判時,在斷交、廢約與撤軍三條件外,無意留下繼續操作臺海情勢工具。臺北面對北京,不論本身所抱持基本立場為何,並無人膽敢挑戰此議題,此因面對兩岸關係不確定性,主張自我解除武裝,絕對是政治不正確,必然無法見容於臺灣社會。
但就本項議題來說,美國早就在817公報中,留下未來出賣臺灣伏筆。儘管臺北諸多認為當出雷根總統曾派員向臺北提出過六項保證,但是由於六項保證本身缺乏美國內部簽呈奉准過程歷史文件作為佐證,因此不過是當年雷根在臺北背後捅上一刀後,刻意安撫臺北反彈之止痛膠布,並無法當成認真作數保證。同時由於時空變化,其中多項保證亦早已跳票,根本是空話一場。
但是獵雷艦建造案公開後,北京官方唯一表態,是在2014年10月31日,由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面對媒體提出詢問時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外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或開展任何形式的軍事技術交流與合作,這一立場是明確和一貫的。我們要求有關國家尊重中方核心利益,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以任何形式向臺灣出售武器或協助臺灣發展軍事裝備,以實際行動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中國和平統一。」
就歷年來大陸各項封殺臺北對外軍購,不論其係以政府軍購或是民間商售管道進行,其力道都遠高於此。諸多歐洲國家都領教過北京降低關係招式,因此本案北京異常低調,實在是有些反常。究竟是由軍火承商在大陸使出混身解數打通關節,抑或是提出相對保證條件安撫北京,其實都讓人產生諸多想像空間。
特別是在十九大後,北京主管對臺執行政策與研究智庫重要人物,其三巨頭分別為熟悉國際關係與軍控事務之戴秉國、劉結一與楊明杰,若是對此案刻意保持低調,比較以往行為模式,更是耐人尋味。但是或許目前大陸對臺主政者,深知其中關鍵所在,所以才能夠調整以往作法,刻意迴避本案,免得另生枝節,讓雙方關係更加惡化。
其實兩岸問題和平解決,靠得是化解雙方敵意,而不是藉由封殺臺北對外軍購管道,迫使其因繳械而被迫稱臣。兩岸諸多正面往來勢頭,多次受到美國批准對臺軍售而受挫。北京針對臺北對外軍購議題窮追不捨,不但是在不會有結果議題上打轉,更是讓臺灣方面有意改善雙方氛圍者陷入困境,無法對內有所交待。
臺北方面有識之士,早就認清維持合理防禦能力是合理選項,但是過度投注軍事採購,形成軍備競賽,根本上就不是突破戰略困境解決方案。不過北京在本案刻意保持低調,不論真正原因為何,至少會讓綠營事事不利就歸咎於大陸打壓之抵賴策略,無法找到卸責推諉空間,讓北京成為代罪羔羊。
不擇手段斷絕生路
再回過頭來展望本案再臺灣內部所將產生之政治效應;首先就是要談到蔡政府如此作為,必然是會毀壞軍文互信關係。政府政策能夠順利運作,政務官與事務官間之互信關係,將是保證其能夠合法運作先決條件。政務官員迴避政治責任,將政策失當硬是曲解成執行失誤,要下級事務官員吞下懲處,未來必然是自縛手腳無法施為。
特別是本案受到懲處者,都是軍事專業官員,整個懲處理由不但不能明確指出其所犯過失,受懲額度亦無法真正顛覆其未來事業發展,但是對於具有榮譽心及責任感之士來說,此等屈辱必然會在日後產生負面效應。上有政策又不願負責,就會讓下面以拖延推諉之對策應付;綠營不會是永遠執政,若是要在任期中有所作為,必須嚴肅補救目前所毀壞是軍文互信關係。
其次是臺灣各個產業投入國防重大工程之意願,會不會受到本案影響,這亦是綠營本身必須要考量問題。特別是政治人物在本案中無情切割,再對照承建商慶富造船多年來豐厚政商關係,居然還會遭致如此對待,無法獲得任何疏困通融空間。試問在臺灣內部各個企業,有任何主管還會認為與政務官建立往來關係,能夠有助於其投入國防產業,支持國防自主之軍備生產作業。
再者就是銀行界在本案中損失慘重,海軍多次向主管機關示警,並且以正式公文往來要求釋疑,最後被金融主管機關將責任完全推卸,不論銀行聯貸授信與金融監管單位,都將產生寒蟬效應。所有經營企業者都能夠理解,產業融資信任基礎喪失時,在相當程度上,就已經宣判該項產業死刑。所以綠營此次各項決策,對於國防產業所造成傷害,未來都會在歷史上受到檢討。
至於增加外籍先進軍事國防產業承包商,對於臺灣對外軍事採購作業風險指數,其實不用多言各方都心知肚明,特別是運用媒體操作,進行政治殺伐,更是讓具備先進軍事科技之國外廠商,不願輕易去申請輸出許可,這才是最令人憂心所在。軍備輸出許可涉及多項軍控要素,最終使用國政治穩定性為重要評估重點,目前綠營政府所展現出之治理能力與應對立場,恐將產生難以挽回之負面效應。
最後就是要談到增加營運成本;本案所曝露出之複雜政商關係與政治考量,將成為軍備企業與臺灣合作之成本精算項目。儘管富貴險中求是千古不移道理,但是所有因此增加成本,必然到最後還是要轉嫁到採購價格上,由全民共同買單。其實就長遠來說,對於整體軍備政策,勢必會產生重大衝擊與深遠影響。
務實面對正本清源
兩岸之間所存在問題,不能夠運用軍事加以解決,整建軍備是希望避免戰爭,國防政策必須整體安全政策配套支持。不去務實面對處理兩岸所存在矛盾,只會玩弄語辭或是辯論史實,永遠就不能解套。正本清源之道,是面對未來找出路,而非試圖在歷史找證據,這才是解決臺北必須不斷無奈整建軍備之解答方案。
回自由論壇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台灣)
輔仁大學日本研究中心 研究員
經歷:海軍中權軍艦艦長
學歷: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68年班
海軍軍官學校72年班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参謀學院45期績優畢業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指揮學院1998年班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電機工程碩士
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
經歷:海軍中權軍艦艦長
學歷: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68年班
海軍軍官學校72年班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参謀學院45期績優畢業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指揮學院1998年班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電機工程碩士
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
轉寄好友
Forward
送出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
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