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1,346
2011
02
月號論壇主題
世代轉換與兩岸關係 ─ 產經社會文化篇
兩岸三地運動發展比較
黃承富/知名運動專欄作家 (台灣)
兩岸三地的運動發展,因制度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臺灣、中國大陸、香港都有中國的味道,同樣以華人為主流,但制度的不同,各自發展出的運動模式也各有各自的性格。總的來說,臺灣的運動在尋找民族情緒的寄託,很明顯是要借助運動上的勝利來爭光。中國大陸的運動表面上叫舉國體育制,實際上是愛國運動。香港的運動概念比較接近歐亞綜合版,談不上民族情緒,也談不上愛國,就是俱樂部活動,贏、輸都無關風與月,來的自然一點。
臺灣在國際社會的60年孤兒角色,讓生長在臺灣的人一直很鬱卒,運動賽場上,國旗沒國旗,國歌沒國歌,叫中華民國不行,叫臺灣不行,只好叫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中華臺北》,用一個沒人看懂是啥意思的旗子,就在這樣的尷尬環境下,臺灣發展活躍的運動都是能在國際社會奪牌的項目,像是跆拳道、棒球,也不管這些運動的未來發展性或是產業價值,像是棒球,臺灣是傾全力推,但臺灣怎麼瘋棒球,還是不能在亞洲當老大,更別說在世界的舞臺。另外,海峽兩岸三地之間,臺灣的棒球也沒有太多共鳴,中國大陸的棒球是聊備一格,香港早期還有少年棒球,現在不知棒球是圓的還是扁的。臺灣的運動強項在兩岸三地顯得有些失落。
中國大陸的運動制度受到政治、經濟的雙重夾殺,直到1980年才在國際社會上解凍。由於政治的主導性太強,中國大陸的運動發展可以說是為國而生,為黨而生,有一個現象就能看出來,像是贏了冠軍,必需先感謝國家、感謝黨,接著才是感謝家人……,由於黨的主導力道太強,中國大陸的運功發展有強烈的策略性,按大陸的說法是,政策指到哪?就往哪兒發展。
2008年北京奧運,2010年廣州亞運,中國大陸穩居金牌數之首,中國官方很得意完成指標,在中國,數字淩駕於運動的實質。像是北京奧運之後,有人檢討中國究竟是奪牌大國?還是實質上的運動大國?像是中國在游泳、乒乓球、跆拳道... ...等等,實際在中國並沒有多少人在玩,而能在奧運或亞運奪牌,靠的是日夜訓練的職業運動員,只要能得金牌,就註定一輩子的安家費有了著落,很多人因此拼了,也因此造就無數的國家英雄。
 

1997年後的香港,在運動會場上已換了《中國香港》的名稱,換了名字,香港還是香港,除了前中國退役下來的乒乓球國家級或省級選手,偶爾能在比賽中加入競爭行列外,零星的優勢專案只剩自行車或帆船等冷門,至於香港人傳統的大熱門運功如足球,宛如花瓶,當英國結束香港殖民地後,洋人球員逐漸褪去,香港的足球轉成本土球員苦撐,不到十五年時間,香港足球已成昨日黃花。
臺灣、中國大陸、香港的運動發展終究與政治的軌跡走的很貼近,三方各有自己依循的模式,但,三合一的結果肯定大於一,這是個宏觀的方向。
兩岸三地的運動交流成了未來走向三合一大於一的結果。像是棒球,臺灣近一個世紀的發展,不論是技術的純熟、文化的深厚底蘊與運動人口的規模都遠非中國大陸、香港能輕易拷貝,然而,中國大陸有腹地、有市場,沒有臺灣棒球的奶水孕育,光靠洋人短時間的指導還是無法上另一個臺階。2011年二月底,臺灣職業棒球移到廣州開打,這就是兩岸三地的運動破冰的模式之一,這一條路想必是艱難的,若沒有民間企業支援,政府在初期正面支助的機會不大。
過去的十年裏,確實有不少兩岸三地的運動經紀公司或個人在兩岸穿梭,但很難有實質上的功效,我認為失敗的原因都是主事者過於一廂情願,特別是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意識形態還有誤區存在,談是可以談,一碰到敏感的泛政治問題,再好的計畫也得一邊涼快。而現在,交流的腳步加速,兩岸人民有了實質互訪,兩岸民間企業開始有實質合作,像是銀行、房地產、採購業等等,讓民間企業此時借著運動交流達到業務開展的最好時a機。
歷史,永遠存在一個拐點,而拐點就是契機。老話一句:今天不做,明天將後悔。兩岸三地的運動交流正此時。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黃承富/知名運動專欄作家 (台灣)
知名運動專欄作家
臺灣讀輔仁大學 日本東海大學。
現任:西尼爾運動管理公司技術顧問。
曾任:ESPN、TVIS評論員,運動專欄散見各國報章、雜誌。
過去25年,離開臺灣後,先後旅居日本、美國、古巴。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北京城。
文字作品:《兵臨北京城》、《筆感•球感》、《果嶺上的社交術,第19洞》、《東方超特級•郭泰源》、《奧運100年》、《洛基•林明佳》等20餘本。
影像作品:《日本人的聯想》、《背的聯想》
e-mail:hwang-2008@hotmail.com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