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2,091
2010
08
月號論壇主題
兩岸三黨的發展與互動趨勢
後ECFA時代的兩岸三黨演義與中國結
吳芳銘 / 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 (台灣)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簽訂,標誌著國共藉由政治力量推動兩岸經濟整合的「後ECFA時代」來臨,同時也突顯:國共兩黨合作加上政經利益交錯結合的重力加速度作用力,將主導未來幾年兩岸關係的發展。在紅(共產黨)藍(國民黨)攜手合作的政經新局下,改變了以往紅綠(民進黨)對抗大於紅藍合縱連橫的格局,是以失落中央政權的民進黨在此波政經整合潮中的處境宛如狗吠火車、蚊子叮牛角。縱使如此,仍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台海情勢在這股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兩岸政經的整合進程或有大躍進般的蛙跳式成長,但對於綠營支持者來說,也埋下更多更深的過度傾中和主權讓渡的疑慮。面對後ECFA時代的台海局勢演變,兩岸三黨各有立場,在合縱連橫和聲嘶力竭的對抗和競合中,交織成一個具有多重糾結且難解的「中國結」。
  眾所周知,ECFA並不是純粹的經濟議題,而是具有高度政治力介入或是政治主導才能成案的政治協議。事實上,ECFA的簽訂過程,同時也是一種政府干預市場的行徑。諸如,早期收穫清單是兩造政府間談判的結果,是政府決定市場是否開放或是政府該否保護該產業的決策行為。因此,表面裹著經濟外衣的ECFA,其實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政治力和政府干預赤裸裸地決定了市場經濟的運行。
  國共以政治力力促ECFA的簽訂,是兩岸政經發展史上未曾出現的重大事件和鉅變。也正因為如此,民進黨對於這個國共聯手打造的「一中市場」反應激烈,並視為是國民黨把過去侷限於台灣的「黨國資本主義」擴大為「兩岸黨國資本主義」,把台灣內部的「意識型態(政治)統獨」深化為「經濟(利益)統獨」。
  不管海基、海協兩會協商、國共平台或是國共論壇,甚至是政府間的談判,此類自絕於國會和民意監督的不透明決策,參與者是特定的黨政權貴,加上ECFA受惠的產業和廠商等資本家,形成了兩岸黨政資本家獲取了各自的政經利益,並型塑了具有互惠和共同利益性質的「兩岸黨國資本主義」,透過「兩岸黨國資本主義」體制,兩岸的政經人士水乳交融為利益共同體,而受害的是名列早損清單中的產業、經濟弱勢族群、未受惠的社會大眾和被出賣的台灣主權與安全。
  其次,馬政府一連串的傾中政策,尤其是ECFA,更把台灣內部的「意識型態(政治)統獨」結合兩岸經濟利益,深化為「經濟(利益)統獨」。原本台灣內部的統獨分歧是意識形態導向的,但在注入ECFA的新元素後,經濟利益和統獨意識形態混雜而生,讓傳統深具政治性格統獨的DNA突變,增添了經濟的利益,也讓統獨有了經濟性格。在趨利的作用下,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用以交換和分享,讓統一的意識形態更具有堅固的經濟基礎。配合中國崛起後的「一中市場」,更可吸引中間游離人士或經濟選民的支持,統一論的勢力可能仰而彌堅。換言之,藍紅的合作無疑是兩岸政經利益共同體的創造,以政治和經濟兩條利益繩索編織成互惠和互換的「中國結」,向「一中市場」和「一中框架」邁進,把彼此套牢在「一個中國」的明確政治目標下。
  國共的一中進程越積極,政經利益編織而成「中國結」就越趨複雜,也會把彼此越綁越深,而呈現的反作用力─民進黨心中的「中國結」就越糾結、難以紓解。從國共運作ECFA的簽訂過程,不難看出民進黨的無力以及民進黨的困境。但這反而更加深綠營人士對國共主導推動「一個中國」,以主權讓渡市場、置國家安全不顧的憂慮。甚至有論者指稱,中共花錢買台灣可能比武力取下台灣還平順、快速,此論點反映了台灣已然在喪失主體性的進程中,不可不正視。
  我們不妨回顧馬英九擔任總統後的作為,將會有較清楚的圖像。馬總統上任後將兩岸發展的位階地位大幅提升,與疇昔不同的是,如何與中國發展緊密的政經關係,超越了台灣整體外交與國際經貿政策,成為馬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在面對中國的戰略上,採取淡化台灣主權或選擇性地遊走於中華民國主權、過度傾中而缺乏對中國的避險策略。在政治面上的政策和具體作為上,承認「九二共識」、推動外交休兵、兩岸互不否認,以及定位兩岸關係是中華民國「一中憲法」下的「區與區關係」。在經濟領域上,則是積極推動ECFA。馬政府把重心放在兩岸關係,並以直線的方式快速前進,決策過程中缺乏透明和對其他政黨和社會溝通的機制,引來了「讓渡主權」的批評,並把台灣的國家安全暴露於過度集中的風險之中。民進黨於是批評馬英九上任後至今的兩年是「迷失的兩年」,並拿出民意對馬英九低迷的支持度和信任度作為例證,前者始終維持在30%,後者也未達40%,突顯馬英九「傾中無能」的寫照。
  不過,民心的向背和不信任,也無法讓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轉彎。綠營反對的ECFA,還是在兩岸黨國密商、不受民意機關監督、未向社會大眾具體說明的封閉式決策中行進,把台灣帶向「一中市場」的框架。可見台灣內部藍綠的矛盾,遠大於兩岸藍紅的分歧。
  紅藍綠兩岸三黨,在兩岸政策的軌道上,是不交錯的兩條平行線,國共的共識和民進黨的中國政策是「田沒溝,水沒流」,兩岸三黨在兩岸政策的聯盟或競合,還有待2012年這回合的總統大選上過招,靠的是台灣主流民意的法碼,押注在哪邊,將會是主導兩岸政策未來走向的關鍵。照目前情勢看來,2012年也難逃是統獨論劍/見的一場大鬥法,其中經濟利益和財富分配等議題,將擔綱論戰的主角。一場兩岸三黨演義的戲碼才剛要上映,且在2012年見分曉。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吳芳銘 / 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 (台灣)
吳芳銘
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EMBA)、中正大學政治學碩士
專欄作家
曾任國會辦公室主任、民進黨主席室副主任、青年部副主任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