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期數
瀏覽人數
8,689,969
設為首頁
帳號
密碼
登入
2011
年
03
月號論壇主題
檢視民進黨的兩岸政策
期數選單
民進黨兩岸經貿政策之初探
李禮仲/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 (台灣)
回上一頁
兩岸間的經貿關係常受到政治情勢的牽引,從過去的隔絕、再到現在的正常化,其中雖然經歷過多次的轉折,但是始終不變的是海峽間的經濟連結越來越緊密,而在過去的發展歷程中,民進黨多次扮演主導者的角色,甚至在近期蔡主席提出的和而求同論點,也重新為民進黨的兩岸經貿政策定調。
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兩岸經貿關係
從2000年以後的八年民進黨執政,兩岸的經貿政策曾經歷過兩大轉折,分別為執政初期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再到2006年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從上述的政策口號中即可隱約嗅出,民進黨執政時期的經貿政策有從開放往管制方向靠攏的意味於其中。
民進黨執政初期,開放為其政策主軸。在2000年之前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方針為「戒急用忍」,對於高科技與基礎建設等產業一律禁止其登陸,但在全球化與加入WTO的新情勢下,民進黨政府也體認到開放已有其必要性,故將政策改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府不僅簡化了投資大陸審查流程與分類,亦放寬投資限額 ,不過在政治因素的影響下,該政策所收到的成效相對有限。
民進黨執政後期,政策重點由開放轉轉為限制。陳前總統在2006年重新提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政策基調,將兩岸經貿的焦點置於開放可能帶來的風險,政府不僅管制各項科技技術登陸,亦嚴格審查各項投資案,這使得兩岸經貿政策又朝限制的方向進行,此時雖然有開放的架構,但在嚴格審查下各項重點產業無法進行登陸。
民進黨兩岸經貿政策,雖然架構出明確的開放機制,但機制效果上卻受到嚴重限制,進而讓金融與教育等重要產業無法順利登陸,當中主要困境仍在一中問題上。民進黨強調「一個中國是議題,並非前提」,此不僅造成兩岸關係緊張,更嚴重影響到兩岸間的經貿談判,最後才會造成不正常的兩岸經貿關係。
民進黨的兩岸經貿政策意涵
回顧民進黨執政八年的兩岸經貿政策,都不脫兩大問題的範疇,首先是在全球化時代後中國崛起,台灣要如何應對,其次為台灣在面對兩岸經濟問題時,是否有辦法跳脫政治框架。
全球化時代下,各國再也無法忽視中國崛起事實。產業全球化時代的來臨,讓國際分工的情況會更為明顯,這也使得各國在生產活動的依存度大大增加,台灣怎麼能無視世界工廠中國的存在;在消費上,中國經濟面臨轉型,未來中國將會肩赴起更多的消費責任,此意指台灣商品有更高的機會銷往中國。未來不管在消費或生產上,台灣再也不能忽視中國存在。
在兩岸經貿關係上,難以跳脫政治框架。從民進黨執政時期可以明顯看出,大陸官方的態度是必須先有「共識」,才願意談經濟合作,若不和大陸官方談經濟合作,可能會出現空有開放機制之名,但是卻沒有開放之實的局面,未來民進黨必須先對一中問題有明確共識,才能夠有效落實兩岸經貿政策,否則只會落入兩岸關係的僵局。
民進黨經貿政策新頁
民進黨蔡英文主席在近期表示,兩岸必須維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關係。(引述中時電子報的說法)其談話中包含和平與經貿兩大主軸。在和平上,強調維持兩岸關係穩定與和平;在經貿上,應該以國際多邊體系作為兩岸互動架構。
民進黨的政策新路線透露了兩大問題,其一在台海關係上,民進黨希望以和平為出發點,共同掌握發展契機並創造出穩定的兩岸關係,此說明了台灣大部分民眾的心聲,期待兩岸穩定和平發展,但其卻未提及民進黨對於「一中問題」的解決做法,未來若仍維持執政論調,恐怕會再次落入兩岸經貿的困局。
其次台灣是否能透過國際多邊體系,作為兩岸互動架構問題仍多。由於多哈回合談判的觸礁,已經讓外界對於WTO等多邊體組織喪失信心,進而轉到以FTA等單邊方式進行區域整合,未來台灣是否有合適的多邊體系組織進行兩岸互動有待檢驗。
檢視民進黨兩岸經貿政策的脈落,互利發展是其重要價值。只是政策是否能落在於,民進黨要如何在既有框架下,找到彼此皆可接受的立場,但在此之前,民進黨首先要做的,是思考如何凝聚一中問題的國人共識,否則堅持原先執政立場,恐怕經貿困局還是會再次浮現,期待未來兩岸能擁有互利共享的經貿榮景。
(註「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做法有四大要點。(一)二千萬美元以下投資個案簡易審查機制(二) 取消個案投資五千萬美元之上限(三) 放寬資金運用限制(四) 建立無障礙、有誘因的資金回流機制)
End
回主題論壇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李禮仲/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 (台灣)
學者、教授。
現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副教授、紐約大學世界貿易組織智慧財產權工作小組、英國財經犯罪防制法律月刊(Financial Crime Journal)國際編輯委員。
東吳大學法學士、美國波士頓大學金融與銀行法法學碩士、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學院法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法學博士。
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中國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兼任副教授、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系主任。
轉寄好友
Forward
送出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
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