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1,041
2011
06
月號論壇主題
陸客自由行對兩岸的啟示
馬政棄多從少 還能感動大多數?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台灣
馬英九主政滿三年,從經濟社會的進步發展表現看,種種指標都顯示,馬總統的確給臺灣帶動了二十年來少見的有感復甦;但是整個社會卻越來越趨向無感民意,甚至直讓很多評論觀察家認為,小英替入當家的機會,越來越有影。
馬英九的國政方針與領導風格,恐怕是造成這種局面的最主要變數:國政方針使國家競爭力無法直起振作,領導風格使國家氣勢消頹。
在既往廿年的鎖國政策之後,依國內外大勢看,馬英九之踵繼執政,最應該轉而採取的是外向型思維的強國經濟政策,用「越作越大」的方法與策略,讓臺灣成為區域經濟的一塊磁鐵,吸引僑外來資及國內投資,順趁全球海嘯後的升勢,進行大投資大建設的擴張宏舉,自然可以把臺灣再度推進全球經濟舞台;可惜竟在很短期內就否棄了劉兆玄的創新振興經濟,而改採吳敦義內向型思維的庶民經濟(當然是基於選票考量),使國家經濟經營格局轉大作小,而且在「討好措施」越多越瑣細的情形下,祇會更作更小,甚至是把既往堪當國際級的營商環境給劣化作壞了。尤其是庶民經濟思維,使原本最可能接替製造業份額地位的世界級服務業發展之路,給堵死了,因為在世界經濟史上沒有一個自限為廉價社會或低價社會的國家,能夠發展特出高創價高加值服務業的。依循庶民經濟思維的國政,當然必定流失其在世界場域的國家魅力與國家競爭力。
解開去中鎖國死結,使兩岸共攜和解大道,應該是馬英九最能讓臺灣有效利用中國崛起的大塊經濟槓桿,倍速臺灣經濟復甦動能,提前躍進世界經濟前沿的新機遇。但就在完成ECFA協定之後,馬英九竟懍懍於大選將至,並懾懾於國民黨原罪論,忽而頓生強巨的「賣臺傾中恐懼症」,遑急退縮,大門小開,鎖國風的論說與作法又起,直使中國槓桿驟然失能。這樣的欲進反退,當然使臺灣經濟復甦的力度,必為之轉緩。
 
從國家統理與整體政經社會治理的角度來析看馬政三年:「把總統作小了」是造成今天馬英九民意無感、基本盤逐漸離散的最根本原因。三個癥結問題,讓馬英九把總統做小了:祇為少數執政的政府、組織動員管理信心短缺、對的政策既不會辯護也不能堅持。

打從當選之日起,馬英九就一心一意跟隨陳水扁的初任理念:「想當全民總統」,而且極盡力量討好沒有投票給他的450萬選民、討好民進黨的逐項論述與主張,甚至無限上綱為「用共識決策治國」:三年來諸多重大決策或「討好措施」的採行,無一不是「祇在乎反對的2%,而完全罔顧支持的98%」,任何「反對」「嗆聲」必然都會成為馬政的最終決策真理,所有既往的或現成事實的「支持」,都成為無物或不值,根本悖離「多數是王」的「自由社會民主政治」多數決定鐵則,所以才會落得今天輒見父子騎驢的「急轉彎」施政窘境,也讓絕大多數人,包括過去700萬票基本盤,都對馬英九領導的失望與無感。在相同的理念與模式之下,當然也就常有「為潔癖可以否決生存」、「為求零弊而否棄興利」的非主流決斷情事,而讓大眾普遍不知道馬英九要把這個國家帶往哪一個願景?之質疑,也讓臺灣的投資營商環境「完全劣化(perfect disastrousness)」。
在馬政三年當中,時時可見「對的政策不敢大聲辯護也不能堅持」的荒謬異景,「對」竟變成執政黨的原罪,甚至出現對「多數暴力論」表示悔過歉意的另類臺灣奇蹟;正因為馬總統本人的直接電告頒旨施壓扞格,以致朝中根本喪失可以或願意或有能力為「對的政策」辯護的大臣:因為凡是力爭力辯的國之大臣,都會像劉兆玄、尹啟銘、楊志良一樣,被迫去職。
更加典型地把總統作小的是,根本師法陳水扁的行事作為,對組織動員與授權分層管理的執行架構,完全沒有信任與信心,直把總統作成了部會首長,甚至在很多情境事務上,竟把總統作成了科長或者地方的鄉鎮長或區里長,一切自己動手來,相對於美國大小羅斯福乃至雷根、克林頓,無不遜色太多。在這種不夠膽識擔當的領導力、執行力治理之下,國政績效與國家氣勢,當然不可能有什麼卓越或特別傑出之可言了,連帶也讓老百姓對未來黃金十年的落實、體現,興起更多一絲絲的擔憂與無把握。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台灣
學者、教授(生於1949年,台灣花蓮人)
現任: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知名制度經濟學者,專注於公共政策、應用經濟與國際事務。美國聯邦政府韓福瑞獎金中華民國首位得主、美國聯邦智庫經濟評議會亞太經濟預測工作委員、中國傅爾布萊特學友會級美國馬利蘭大學在台校友會理事、蘇聯遠東基金會台灣地區秘書長、並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輔仁大學等多所大學。
美國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碩士、美國拉撤勒大學經濟管理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國際政策學人。
曾任:經濟部外銷服務團團長、環保署環境評估常任審查委員、勞委會職訓諮詢委員會,以及國科會、交通部、僑委會、外交部、國防部、全國工業總會等政府公、民營單位之公共事務之公共事務重要顧問及諮詢角色。
著作:《經濟知識學》、《商情預測》、《產業政策與產業管理》、《現代服務謝行銷學》、《台灣企業原理》、《永續政策經濟學》、《讓市場真正市場化》等二十一種,並經常著文評論時政議題,文章散見各報章雜誌。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