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7,119
2011
10
月號論壇主題
從台灣大選回顧與前瞻兩岸關係
從台灣大選看兩岸關係未來走向
石正方/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 (大陸)
2008年臺灣實現第二次政黨輪替以來,兩岸關係可謂突飛猛進。三年多來,兩岸共協商簽署了16項協定、達成兩項共識,有力地推進了兩岸經濟、社會、文化領域多元化、深層次交流,兩岸會商可謂碩果累累,出現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可喜局面,特別是ECFA協定的達成,被視為兩岸關係邁向和諧、穩定發展的里程碑,為兩岸同胞帶來了巨大的和平紅利。  
筆者以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紅利”不僅見諸於經濟面,更可貴的是其所促成的兩岸社會融合的趨勢:隨著陸客赴台旅遊、陸生赴台就學,及其他以普通民眾為參與主體的兩岸社會宗教文化領域交流的開展,兩岸庶民社會得以近距離接觸,從而有了相互瞭解、認識,進而相互理解、建立共識的機會。令越來越多的兩岸民眾感同身受的是兩岸社會心理敵意的消除、善意的增進——這是兩岸和平發展賴以維繫的重要基礎,民意的皈依才是兩岸長久和平的不竭動力。
毋庸置疑,三年來兩岸交流的大發展,是基於“九二共識”的互信基礎,離開“九二共識”,兩岸交流大發展將失去了前提和保障。因而,2012臺灣大選再一次使兩岸關係面臨考驗。換言之,兩岸關係未來走向如何,深受2012國、民兩党何者執政的影響。事實上,從島內選戰序幕拉開到目前愈演愈烈,兩岸議題一直是藍綠陣營攻防的焦點,也為我們討論2012大選後兩岸關係的走勢提供了觀察點。
兩岸關係一路行來,深受兩方面因素影響,即社會基礎和政治互信。或可言之:2008年以前兩岸關係的發展更多地是“社會基礎”的推動;之後則更有賴於“政治互信”的保障。現階段兩岸交流的發展越來越凸顯制度性障礙制約,需要兩岸當局公權力的互動協商,因而,兩岸政治互信日益成為決定性的因素。同理,2012大選後兩岸關係走向如何,關鍵還是看能否保有兩岸的政治互信基礎。如果國民黨大選獲勝,兩岸兩黨(國、共)在“九二共識”互信基礎上的互動協商會漸進推進,兩岸關係不會出現大的波折,和平發展的利好元素會不斷累積,兩岸深化交流格局日趨穩固。而如果民進黨獲勝,兩岸關係則將充滿不確定性。僅以ECFA的後續協商為例。雖然蔡英文在十年政綱中表示當選後會接受“前朝”的既成事實,不會廢止ECFA,只會檢討其不合理的部分,但我們清楚的是,ECFA的簽署和後續協商離不開兩岸政治互信。目前來看,ECFA的後續協商已顯現步履艱難,“投保協定”的延簽到“爭端解決機制”的推進困難,歸根到底還是主權爭議、政治互信的問題。當前兩岸已有一定互信基礎的形勢下,ECFA的後續協商尚且存在很多困難,不難想像,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執政,兩岸沒有政治互信基礎,ECFA的後續協商會是何種局面,更何況民進黨從根本上就擔心兩岸經貿緊密合作有損其“台獨”政治利益,對於ECFA的態度可想而知。兩岸其他領域的交流亦同此理——“去中國化”為民進黨兩岸政策主軸,一個“去”字取向下難免兩岸關係疏離和隔閡的結果。
但筆者堅信,雖然面臨臺灣大選出現政黨輪替的不確定性,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存在變數,但兩岸交流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已具備了相當的民意基礎,其深化發展或因島內政局變遷而延宕、遲滯,但大趨勢不可阻擋。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石正方/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 (大陸)
學者、教授
現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碩士生導師。
兼任:廈門市經濟學會理事;《經濟地理》雜誌社理事;國台辦海研中心特約研究員;《臺灣研究集刊》編委。
學歷:東北師範大學理學學士、理學碩士,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廈門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
學術論文:《臺灣經濟“全球佈局戰略”評析》、《東亞經濟一體化格局下臺灣經濟的邊緣化》、《臺灣對外經濟關係的“全球佈局戰略”》、《臺灣區域經濟轉型的兩岸視角》、《海峽經濟區的空間演進:結構、特徵與問題》、《臺灣企業集團大陸投資現況與策略研究》、《兩岸經貿交流時空演進:歷程、現狀與趨勢》、《海峽經濟區區域治理管見》、《閩台經貿交流回顧與展望——基於區位優勢變遷視角的分析》、《臺灣參與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現況及未來路徑探討》、《“大三通”時代的“小三通”發展空間》、《陸資入台: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邁出突破性一步》、《海西戰略促進海峽經濟區空間重組》等數十篇。
出版個人專著《城市功能轉型的結構優化分析》、《開發區形象設計》;主編《臺灣研究新跨越 • 經濟分析》、聯合主編《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研究》。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