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1,271
2011
06
月號論壇主題
陸客自由行對兩岸的啟示
悄悄的你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
-被陸客遺忘的南台灣
朱泓霖/資深媒體工作者 (台灣)
喧騰已久的陸客自由行,即將拍板定案,鳴槍起跑,本島初期每日將先開放500個名額,再逐步增加。陸客口袋既深,花錢又不手軟,預計將為台灣帶來可觀商機,相關業者無不摩拳霍霍,準備海撈一票。
開放陸客來台,是馬政府最得意、最重要的政績,實際上,也為沉寂已久、了無生氣的台灣觀光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幾可用「立竿見影,起死回生」形容。為了拍「馬」屁,主管官署無不使盡吃奶力氣,推出各種統計數字,印證此一政策對台灣經濟的正面影響。不過,由於官方公布的各項統計資料,僅就台灣整體而言,很少再以縣市為單位,詳細探討陸客來台給各縣市帶來的不同經濟效益(至少筆者就Google不到類似資料),因此要正確評估陸客來台對南台灣的實質效益,有其困難。
筆者長期蝸居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附近,該中心西側緊鄰台糖長榮酒店,算是一家四星級酒店,論價位、氣派及地理環境,放眼大台南市,堪稱陸客團首選。當2008年7月正式開放陸客來台後,三不五時,常見多輛遊覽車停放台糖長榮酒店前,清晨、晚間,也常可在文化中心及其對面的巴克禮公園,聽到海峽對岸的厚重鄉音。不過,隨著陸客來台人數不斷攀升,搭載對岸老鄉的遊覽車反而少了,偶而發現陸客遊覽車蹤影,差點懷疑是否司機迷了路。
過盡千帆皆不是望穿秋水等無人
何以台糖長榮酒店接待陸客,自開放初期的「車如龍馬如水」,愈到後來愈是「門前寥落車馬稀」,恰與大趨勢成反比?因缺乏官方統計數字,官方似乎對此現象也視若無睹,筆者只能以個人主觀觀察試為詮釋,當開放之初,兩岸旅遊業者猶在摸索階段,台南忝為開台古都,諒必存在許多足以吸引陸客的景點,不少陸客團因此把台南納入行程,但往來多了,大陸領隊及遊客憬然發現想像與實際有時背道而馳,台南之為古都其實名過其實,經過一再修正,初期接待陸客的盛況早成了「此情只待成追憶」。
或許,有人會以為張銘清被深綠人士推擠事件,嚇跑了一大票陸客。但在筆者看來,此一事件表演性質蓋過實際,彼此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說「雙贏」雖未必,說「雙輸」未免太沉重,據此推斷陸客從此視南部為禁地,聯想力也太豐富了。就在不久前,四川參訪團選擇在小港入境,還將文化交流活動擺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另一支青海參訪團,還特地抽空到台南拜訪民間友人,何以這兩支遠在西北的參訪團不約而同關注起南台灣?其中拉攏深綠板塊的味道十分濃厚。單就對敵對選民心理的掌握與運用來說,共產黨其實大有國民黨學習的空間。
所謂「南台灣」,是個彷彿精確、卻又帶點含糊的地理名詞,通常指濁水溪以南縣、市,除嘉義市外,均由民進黨主政,儼然成了不可撼動的深綠板塊,台灣政壇因而有「馬總統過不了濁水溪」的說法。如前所述,由於主管機關光著墨陸客來台的整體經濟效應,幾乎看不到陸客對個別縣、市的差別統計,本文也只能把南台灣視為一個版塊,其中台南是開台首府,與兩岸相關的古蹟最多,理論上對陸客最具吸引力,因而以台南市作為分析陸客對南台灣經濟效益的樣板。
誠然,陸客來台人數不斷創新高,是個不爭事實,未來陸客自由行開放後,觀光效益將更顯著。但在這個大趨勢中,南台灣反而益形落寞,成了被邊緣化的局外人,當相關業者看到東部、北部同業吃香喝辣,業務接到手軟,心中作何感受?用當前流行的話語來說,南部人心中的「相對剝奪感」更深了。
旅遊業是自由經濟的一環,除非陸客在台花費均由共產黨買單,否則旅遊業者唯有投陸客之所好,甚麼是陸客之所好?包括與大陸不同的民主運作、代表性的建築、比北京故宮更豐富的國寶、與毛先生爭霸的蔣先生在台歷史遺跡、自然景觀、地方美食、比大陸更先進的醫療服務….所有這些足以吸引陸客的「旅遊特色」,南台灣如何與北部、東部相提並論、爭奇鬥艷?陸客來台時間有限,即使集中在東部、北部,都感到不夠支配,去南台灣豈非浪費時間?
長期以來,在政府有意、無意的漠視下,台北作為台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活動…中心,益趨牢不可破,政府資源挹注在台北的比例,遠非南台灣可以望其項背,南北差距日益擴大。自「海角七號」上演後,墾丁號稱在「國境之南」,何只墾丁,南台灣就在「國境之南」,它的國境就是濁水溪,溪南、溪北是兩個不同的國度。
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
5月28日,中國時報也在最近被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南北差距話題中插一腳,社論即以「平衡南北差距該有新思維」為題,全文充滿以台北看台灣、看兩岸、看世界的偏見,先是教訓南台灣百姓未能順利轉型,隨著加工業沒落,終於落入萬劫不復境地,放眼未來,大主筆又教訓南台灣百姓別妄想仿效北部,搞科學園區、工商大港…之類,應該回頭審視自己的條件,發展自己最擅長的產業(例如觀光)。
胡適曾應邀到某大學講演,他先引用孔子、孟子、孫中山的話,在黑板上寫著:「孔說」、「孟說」、「孫說」。最後,他提出自己的意見,在黑板上寫著「胡說」,登時哄堂大笑。 筆者其實有點好奇,中國時報這篇社論主筆是否姓胡?沒錯,南台灣是該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例如觀光業。問題是,發展觀光不能用嘴巴,是要大筆大筆銀子的。
前不久,許文龍在新書發表會上,誇獎來賓前台南市長許添財任內把台南市建設得很漂亮。在相當羞澀的經費下,也真難為了許添財,也正因為受限於經費,許添財之流再三頭六臂,南台灣的都市美化永遠趕不上北部,也不可能構成對陸客「致命的吸引力」。說個傷感情的「故事」,許添財任內在巴克禮公園後面搞了個台灣最的大的「河津櫻櫻花公園」,花開了,草長了,但因二期經費沒有著落,如今這個公園還被深鎖在鐵板圍牆內,遲遲無法開放,可憐的是,經費不過幾千萬元,比起台北花博,不過是零頭罷了,而花博幾乎是用完即丟的。
當然,南台灣至少還有阿里山、墾丁,可能是陸客必遊景點。問題是,在高鐵、一高、二高…的便捷交通下,台灣已成了「一日生活圈」,早上來,下午即可離開這個被咀咒、被遺忘的國度,頂多只是陸客前來插花罷了。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朱泓霖/資深媒體工作者 (台灣)
資深媒體工作者(1949年生,台灣台南人)。
台大經濟系畢業。
曾任:中國時報記者。
榮譽:1976年曾虛白新聞獎得主、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