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766,586
2011
09
月號論壇主題
評民進黨十年政綱
觀察十年政綱
陳先才/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長 (大陸)
備受各方高度關注的十年政綱終於被掀起了蓋頭。然從目前兩岸及臺灣內部各方對十年政綱的評判來觀察,很顯然十年政綱並沒有產生民進党及蔡英文主席所期盼的政治效應。筆者認為,其問題的要害在於十年政綱並沒有直面兩岸關係的實質,它無法為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提供動力和保障。
兩岸關係錯綜複雜,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它不僅指經濟關係、社會關係、民間交流,還包括軍事及政治關係。而兩岸關係的最大癥結並非經貿及文化,而在於政治關係,在於臺灣方面如何看待兩岸關係,如何對兩岸關係的性質進行定位。
從過去二十多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歷程來觀察,政治關係顯然是影響和決定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晴雨錶。從李登輝執政後期到陳水扁八年執政,由於臺灣執政當局對兩岸關係的定位基本上是兩國或一邊一國,這自然使兩岸關係的良性互動受到很大的干擾,也使兩岸關係長期陷入對抗與衝突的狀態。2008年國民黨重新上臺後,馬英九當局堅持九二共識,拋棄台獨分裂路線,這無疑為兩岸關係的重新良性互動奠定了重要的前提。也使兩岸關係進入了六十多年以來最好的歷史時期。
然民進黨在十年政綱中對九二共識採取了否定的立場,無疑為兩岸關係未來的動盪不安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誠然,從蔡英文主席對十年政綱的闡述內容來觀察,民進黨和她本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非常希望通過十年政綱的提出來為民進党未來兩岸政策提供解套之法。因此,對十年政綱的評判也不能全然說民進黨對改善兩岸關係沒有一點誠意。但畢竟民進党和蔡主席的步伐實在太小,小到讓大陸完全無法感受到民進黨的決心和意願。同時,民進黨對九二共識的斷然否定,對兩岸政治關係完全回避的做法,也使中國大陸對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的前景充滿憂慮,對兩岸關係發展的預期大為降低。
事實上,民進党和蔡主席非常清楚,兩岸關係的核心問題就是民進黨如何看待兩岸關係,即民進党和蔡主席要表明兩岸關係到底是什麼關係,這才是問題的最核心所在。到底兩岸關係是一國關係,還是兩國關係,蔡主席和民進黨中央必須要講清楚道明白,這一點無法含混和模糊。民進黨基於自身意識形態及在臺灣內部藍綠政治角逐的利益考量出發,極力反對九二共識本無可厚非。但民進黨必須要提出新的兩岸關係論述並能為兩岸共同接受,這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也就是說,九二共識這一名稱本身並不重要,其內涵才是最重要的東西。民進黨的論述如果能夠面對兩岸關係的過去與現狀,如果能夠在一中原則上的態度有所進步,筆者以為民進黨與大陸的互動無疑將有新的起色與轉機。
但顯然,蔡主席和民進黨儘管在十年政綱中有一點點善意的釋放,但由於過去簡單化及模糊化,不但使這些善意無法令大陸感受到,反面會使大陸覺得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調整口惠而實不至,仍然在原地踏步不前。
目前來看,單就兩岸關係議題部分,十年政綱顯然無法為民進党和蔡主席2012年選舉起到明顯加分的效果。
其一,十年政綱在整體上看論述能力不足,其缺陷性仍然很大,特別是在兩岸關係的實質部分採取了明顯的模糊處理的手法,顯然使臺灣中間選民無法放心。這對於民進黨在2012年爭取中間選民的幫助並不會很大。這就是說中間選民對民進党未來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發展前景的憂慮感並沒有降低。
其二,十年政綱並沒有打消中國大陸對民進黨的顧慮,無法為民進黨與中國大陸的良性互動創造有利的條件和契機。十年政綱斷然拒絕九二共識,一方面為兩岸關係未來的互動帶來了極大的隱患和風險,另一方面也使中國大陸的挫折感極大增強,這顯然無助於兩岸關係的良性互動,也無法使民進黨與大陸之間的互信基礎建立起來,這是十年政綱的最大隱憂所在。
其三,十年政綱突顯了民進黨內部各方勢力在兩岸政策調整方面的分歧仍然很大,基本教義派在黨內的影響力仍然無法輕估。從側面也說明目前民進黨內部對調整兩岸政策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並沒有深刻的認識,民進黨內部仍然只是把兩岸政策調整視為戰術層面,而非戰略層面。目前的民進黨只是把兩岸政策的調整與其2012年選舉捆綁在一起,把兩岸政策視為民進黨爭取選票的棋子與策略,並沒有把兩岸政策上升到戰略的高度,並沒有把兩岸政策與民進黨長期發展及臺灣發展前景緊密連系起來。
調整仍然持相當消極的立場和態度。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陳先才/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長 (大陸)
學者、教授(生於1973年 12月,重慶奉節縣人)。
現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長、碩士生導師。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法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
著作:《國民黨全面執政與兩岸關係發展前景分析》、《台海危機管理:戰略險情與模式選擇-以陳水扁當政時期為例》、《冷戰后美日對台戰略的比較研究》、《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理論建構與實現路徑》、《兩岸特色經濟合作機制的建構》、《冷戰后台歐關係的現狀、困境及前景分析》等學術論文數十篇。並出版個人專著《台海危機管理模式研究》。另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台等報刊及網絡媒體上發表涉台時評數百篇。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