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6,927
2011
03
月號論壇主題
檢視民進黨的兩岸政策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
邵宗海/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台灣)
把蔡英文與民進黨黨主席劃上等號,再把蔡英文與下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作成聯想,那麼她2011年2月23日在智庫成立時對「兩岸論述」的一番談話,應該就是反映現階段的民進黨「兩岸政策」。
作者在本文中將不再用傳統「中國政策」名稱來形容,而改用「兩岸政策」之名,正因為蔡英文說了這段話:「民進黨主張台灣發展和中國關係,應該從台灣認同出發,以台灣的價值為核心,兩岸必須維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關係」。但是,蔡的談話只要求與對岸有相對的關係,她又不願跟隨國民黨一樣,對待對方以「地區」方式稱為「大陸政策」,就得建議最好使用較為中性的「兩岸政策」一詞,而不能像過去一樣採名「中國政策」,因為那只有單邊的思考。
蔡英文雖然有些部份陳述有她道理,譬如她說:「台灣和中國彼此不同,在歷史記憶、信仰價值、政治制度和社會認同都不一樣;但台灣與中國,有共同的責任和利益,就是追求和平穩定的關係、掌握發展的契機,這就是兩岸『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意義」,但是蔡英文沒有說出怎麼去追求這個「和」。假使說「和」是個近程目標,在進入雙方追求目標過程中所需的「前提」或「共識」,民進黨則沒有說清楚。假使照民進黨傳統思維,兩岸談判不能設有「前提」,那麽依蔡英文所說「台灣與中國,有共同的責任和利益,就是追求和平穩定的關係」這樣的「共識」,恐怕聽到北京耳裡,將不會那麼強烈的共鳴。
但是蔡英文還是有她務實的一面,整篇談話中並沒有提到要遵照「台灣前途決議文」,最多則是指出「兩岸議題必須有國際戰略的思考,同時也是內政議題的延伸」。
回想蔡英文在去年11月30曾正式宣佈:將捐出新北市長選舉補的款中的二千萬,為民進黨創立第一個智庫,強化在野陣營兩岸政策論述,以提升和中國直接交往的能量。現在這個承諾已經實現,蔡英文覺得可從三個方向着手,來進行與對岸接觸的措施:1、只要中國不設前提,民進黨絕對很歡迎對方來進行對話,強化彼此認識,克服因誤判或不瞭解而衍生出「信任不足」的政治問題;2、民進黨在未來幾個月裡,將持續鎖定兩岸議題進行討論,整合成「十年政綱」對外政策的結論;3、新成立的智庫,功能設定在強化中國政策的轉型,無論是論述、回應、還是直接與中國交往的能量,都是智庫著力的重點。
智庫的功能看起來都很不錯,但值得提醒的是,外界如希望民進黨的「兩岸論述」會有結構性的改變,那將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是能看到蔡英文開始有「務實」一面的思考,還是會覺得對民進黨可以有點期待。如果再向前追憶蔡英文說過的一句語:如果2012年民進黨羸得大選,將會考慮延續前朝(指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大陸政策,暫且不論她談話的動機或採行時機的爭議,至少她已有意去認同現階段台北當局的部份大陸政策。
其實,面對中國大陸開始務實,不是只有蔡英文,最近在民進黨內部有幾個指標事件的發展,像是謝長廷提出「憲法各表」的主張,似乎隱隱約約可以來窺伺出它的大陸政策(或中國政策) 開始趨向務實。這裡所謂的「務實」,可從二個層面來說明:一個是他們推翻了在陳水扁時代絕不與對岸打交道的傳統思維;另一則是他們開始認真思考如何面臨與中國交往的挑戰。
如果以「指標人物」為計算範本,起碼有三個例子可以証明作者的推測:
第一是剛高票當選高雄市長的陳菊,在陳雲林來訪之際,已默認不排除會與他晤面的可能性。另外在去年12月1日的聯合報專訪中,她明白的說:高雄是一個對全世界開放的城市,願意和全世界各國與城市做產業經貿與觀光等交流。當然,依陳菊的強調,這也包括中國。她說,願在「自由開放」的前提下和對岸交流。肯跨出一步與大陸接觸,就是民進黨進步的象徵。
第二是陳水扁故鄉台南縣已經卸職的蘇煥智縣長,在五都選後的第三天前往北京訪問,蘇縣長抵達之後,有二個論點非常值得外界深思:一是在全球化格局與中國快速崛起的現實情勢下,民進黨必須要更務實地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另一則是他的建議:民進黨應儘速建構决策平台,負責整合國內外對未來發展兩岸關係的觀點,並據以提出具體政策爭取更多民意認同。蘇縣長特別強調,外界議論的政治焦點,勢必集中在民進黨競逐下一屆總統大選的中國政策立場是什麼?
第三是尚有二位與民進黨密不可分的人物,一是退出過民進黨現又回來當顧問的前主席許信良,他曾說過:民進黨若想重新取回政權,中國政策的轉型是不容迴避的議題;另一則是已退出民進黨的高雄縣長楊秋興,曾經痛陳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中操弄意識型態,沒有全面顧及民衆的權益。這二位的思維轉向務實,給作者的啟示是:他們不管在民進黨內部或外面,在內心上對支持台灣主體意識的立場從沒有改變,但是覺得民進黨過去推行的「中國政策」應該要轉型,並務實去面對正在快速發展中的兩岸關係,卻是有志一同。特別是楊秋興,雖被批判在講選舉語言,不過作者寧信他在反省之後對自已要走的方向有所執着。
如果上述許楊二位例子是可說明「民進黨大陸政策不是一塊不可憾動的鐵板」,那麼配合前面民進黨的主流意見,發現它真的開始趨向務實,我們覺得兩岸當局都要正面視待這項發展。正如蘇煥智所說,民進黨並不反對兩岸開展交流合作,或兩岸務實推動經貿合作交流關係,因在台灣社會有其現實需求,在2012年大選民進黨的中國政策也將被檢騐。
總而言之,民進黨務實面對中國大陸的趨向,對台灣內部來說,無異是縮短朝野之間岐見,減少統獨爭議衝突的契機;對兩岸來說,也是避免直接對立,全面邁向和平發展的時機。我們建議馬英九政府,聆聽在野黨派的建設性意見,發展出大陸政策的良性也是理性辯論;當然也要勸告北京當局,用正面態度去視待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轉型,或許還有些地方不盡然符合中共目前對台政策的底線,譬如一個中國原則的難以登上前提,但除了思考「求同存異」之外,也要想到有些事的交流與接觸,也不完全是需用到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北京不妨用更寬的心胸去面對,試試看「和而求同」一說,是否與馬英九的「追求雙羸」論,就是一體兩面?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邵宗海/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台灣)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學歷: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學士1975
美國West Texas Srare Univ.(西德州州立大學)政治學(國際關係)碩士1978
美國St. Louis Univ.(聖路易大學)歷史學(外交史)博士1987
經歷: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系副教授1978-1979
政治大學中山所客座教授1987-1989
政治大學副教授1989-1993
政治大學教授1993-2005
北京大學國際際關係學院客座教授 September,2000
傅布萊特Fulbright獎學金得主 2001
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August-October 2001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客座高高級研究員 December 2001-May 2002, June-August 2004
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任教授兼所長 August 2002-July 2004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Feb. 2005 –
澳門理工學院客座教授兼院長顧問 Aug. 2007 – Aug. 2008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 Aug. 2008 –May 2009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August 2009-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