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6,933
2011
10
月號論壇主題
從台灣大選回顧與前瞻兩岸關係
大選結果是國民共三黨的新課題
張啟楷/中視兩岸新新聞、年代新聞追追追主持人(台灣)
        台灣每次總統大選都少不了北京的關注,中共企圖影響大選已是眾所周知的秘密,他們之所以如履深淵般看待台灣這四年一次的政治祭,主因在於大選結果往往成為對台政策的檢驗指標,也決定接下來的對台路線。
         明年一月的選舉結果對台灣朝野政黨來說,異於以往的是,兩岸政策路線也將在此接受近似階段性終局的挑戰。
        馬英九如果連任,則意味著過去四年的和解路線沒有被多數民眾認為有賣台之虞,儘管有和平紅利分配不均的爭議,經濟上過度依賴及政治定位糾葛無解等問題,但馬的作為顯然被視作維持現況的有效對策。相對來說,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論述並未說服多數民眾,進一步來看,「凝聚台灣共識」的訴求並未成為撼動國民黨兩岸政策正當性的武器。
        大選勝負未必取決於「九二共識v.s台灣共識」,選民可能是因為其他因素作取捨,但倘若馬勝出,則讓所有人看到一件事:就算九二共識來路不明,但現階段是美中台三方維持平衡交往的基礎,多數台灣人民願意接受這個現實,不想在政治定位上一再折騰,更不願兩岸交流現況出現變數。就算蔡英文質疑國民黨兩岸政策有部分言之成理,但那些憂慮危不在當下,不足以左右選票流向。
        這對民進黨是很殘忍的結果,因為「外來政權傾中賣台」是歷來大選的割喉必殺技,當中國因素無法再將選民版圖一分為二,那麼民進黨必須找出另一個足以凝聚半數以上民眾支持的訴求;更麻煩的是,如果「九二共識」變成民進黨重新執政瓶頸,選民很難相信在野黨有維持、提昇現況的能力。
        對北京來說,馬勝出意味著目前的對台政策可以延續,這讓明年秋天要權力交棒的胡錦濤省了很多麻煩,內部權力的分配問題也可相對單純些。然而十八大之後的新領導班子能否順利推動兩岸政治對話,還要看國民黨在國會裡的政治版圖消長。台灣選民在多次選舉中早已練就一種權力平衡的自我民主機制,國民黨要想如2007,2008時壓倒性全拿,恐非易事。
        雖然馬英九民調持續領先,但始終沒有甩開蔡英文的跡象,民進黨在未來一百多天不無超越對手的可能。無論蔡英文是以什麼因素擊倒對手,民進黨重新執政對兩岸關係帶來的不確定性,並不亞於兩千年政黨輪替的局面。蔡英文固然比陳水扁穩健務實,但對北京而言,民進黨再度執政意味著台灣民眾心目中,並不認為主張台獨的政黨執政是多麼危險的事。台灣民眾肯定兩岸交流的同時,在政治認同上支持一個站在中共對立面的執政黨,胡錦濤和他的接班人要怎麼解釋這個現象,並找到一個理由說服內部繼續往反獨促統、和平發展的目標前進?
        很多人最近在討論後兩岸關係時都不免有個憂慮,即民進黨勝出,則兩岸關係可能倒退,目前的交流及協商都會因民共兩黨對九二共識的歧見而中斷。民共兩黨果真因對立而破壞現況,可能性並不高,因為陳水扁執政八年早已證實阻決兩岸交流,對雙方都是自傷作法。特別是大陸方面,好不容易改善台灣社會對中共當局的觀感,抽刀斷流的後座力只怕甚於以往。
        比較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兩岸交流協商進入盤整,觀望期拉長、政策延後出台、現有交流幅度縮小等,但這些都會讓台灣民間不耐及焦慮,對民進黨政府自然形成無法迴避的壓力。
        無論是馬英九或是蔡英文,甚至是北京當局,兩岸關係在明年大選後都會面臨一個階段性的台階,即使是國民黨繼續執政,隨著ECFA實施,有更多的經貿協商陸續展開,加上大陸推動政治對話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的企圖也將愈趨檯面化,政經議題籌碼交纏,不可能再讓馬政府以分離策略處理。一場選舉可能變天,但對國民共三黨來說,孰輸孰贏都有一場新局必須面對。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張啟楷/中視兩岸新新聞、年代新聞追追追主持人(台灣)
資深媒體工作者。
現任:中視兩岸新新聞主持人、年代新聞追追追主持人、和春技學院助理教授。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
曾任:中國時報府、會、政治等路線記者;年代電視台新聞部副總編輯、中國時報政治組撰述委員、副主任、中廣節目主持人、TVBS電視台主持人兼資深評論員。
著作:《國庫潰堤》、《解讀政府總預算》、《搶救國庫》、《你應該知道政府怎麼用錢》、《新’雙城記》、《馬英九和謝長廷的黃金交叉》。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