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48,073
2010
09
月號論壇主題
ECFA之後的兩岸情勢及展望
ECFA旋動兩岸經濟社會的共伴效應
林建山 / 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台灣)
兩岸ECFA完成簽署,關於成本效益的推論,原本可以積極藉此看到兩岸經濟社會相應發展的夢幻新希望,乃至極具攻勢價值的前瞻延展性,然則迄所見到的解析,無非都是政府部門及民間社群止於相當消極短線地緊盯彼此關稅負擔削讓,以及早收清單產業所可能引申的就業機會變易,根本都還看不到根據此一突破性協議所提出的論述,有人涉及到ECFA可以啟動兩岸經濟社會因此必然發生「共伴效應」(combined effects)的前景,並能及早作出必要的審視、瞭解、評價與規劃,頗以為憾。
 
帶給兩岸經濟可以共享分潤的雨豐水沛新境界
ECFA架構既經確立,其所可能對於兩岸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與改變,應該會遠遠超過目前所有初步淺見所看得到的程度。現在多數人所能眼見到的探討分析,無非都祇是環繞在兩岸之間彼此要素成本結構的移轉、營運租稅成本的減免,以及空間運輸成本的簡省,少少幾個粗略事項而已;事實上 ECFA之完成簽署本身,應該不止是兩岸經濟社會開展互動關係的一個最終結果而已,ECFA所能帶動的兩岸經濟社會效應,就會像是氣候學上所謂的共伴效應,可以引申而來的是兩個經濟體都能共享分潤的雨豐水沛,ECFA所開通的兩岸正式管道,應該可以讓兩岸,乃至國際間的其他經濟社會,也能明確展望到,一個「製造的中國加值行銷的臺灣」的新經濟體,即將崛起於世界市場,一個「消費文化激化與表演化」新社會的勃興,一種「中國內容結合臺灣工具」的新文化創意產業的嶄現,更為重要的是,在可預見未來的全球服務產業市場上,兩岸都將不再繼續祇是個亞洲區域「服務業貿易長期固附性赤字」的國家。
 
漸進形成一個整合的經濟市場
ECFA跟所有FTA一樣,在國際經濟上所能發揮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中介於兩個經濟社會或區域經濟實體之間,擔任一種正式制度化聯結融通的機制。依國際間既往長期的經貿關係發展經驗,這種FTA型態的中介機制,通常可以有效地讓簽署協議的各個經濟體彼此之間,漸進形成一個自由交互運作的整合市場。迅捷、順暢、安全與保障的交揉融和,正是今天兩岸ECFA之確立,所可以被期待作為彼此經濟社會共策邁前的最重要中介價值。然則,從國際經濟戰略層次的本旨上看,不論是FTAECFA的協議雙方,其彼此國家社會之間,都相對存有一個重要政策目標的預期須要被落實:究竟這樣的協議,各自國家彼此可以從對方市場的開放中,取得什麼樣的好處?FTAECFA所締訂的協議項目與內容,具體反映出來的無非就是此方經濟體可以開放讓利給彼方的好處,或者此方經濟體可以從彼方經濟體取得的好處,究竟是什麼?唯其締約的彼此雙方,在相對的「給付」、「收受」之間,真正能夠取得彼此認為其利益與成本都可以大體相應相稱之情況下,這種FTA協議才有可能被永續維繫,也才有可能會繼續往前遞延,增進彼此之間在可預見未來的真正深化融合,而成就一個相互整合的一體化自由市場。
ECFA後,兩岸經濟社會之間所必然啟動彼此互動爭讓之交揉演進發展,可以預見的,至少會在幾個產業與經濟社會層面,產生賡續結構變化,對於臺灣與中國的進步與躍升,應當都會著具極其重大的新時代意義。
 
產業促進效應的積極顯著化
第一個結構變化會出現在經濟體制的層面,我們可以具體推論得到的,ECFA所會產生最顯然而且直接迅捷的立即效應,應當就是兩岸產業經濟生產層次的職能分工合作態勢,會因為ECFA架構的確立,而取得莫大的激勵而加速特化發展。過去四十年間,曾經是臺灣經濟命脈的「世界工場」角色,在ECFA生效運作之後,必然會從臺灣真正完全純化地移轉到中國大陸。其實,這也正是臺灣本土派人士在過去相當時日當中,一直最為擔憂的,而且藉此不斷發動各種型式爭辯,認為臺灣最專擅的,賴以生存發展的特有經濟職能,會在一紙協議之後,被大陸產業經濟大規模地一舉取代,即所謂會發生截斷臺灣經濟命脈的經濟替代效應substitution
不過,從1980年代以來的國際發展經驗看,多少歷經重大全球化浪潮洗禮的其他國家地區簽署運作的FTA,所有這類型的雙邊協議個案,實際上所能產生的產業促進效應promotion effects),絕大部分都會遠遠大於所謂的經濟取代效應也就是FTA的正面經濟擴大價值,絕大多數可以有效沖抵掉其所可能發生的負面經濟削減作用,其有發生真正負面的破壞性取代效應的案例,在國際經濟社會經驗中,其實少之又少,這也就是為什麼自從1980年代以來,國際之間,不論是國與國型式的,或區域與區域型式的FTA案件數,持續會有每五年必然倍增現象的重要原因。
 
「製造的中國」與「行銷的臺灣」的高競爭力經濟綜合體
而在兩岸之例,臺灣過去五、六十年間所專擅的國際行銷職能,最有可能在完構的ECFA互通協議的保障架構下,一旦貨源sourcing)層次的掌握上,能夠因此取得更堅實的支持,應當更加能夠發生倍力移轉的擴散成長,這種獲得更豐實的貨源加持之下的國際行銷能力,所能帶動的結構性變革,將益使臺灣更能夠表現出不同於香港的任務角色,成為兩岸經濟聯手邁進全球產業市場領域,扮演一個更充分傑出的領頭羊,臺灣產業經濟也更可以因此而發揮帶領中華經濟綜合體攻略世界經濟的前戰部隊作用,為兩岸經濟社會在世界場域上,創造出更大的市場加值,而形成「製造的中國」與「行銷的臺灣」的分工合體機制。臺灣在未來的兩岸經濟社會關係的圖構中,將比較更像是新加坡之處在ASEAN集團中的角色地位。
 
中國內容加臺灣工具的新興文化創意產業
同樣的共伴效應,勢必也會發生在兩岸經濟綜合體的新興文化創意產業領域。ECFA後的兩岸經濟,以「中國的內容」結合「臺灣的工具」,勢必可以在更短期間之內,強而有力地形成具備高度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的中華特色文創產業」,其實這種趨勢現象,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以至2010年的上海世博,就已經被實際測試且具體演練過了,在過去幾個重大事件中,我們所具體眼見的諸多實案練兵的績效表現,已經證明這種新型態的兩岸文創共同體,堪當是具有國際攻勢優位,也是具備高度世界市場價值的新經濟工具。
 
共同打破服務業貿易赤字的僵局!
第三產業服務業的升級躍進,則是ECFA共伴效應中的另一個值得重視的構面。兩岸的多數中堅服務產業,可以從既往的粗放服務而積極趨向高感度細緻化的發展,也應當是ECFA後海峽兩岸社會產業經濟,因為彼此可以自由開放互通互聯,而加速度產生促進效應的另一個重點領域。在服務產業部門的交揉共策成長發展,應當是政府與民間部門可以寄予更為高遠的一個預期,尤其是在ECFA協議之下的彼此開放後,兩岸都能夠同步把高度有秩序也高度規制的服務業經濟,予以有效解放鬆綁,讓更多具有國際化格局的重點類項服務業,可以一同整合轉進到一個比較多元多樣,也比較具有全球市場延展性的方向邁進,很多既往「中國不可」與「臺灣不能」的服務業,更會在ECFA後的更廣闊空間裡,得以階進升級,不但可以因此有效共同抵禦外來服務業的軟性經濟競爭,也能分進合擊進軍世界場域而延展普及出去,直擊各個WTO會員國家市場,讓兩岸都能同時轉進成為「不再是永遠的服務業貿易赤字國家」。
 
淺層表象消費文化的副作用
庶民經濟與社會行為直接關聯的民生消費經濟,也應當會因為ECFA架構之確立,尤其是讓臺灣的自由開放消費模式,加速帶動中國大陸民生經濟層次之發生急劇而且顯著的示範作用(demonstration effect),兩岸消費者共同追求更高社會地位的價值意識,因此必然共伴增強,而讓「臺灣先進享受」之消費型態迅快取代「中國古典享受」消費型態的結構轉型發展。但是,這一結構性轉化,並不一定像前述幾個領域一樣都會引申正面的經濟社會攻勢價值,反而很大可能會有不利效應的產生,最為可能的發展應當是,竟使兩岸經濟社會激化成為更加淺層消費文化與表象消費文化的浮誇社會,從現代經濟發展而言,固有升高經濟活力與規模的作用,但亦同時帶來社會倫理與社會價值體系劣化的新生疑慮。
ECFA共伴效應所帶來的兩岸經濟社會創新景象,當然是充滿了夢幻與想像的綺麗,但其所伴同而至的副作用與非效用,却也的確讓識者難免多滋杞人之憂。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九月五日台北市)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林建山 / 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台灣)
學者、教授(生於1949年,台灣花蓮人)
現任: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知名制度經濟學者,專注於公共政策、應用經濟與國際事務。美國聯邦政府韓福瑞獎金中華民國首位得主、美國聯邦智庫經濟評議會亞太經濟預測工作委員、中國傅爾布萊特學友會級美國馬利蘭大學在台校友會理事、蘇聯遠東基金會台灣地區秘書長、並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輔仁大學等多所大學。

美國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碩士、美國拉撤勒大學經濟管理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國際政策學人。
曾任:經濟部外銷服務團團長、環保署環境評估常任審查委員、勞委會職訓諮詢委員會,以及國科會、交通部、僑委會、外交部、國防部、全國工業總會等政府公、民營單位之公共事務之公共事務重要顧問及諮詢角色。
著作:《經濟知識學》、《商情預測》、《產業政策與產業管理》、《現代服務謝行銷學》、《台灣企業原理》、《永續政策經濟學》、《讓市場真正市場化》等二十一種,並經常著文評論時政議題,文章散見各報章雜誌。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