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期數
瀏覽人數
8,690,291
設為首頁
帳號
密碼
登入
2011
年
03
月號論壇主題
檢視民進黨的兩岸政策
期數選單
茉莉花革命對中國大陸帶來的衝擊與省思
陳一新/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台灣)
回上一頁
「
茉莉花革命
」
(Jasmine Revolution)
在突尼西亞去年十二月中旬爆發後,該國
總統班阿里一個月後倉皇出走
,
流亡海外
。「
茉莉花革命
」持續發燒,蔓延至北非鄰近國家埃及、阿爾及尼亞、摩洛哥、利比亞與中東地區的約旦與巴林
。二月中旬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不敵「
茉莉花革命
」的威力,於十八天後應聲倒地,出走他鄉。由於
茉莉花是
突尼西亞的國花,因此非洲媒體將北非與中東各地風起雲湧的革
命統稱為
「
茉莉花革命
」。
儘管利比亞強人
格達費的日子似乎指日可數
,北京也對網友接二連三要求「
茉莉花革命
」
在
中國大陸遍地開花的號召嚴陣以待;但是,
格達費仍揚言不惜血洗首都也要保衛政權
,北京更是公開放話表示其政權不動如山。
茉莉花革命作為二十一世紀初的一個現象
,是無遠弗屆地席捲全球,還是有其侷限?
第一
,北非與中東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
政府治理的能力低於人民的期待
。當然,民主國家當然也有
治理能力與人民期待出現落差的問題
,但選民會以選票來解決問題。在愈是不民主或愈是專制的國家,加上
政府政績又乏善可陳
,
人民的期待若是升高
,則
茉莉花革命就愈有可能爆發
。
第二
,
如果國家資產掌握在少數人手上
,或是貧富差距過大,這時人民的反彈就會
升高
。例如,突尼西亞
總統班阿里家族與一名黑道老大聯手掌控突尼西亞經濟,第一夫人則透過興建貴族學校獲取暴利。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擁有上百億美元的財產,是全世界的首富。當這些國家的許多大學生一畢業即告失業,又怎能坐視差距過大的貧富差距?
第三
,任何國家的領導人只要上台之後戀棧不下,一坐就二、三十年,自然容易招怨。突尼西亞
總統班阿里在位高達二十三年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執政長達三十年;利比亞強人格達費更是離譜,霸住位子四十一年不肯放手。當「
茉莉花革命
」的巨浪淘盡這一批獨裁領導人之後,就有可能輪到中東地區的一些王國。
第四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塞德表示,當權者回應示威的最好辦法就是趁勢進行改革。問題是,改革又談何容易?看一看當前北非與中東國家的改革,就可以瞭解許多所謂的改革只是兒戲罷了。例如,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在下台前,仍希望力挽狂瀾,宣佈要為公務員加薪百分之十五。約旦國王
阿卜杜拉二世
則成立青年創業基金,並
組成新內閣
,
推行政治改革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與利比亞強人格達費的最後一博都是祭出修憲,但是他們的共同問題就是為時已晚。
第五,如果執政者政績不佳、政治也不民主、貧富差距又大,但是只要這些國家的社會控制能力夠強,他們仍可能茍延殘喘一陣子。突尼西亞與埃及的社會控制能力顯然並不高明,才會在人民掀起「
茉莉花革命
」沒多久就應聲倒地。
第六,就是高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像是網際網路、維特、臉書、手機、簡訊都是現代人的最愛。除非一個國家不顧整體發展,切斷所有電腦網際網路與電子通訊網路,否則人民就可以透過這些工具串連,進行
茉莉花革命
。這一點,突尼西亞做不到,埃及做不到,甚至連利比亞也做不到。
第七,「
茉莉花革命
」能在北非與中東掀起千層浪,主要是軍方出了問題或是領導階層出現分裂。在突尼西亞,軍方的支持決定領導者的去留。在埃及,軍方則嚴守中立,不願為獨裁者屠殺人民。在利比亞,軍方一分為二,爆發內戰;儘管格達費眾叛親離,但仍下令外籍傭兵,屠殺百姓。
「
茉莉花革命
」能夠接二連三在北非與中東過關斬將,絕非倖致,而是一連串因素的結合。雖然「
茉莉花革命
」的成功不一定需要所有因素出現,但若激發革命的因素不夠,難度自然也隨之增加。
再看看中國大陸
,顯然在北非與中東促成「
茉莉花革命
」的許多因素在
中國大陸至少在目前仍付諸闕如
。
首先
,雖然中國大陸
人民對政府表現不盡滿意
,但是
政府政績基本上尚差強人意
;因此,
茉莉花革命不太可能
在中國大陸
爆發
。
其次
,中國大陸領導人已經知道貧富差距日益嚴重,才決定不在十二五規畫中尋求高速成長,而尋求讓更多人民分享經濟果實。
第三
,領導人長期戀棧不下常是北非與中東是一大問題。但是,鄧小平定下領導人只能擔任兩屆的規定,使得中國大陸領導人沒有長期戀棧的問題。
第四
,在中國大陸,經濟改革道路雖然崎嶇,但一路走來,至少大方向是正確的。但是,中國大陸還沒有嘗試真正的政治改革。
第五,中國大陸的社會控制能力顯然要比北非與中東強得多。這正是為什麼網友號召「
茉莉花革命
」
在
中國大陸遍地開花卻花不發的主要原因。在「
茉莉花革命
」侵襲北非與中東之後,北京無疑將進一步強化「
防微杜漸
」的社會控制能力,以免「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第六,在北非與中東,人民透過網際網路、維特、臉書、手機、簡訊等現代化的溝通工具發動
茉莉花革命
。但是,中國大陸有四億網民,但卻有一千萬名以上網警伺候他們。因此,「
茉莉花革命
」很難
在
中國大陸開花結果。
最後,「
茉莉花革命
」能在北非與中東掀起千層浪,主要是軍方出了問題或是領導階層出現分裂。然而,在中國大陸,由於長期都是黨指揮槍的局面,因此比較沒有軍人干政的問題。1989年,中國大陸爆發天安門事件之前,儘管高層領導內部出現分裂;但是,由於槍桿子仍然牢牢控制在中共領導階層手中,天安門事件仍然由中共領導階層下令軍方鎮壓。在現階段,中國大陸高層領導當然也有方方面面的意見不同,但高層領導內部卻沒有出現分裂。
茉莉花革命作為二十一世紀初的一個現象
,是否會在現階段的中國大陸出現?答案當然是不太可能。由於上述因素在中國大陸幾乎確定都不成熟;因此,現在北京也許不必擔心
茉莉花革命會在
中國大陸發生。然而,沒有人能預知什麼時候中國大陸
人民會對政府的表現感到不滿
、社會上的貧富差距會進一步擴大成為人民反政府的主要動能、人民不滿現狀到迫使政府推動真正的政治改革、政府的社會控制能力逐漸弱化、高層領導內部出現分裂,或是未來高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北京若是遲遲不願順應民意,讓人民能依據憲法,享有基本人權,並及時挾民意推動真正的政治改革,中南海領導人可能會在未來面臨難以預估的挑戰。
End
回自由論壇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陳一新/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台灣)
學者、教授。
現任: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博士。
曾任:立法委員、國大代表、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
著作:《從軟硬權力對比看中美在東南亞的競逐》,宋鎮照主編;變遷中的東南亞政治:制度菁英與政策的磨合(台北市:五南,2007年)、《入聯公投將把台灣帶到哪裡?》,王緝思主編,中國國際戰略評論,2008年(總第一期)(北京市:北京大學,中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2008年)、《美國對兩岸外交休兵的看法與反應》,林碧炤主編,(台北市:遠景基金會,2008年)、《兩岸外交休兵的美國因素》,國防戰略摘要,第三卷、第三期,2008年。專長領域:國際關係理論、全球化與國際政治經濟、美國對中國與台灣的決策過程。
轉寄好友
Forward
送出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
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