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3,787
2011
07
月號論壇主題
剖視大學生在兩岸就學趨勢
陸生赴台就讀,轉身尚不華麗
江迅/香港《亞洲週刊》資深特派員 (香港)
        三、四十年前,台灣有句話:「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前幾年,這句話改為:「來來來,來北大;去去去,去大陸」;當下,這句話又可改為:「來來來,來輔仁;去去去,去台灣」。
此話何解?且看——
         據台灣教育部門統計,1985年至2007年,前往大陸就讀本科以上的台生總數為14907人,近兩年人數大幅攀升,僅2009年到大陸讀本科的台生就有6775人。2010年4月,北京國台辦宣布,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在內的123所大陸高校,接受台灣高中生用台灣基本學力測驗達「頂標級分」的成績申請入學,這一利好政策,刺激了台生赴大陸就讀的熱情。
        2011年,陸生赴台讀書元年,台灣首度向大陸開放學歷教育,兩岸雙聯學制邁出第一步。「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台灣教育線上」網站,成了大陸年輕人登錄熱點。16年來陸生赴台「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台灣自1985年開始討論採認大陸學歷一案,歷經8位教育部長。如今,總算看到從樓上下來的人。台灣首次招收大陸學生,134所院校招收2141名陸生,公立與私立高校共收大陸碩士生571名、博士生82名,此外,台灣高校還招收1488名本科生。陸生報考已於6月中旬截止,錄取競爭最激烈的可數輔仁大學報名人數,為1268人,而招生人數僅40人,錄取率為3%,其中,最熱門的財經法律專業,210人報名,僅錄取1人。
         不過,「從樓梯下來的人」,還只是看到他「一隻腳」,可謂「下樓謹慎緩步行」。從官方公佈的結果看,陸生赴台就讀人數不多,熱情不高,僅有2016名陸生願報考台灣的大學。從報考情況看,考生報考高校分佈極不均衡,其中,台灣首次招收大陸研究生與博士生的結果顯示,653個名額只招到248名學生,80所學校中的41所「顆粒無收」。為說明問題,舉香港一例,剛剛獲得的信息,一所在香港不算數一數二的浸會大學,原計劃招收陸生150名,竟然有4000多人報考,令學校感嘆:要挑選,實在難。
        此前,海峽兩岸的大學教育開放,僅限於校際間的合作,規模尚小,時間尚短,陸生赴台是以「交換生」方式推行。2010年,台灣首次較大規模招收大陸高校學生,是赴台自費「短期研修」,主要收取各省市學生自費赴台讀書,時長僅為一學期,嚴格講,這只是以文化交流、學習體驗為宗旨,兩岸文化相通,語言相近,學生適應較快,近年已吸引3000名陸生以「交換生」及短期研修的方式赴台就讀。
        2010年8月,台灣立法院通過「陸生三法」修正案的審議,即《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專科學校法》、《大學法》,修正範圍包括招生、入學、選科即陸生來台規範,從最初探路的「三限六不」,到最後議定「一限二不」入法,即限制大陸醫事學歷採認,不准參加證照及公職考試,不准就讀與國家安全有關科系,此外還以附帶決議加以種種規範,如:陸生在台就讀期間,不得從事專職、兼職,不能打工,畢業後不能留台就業,不能享有獎學金。外籍生赴台4個月,便能加入「健保」,唯獨陸生被排除在外。各種限制,成了陸生赴台就讀的「藩籬」,與陸生赴港澳讀書相較,門檻太高。
        根據台灣《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台灣公立大學只限碩、博士班招收大陸學生,而私立大學則可招收大陸學生就讀學士、碩士和博士班。根據台灣「陸生聯招會」公佈的招生簡章,報考台灣高校的大陸本科生,戶籍限於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六省市,而報考碩士、博士的學生,除了應滿足戶籍要求外,還必須具備台灣教育部門承認的大陸四十一所高校的學歷,這些限制把不少考生擋在門外。
        廈門大學07級本科生丁一沛,原打算報考台灣大學碩士生,近日卻被告知不具備資格,他高考時的戶籍不屬於限定的六省市內。據報導,遠在昆明學建築的碩士生曉珍,因碩士畢業的院校不在台灣承認的41所高校之列,也被拒之門外。此前曉珍已聯繫上台灣大學著名建築師夏鑄九,並向老師陳述了自己在西藏開展的「綠色鄉土建築」項目成果和研究計畫,獲老師讚賞,原以為入台就讀博士沒問題,卻因這一「限制」,曉珍只能將視野轉向新加坡、香港院校。
        陸生赴台讀書花費較高,一年至少需花費5萬元人民幣,對一般家庭而言,這不是一筆小開銷,而家庭經濟較好的,寧願選擇去西方國家或港澳留學。陸生家長每年也只能赴台兩次,每次只可停留15天,這對家長和學生的吸引力大減。
        台灣高校準備不足,陸生赴台政策出台太遲,令高校一時措手不及,造成元年招生並不火爆,台灣諸多私立學校因知名度不高,陸生聞所未聞,宣傳不到位導致首次招收陸生「遇冷」,大部分台灣高校缺少在大陸宣傳的經驗,不知宣傳什麼,也不知該去哪兒宣傳。難怪有台灣高校問:學生在哪裡?本科報名截止日期為6月中旬,而台灣高校的開學日期則為9月中旬,辦理台灣入境手續還需二三個月,屆時陸生是否能趕得上開學還是問題。   
        陸生在台灣接觸「台灣經驗」,是觀察台灣的「意象切片」,意義深遠。今日,陸生赴台無疑是一個「華麗轉身」,是兩岸教育關係一次大破大立的典範,是兩岸彰顯突破教育限制的「融冰效果」,使過往諸多不可能,出現了峰迴路轉的可能空間。心理「死結」解開了,這是務實而理性的選擇。然而,陸生赴台政策開放元年,竟出現如此令人意外的「報名冷場」,值得兩岸當局深思,減少禁錮與藩籬,呼籲更完善的政策與規則盡快出台,為陸生赴台就讀提供寬鬆環境,使這一「轉身」真正彰顯「華麗」。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江迅/香港《亞洲週刊》資深特派員 (香港)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香港《亞洲週刊》資深特派員。
發表和出版了600多萬字的非虛構(紀實)文學、散文和評論,發表了1000多萬字新聞作品,獲20多項全國和香港、上海、北京、吉林等文學獎和新聞獎,目前在北京、上海、吉隆坡等地傳媒寫專欄。已出版的作品集有﹕《崛立雷州》、《大下海》、《1998中國病》、《行筆香港》、《跨越2000年》、《聚焦洋紫荊.第一卷.屐痕》、《聚焦洋紫荊.第二卷.星辰》、《漣漪香江》、《香港的七情六慾》、《港人創業上海》、《香港,一個城市的密碼》、《干物女與草食男——從故事碎影關照中國社會》,作品被收入48部合集,當下正在撰寫《解碼朝鮮》和《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兩書。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