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1,889
2011
02
月號論壇主題
世代轉換與兩岸關係 ─ 產經社會文化篇
兩岸產業合作新視野
李禮仲/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 (台灣)
十二五計劃不只揭示了中國朝技術及新興產業轉型的決心,更透露出兩岸經濟與產業合作的重要契機,而台灣的知識優勢將成為開啟兩岸共同利益的黃金鑰匙,在中國躍升為全球經濟的重要支柱後,期盼兩岸產業合作能在世界經濟上扮演主導角色。
中國經濟面臨轉型
隨著中國十二五計劃出爐,已經正式向外宣布中國轉型的時代來臨,過去中國世界工廠的美名要重新更替,未來的發展將會朝著科技、服務及消費三大主軸展開,全新的世界市場中國將會開始粉墨登場。
在科技部分,中國先前優勢在於價廉的勞動成本,過去皆是以勞力密集的製造模式進行生產,這讓全球各大企業都在中國設廠,但隨著工資上漲,傳統的模式將會逐漸改變,未來自動化與機械化的生產面貌將會出現。
在服務與消費上,中國產業過去強調的是製造與生產,但隨著所得的提升,將會帶出兩大趨勢,其一,所得增加將會讓消費開始崛起,拉動經濟成長的火車頭將會由投資與出口往消費前進,未來消費對經濟的重要性將大大提升;其次所得增加也會讓城市化現象更加明顯,城市化將會帶出服務業的興盛。
未來中國的發展將會從科技、服務及消費層面深化,以科技來幫助服務,可以改善服務的速度與品質;以消費來帶動服務,可以讓服務業發展的更為迅速;以服務來帶動科技,可以使得科技更貼近人心,三大主軸彼此環環相扣,不只會大幅改寫中國經濟面貌,更會帶出科技及服務業的成長關鍵。
中國快速的經濟成長推動了轉型及合作的契機,而台灣不只擁有類似的轉型經驗,在科技及學術上更是具有領先優勢,這將會成為未來兩岸合作的重要交集,優勢加上時機透露了兩岸合作的黃金時期將要展開。
台灣在趨勢中的角色
中國經濟轉型帶出了兩岸截然不同的合作局面,過去兩岸產業合作著重在製造部分,未來將會以知識為核心價值,朝教育、技術與服務三大面向發展,未來台灣不再只是單純的投資角色。
首先在教育上,台灣的大學教育成熟,不僅在教學上擁有多項評鑑機制,以確保教學品質,開放的環境亦讓國內與國際間學術單位頻繁交流,再加上產學之間的互動密切,此些都是中國大學教育相對缺乏的部分,若雙邊能夠開放將能替中國高等教育領域注入新的活水。
其次技術部份,台灣是高科技產業的重鎮,研發動能是台灣持續在各科技領域成功的主要因素,過去累積的經驗與技術,將能夠幫助未來中國順利進行產業升級,而台灣亦能利用提供技術來主導各項產業的發展,讓兩岸的產業整合更進一步深化。
最後在服務部分,台灣在1970年代即面臨過工業朝服務業轉型的階段,服務業發展相對成熟,目前的台灣廠商已經有能力去面對小眾化的市場型態,精緻細膩的文化特色也開始受國際社會肯定,若雙邊合作,不只台灣廠商能滿足中國服務業成長腳步,亦可提升中國服務業的水準。
未來台灣面對大陸不只會朝服務業發展,更會從過去單純的投資角色轉變為技術與知識的提供者,此也透露出在中國消費力量帶出產品規格化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優勢的台灣極有機會主導中國的產業發展走向。
兩岸共同開創全新的視野
中國的十二五計劃不只透露出產業的發展方向,更直指現在已經邁入知識經濟的時代,傳統的勞力密集生產將會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技術密集的高附加價值產業,這也意指未來成功的關鍵並非是成本而是知識,而台灣在教育及技術上的優勢即可引導中國的產業走向。
ECFA代表著兩岸正式宣告經濟合作的時代來臨,但也點出兩岸所面臨之挑戰。未來在開放的過程中,台灣具有優勢的經驗、技術及研發將是中國所需,而中國的市場及成長則是台灣所需,未來雙方若能夠針對彼此的共同利益,秉持著合則兩利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共同開創兩岸合作的黃金時期,將如連戰在2005年於北京大學演講時所言「兩岸合作來賺世界的錢」,盡而使兩岸在世界經濟上扮演主導角色。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李禮仲/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 (台灣)
學者、教授。
現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副教授、紐約大學世界貿易組織智慧財產權工作小組、英國財經犯罪防制法律月刊(Financial Crime Journal)國際編輯委員。
東吳大學法學士、美國波士頓大學金融與銀行法法學碩士、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學院法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法學博士。
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中國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兼任副教授、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系主任。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