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3,864
2011
12
月號論壇主題
ECFA一周年前瞻與回顧
兩岸ECFA實施一年的成效簡評
鄧利娟/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 (大陸)
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於2010年6月正式簽訂並於9月生效實施,這一推進兩岸經濟全面深入合作的特殊安排,標誌著兩岸經濟關係進入了制度化合作的新階段,無疑是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一年時間過去了,其落實情況如何?成效怎樣?是各界十分關注的問題。
一、兩岸ECFA的落實情況
作為框架協定,ECFA就雙方迫切需求部分以早期收穫方式進行安排,而其他部分則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穩步推進。
(一)早期收穫計畫的全面實施
貨物貿易方面,兩岸按照ECFA的規定於今年1月全面實施早期收穫計畫,兩岸均實現了第一年的承諾,即557項臺灣產品可以享受優惠關稅進入大陸市場,大陸則有267項產品輸往臺灣享有優惠關稅。依據ECFA規定,早期清單強調貨物的原產地性質,兩岸貿易附有原產地證明才能享受關稅優惠。為了讓兩岸儘早獲得ECFA收益,兩岸已於去年12月分別實施了商品“早收”降稅的配套措施,即特殊原產地規則(PSR)及行政通關程式。
服務貿易方面,繼去年 10 月 大陸首批實施會計服務、電腦及相關服務、研究和開發服務、會議服務以及視聽服務項下的進口電影片配額等五個部門的服務貿易早期獲開放措施後,今年 1 月 起又實施專業設計服務、醫院服務、民用航空器維修、銀行、證券、保險等六個部門的服務貿易早期收穫開放措施,且部分部門享有較美日韓等其他WTO成員更優惠的條件,即可獨資設立。而臺灣方面繼去年 11 月對大陸開放研發服務、會議服務、展覽服務、特製品設計服務、大陸華語與合拍影片後,今年 1 月起進一步開放經紀商服務、運動休閒服務、空運服務業電腦訂位元系統、銀行等,總計九個服務部門。迄今為止,兩岸已按ECFA規定全面實施了服務貿易早期收穫計畫的市場開放。
(二)兩岸雙向投資政策開放
根據ECFA的規定,兩岸應逐步減少雙方相互投資的限制,實現兩岸投資正常化、雙向化發展。眾所周知,台商赴大陸投資早已享有與WTO其他成員同等待遇,甚至部分待遇高於其他WTO成員。而臺灣方面卻遲遲沒有開放大陸企業對台投資。2010年5月,臺灣當局開放第一批大陸企業赴台投資項目205項,2011年3月,再開放第二批42項,二者合計為247項。其中,製造業投資開放專案合計為89項,占整體製造業212項的42%;服務業開放項目合計為138項,也占服務業項目總數的42%;基礎建設開放項目合計20項,占項目總數的24%。儘管這些開放的程度尚十分有限,但兩岸雙向投資取得積極的進展仍令人欣慰。
(三)經濟合作委員會協商的進展
根據 ECFA有關“機構安排”的規定,兩岸兩會共同成立經濟合作委員會(簡稱經合會),負責協定的相關事宜。經過兩會多次協商與共同努力,經合會於20111 月 6日正式成立,成為兩岸在兩會框架下首次共同組成的工作機構和聯繫機制。2月22日“經合會”舉行第1次例會,就設置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爭端解決、產業合作、海關合作等6個工作小組,以及展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爭端解決、投資保障等協定的磋商等議題達成了共識。11月1日“經合會”舉行了第2次例會,簽署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定,協議主要包括核電安全法規與標準安全分析及審查評估經驗、安全監督方法與經驗、核電廠基本資訊等10個方面的內容。此外,經合會還就繼續推進兩岸投保協定協商和加強兩岸產業合作達成了兩項共同意見,承諾將在下次會談時簽署投資保障協議。兩岸“經合會”的正常運作及後續協商的進行,將推動兩岸經濟合作的制度化和緊密化發展。
二、兩岸ECFA實施一年來的成效
經濟體間達成FTA及類似經濟安排,對區域內經濟的影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靜態成效和動態成效。靜態成效主要是指由於區域內成員相互之間取消關稅和貿易數量限制措施之後直接對各成員貿易發展產生的影響;動態成效則是指締結FTA及類似經濟安排之後,由於區域內生產效率的提高和資本積累的增加,導致各成員經濟增長加快的間接經濟效果。兩岸ECFA的實施成效亦可從這兩方面進行考察。一年來,儘管面對世界經濟日趨危機的嚴峻挑戰與兩岸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ECFA實施的靜態成效和動態成效仍已初步顯現。
(一)ECFA的靜態成效
1、帶動貨物貿易增長與服務貿易往來。
在貨物貿易方面,由於早收貨物關稅調降,提升了價格競爭力,早收貨物的貿易額增幅明顯加大,進而有利於促進整體兩岸貿易的增長。據大陸商務部門統計,今年1-9月大陸與臺灣貿易額為1209.0億美元,同比上升12.5%,其中,大陸對臺灣出口為267.6億美元,同比上升26.1%;大陸自臺灣進口為941.4億美元,同比上升9.2%。而在早收計畫中貨物的降稅安排使進出口業者獲得關稅減免的利益方面, 據大陸商務部統計,1-9月,ECFA項下大陸對台降稅的539項(2011年稅號557項)產品,大陸自臺灣進口享受優惠關稅的產品共21638批次,貨值30.92億美元,關稅優惠9206萬美元。據臺灣“經濟部”統計,臺灣對大陸降稅的267項(2011年稅號268項)產品,臺灣自大陸進口享受優惠關稅的產品共11064批次,貨值7.59億美元,關稅優惠1649萬美元。
在服務貿易早收計畫執行部分,據大陸商務部統計,至今年9月底,非金融早收開放領域中,臺灣方面有5家會計師事務所申請獲得有效期為1年的《臨時執行審計業務許可證》,82家企業獲准設立獨資或合資企業,合同台資金額4.10億美元;金融領域則涉及13家臺灣金融機構,另核准引進5部臺灣電影片,其中2部已在大陸影院公映。而據臺灣“經濟部’統計,已核准陸資赴台投資案件中,屬於ECFA服務業早收專案的案件數36件,投資或增資金額約1654萬美元。另核准引進10部大陸電影片,其中8部已在臺灣影院公映。兩岸服務部門的開放加深了兩岸文化與金融的交流合作。
2、實現兩岸雙向投資。
ECFA的實施改變了兩岸長期以來單向的投資關係,大陸對台投資從無到有,逐步成長。據臺灣“投審會”統計,今年1-8 月陸資赴台投資件數為72 件,較上年同期增加35.85%%,不過投(增)資金額為3145.7 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6.98%。自2009年7 月開放陸資赴台投資以來,累計陸資赴台投資件數為174 件,核准投(增)資金額計1.63 億美元。而在台商大陸投資方面受制國際及兩岸環境影響則呈回落態勢。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9月大陸共批准台商投資項目1930個,同比下降9.9%;實際使用台資金額16.4億美元,同比下降8.1%。不過據臺灣“投審會”的資料,今年1-9月核准陸資來台投資件數仍較去年同期增加26.9%。
3、促進兩岸產業發展與合作。
早期收穫清單中進入大陸零關稅的臺灣農漁產品有18項,據統計今年1-7月這些農漁產品對大陸出口額激增362%,其中秋刀魚、石斑魚的出口分別增長901%、391%,表現十分突出。若包括原先已實施的零關稅農產品,至今,大陸對原產於臺灣地區實施零關稅的農產品合計已達52項,這有助於緩解臺灣南部農業發展的瓶頸,並讓臺灣農民直接感受到了ECFA帶來的收益。在促進兩岸產業合作方面,第二次經合會中,兩岸達成了推動產業合作的共識,包括定期舉辦兩岸產業合作論壇,確定以LED照明、無線城市、冷鏈物流、TFT-LCD和電動汽車等為先期產業合作專案。
4、兩岸金融合作加快。
兩岸金融業的合作長期滯後於兩岸經貿的發展。在ECFA的帶動下,兩岸金融業合作明顯加快。以銀行業為例,目前已有6家在大陸的臺灣銀行代表處升格為分行,另有4家升格分行的申請正在審批中。而大陸的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及交通銀行也已先後在台設立了辦事處,臺灣“金管會”已受理中國銀行與交通銀行升格分行的申請。此外,自2010年10月起,大陸證監會按照ECFA的有關承諾,先後批准了富邦投信、群益投信等五家臺灣投信公司的QFII資格。而臺灣方面也已小幅開放大陸QDII來台投資資本市場。值得一提的是,兩岸金融監管平臺協商取得進展,兩岸金融監管合作進入新階段。今年4月和11月舉行了兩次兩岸銀行監管合作平臺會議,取得了多項共識,重點就進一步完善兩岸銀行業監管合作機制、促進銀行業開放等議題交換了意見,為兩岸銀行業的審慎經營和銀行體系的穩定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二)ECFA動態成效
一年來,由於歐洲債務危機的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形勢面臨嚴峻挑戰,而兩岸經濟又均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這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ECFA動態成效的發揮。今年臺灣經濟增長開高走低,全年大致只能維持在4.5%左右。儘管如此,在競爭力提升與投資環境改善等方面ECFA的動態間接成效仍較明顯。
1、臺灣競爭力的提升。
兩岸經濟合作是全球區域合作的重要內容,ECFA使兩岸經濟合作在加快正常化的基礎上,正式啟動了制度化與規範化,因此普遍獲得國際社會肯定及企業界歡迎。今年以來,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世界經濟論壇(WEF)等國際機構對臺灣整體競爭力、投資環境都給予較高評價,排名向上提升,綜合競爭力排在全球第六位,且政治環境和營運能力獲得好評。顯然,兩岸簽署ECFA給臺灣經濟注入了新血,增強了臺灣經濟的體質。此外,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今年4月公佈的“2011全球重要暨新興市場貿易環境及風險調查報告”顯示,ECFA的正面效應已經顯現,臺灣全球綜合貿易競爭力名列第九,首度躋身前十位。
2、投資環境得到改善。
兩岸簽署ECFA為臺灣改善投資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吸引外商來台投資和海外台商回台投資的增加。據臺灣“經濟部”統計,ECFA簽署後,已有27家跨國企業簽署投資意向書,預訂投資新臺幣1082.5億元。海外台商回台投資部分,今年上半年新增投資超過40件,金額約新臺幣283億元。 ECFA的實施促進了海外資金投資臺灣的新一波熱潮。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9月公佈的“2011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指出,臺灣的投資環境列全球第三,並預期臺灣在未來幾年將繼續排在全球第三名。該報告不僅認為臺灣是目前最適合投資的地區之一,還看好臺灣的長遠發展。報告甚至明確指出,臺灣經濟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於兩岸簽署ECFA後的經貿深化交流與合作。
ECFA實施的初步成效已有目共睹,但這顯然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作為負責協議的後續協商和執行工作的經合會,已就貨品貿易、服務貿易、爭端解決、投資保障等協議的磋商等議題達成了共識,這符合ECFA協定的總體目標,即兩岸逐步實現經濟關係正常化、自由化及制度化。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經濟環境以及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加速推動,儘快促成兩岸ECFA後續協議的磋商和簽署是兩岸面臨的急迫任務。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鄧利娟/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 (大陸)
現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區域經濟學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臺灣經濟與兩岸經貿關係;社會兼職:國台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商務部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理事、福建省政協常委委員、民進廈門市委副主委等。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