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0,558
2012
05
月號論壇主題
民進黨主席改選&蘇貞昌、蔡英文未來政治動向
民進黨新主席的兩岸政策任務
童振源/ 國立政治大學預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台灣)
 民進黨即將在5月27日選出新任黨主席。無論哪一位主席候選人勝出,都應該凝聚民進黨內部共識,帶領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奠定重返2016年執政基礎。
民進黨在「2012大選檢討報告」中指出,中國因素對2012年總統選舉的影響明顯有「經濟議題化」的趨勢,兩岸關係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是敗選的三大原因之一。該報告強調,「在未來的選戰中,中國因素的作用勢必持續、增強。」因此,該報告建議,民進黨應該不斷強調務實與溫和的路線,具體展開與中國的雙向交流,擺脫反中鎖國的刻板印象。
蔡英文前主席也發表聲明指出,在選舉最後階段,不容否認「經濟恐嚇牌」對整個選舉結果產生影響。蔡主席更明確地說,民進黨應該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要如何面對中國與加強處理中國的能力,必須獲得社會的信賴。她建議,民進黨應該制定行為準則與互動結構,讓民進黨黨員透過互動瞭解中國,從互動中找出兩岸關係的新解決方法。
根據民進黨的檢討報告與蔡主席的建議,新的民進黨主席需要調整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特別是兩岸互動與交流的政策,以獲得台灣人民的信賴,才有機會重返執政。雖然目前離2016年總統選舉還有將近四年,而且先贏得2014年七合一選舉是更迫切的目標,但是如果民進黨新主席無法即時展開兩岸政策共識建構與調整的工程,等到2016年選舉時民進黨勢必難以避免中國的抵制,也可能無法獲得大多數台灣人民的信賴。
根據本人在今年2月初參與的一份民調資料,兩岸關係因素直接影響總統選舉選民的投票比例大約6%,兩岸經濟因素直接影響總統選舉選民的投票比例大約4.5%。兩岸關係選民是影響總統選舉的關鍵因素,而且影響幅度在持續擴大當中。現階段,四分之三的兩岸關係因素選民與兩岸經濟因素選民是重疊的,兩岸關係議題在選戰中不再是意識型態或統獨大戰,而是逐漸朝向經濟化的趨勢發展。
        針對兩岸關係因素對選舉影響進行電話調查,採取分層比例隨機抽樣,共有4,051份有效樣本。我們將選民分成四大類:強烈兩岸關係因素選民,對馬英九施政不滿,卻因為兩岸關係因素(主要原因)投票給馬英九;中等兩岸關係因素選民,對馬英九施政不滿,卻因為兩岸關係因素(次要原因)投票給馬英九,或對馬英九施政滿意,但投票給馬英九的主要原因為兩岸關係因素;一般兩岸關係因素選民,對馬英九施政滿意,但投票給馬英九的次要原因為兩岸關係因素;準兩岸關係因素選民,認同泛綠,但卻因為兩岸關係因素而不出來投票。
        強烈兩岸關係因素選民佔投票人比例為0.88%,中等兩岸關係因素選民佔投票人比例為4.04%,一般兩岸關係因素選民佔投票人比例為1.08%,並沒有發現準兩岸關係因素選民。這四類選民總計80.8萬人,佔全部投票人數的比例為6.0%,剛好等於馬英九領先蔡英文的得票率。(見表一)http://www.airportmrt.com.tw/edm/Kpwan/20120503.html
        就兩岸經濟因素而言,我們將選民分成四大類:積極經濟選民,支持馬英九是因為兩岸關係政績,有兩岸經濟利益,而且擔心蔡英文當選會造成兩岸關係倒退而影響台灣經濟;一般經濟選民,支持馬英九是因為兩岸關係政績,沒有兩岸經濟利益,但擔心蔡英文當選會影響台灣經濟;消極經濟選民,沒有出來投票,對馬英九施政不滿意,有兩岸經濟利益,但擔心蔡英文當選會影響台灣經濟;準經濟選民,投票給蔡英文,但擔心蔡英文當選會影響台灣經濟。
        積極經濟選民佔投票人比例為0.95%,一般經濟選民佔投票人比例為3.57%,消極經濟選民佔投票人比例為0.27%,準經濟選民佔投票人比例為2.32%。4.52%的選民因為兩岸經濟因素轉向支持馬英九,0.27%的選民因為兩岸經濟因素而沒有出來投票(可能投給蔡英文)。此外,雖然2.32%的選民仍投票給蔡英文,但是在未來選舉可能不會投給民進黨。(見表二)http://www.airportmrt.com.tw/edm/Kpwan/20120503.html
        然而,台灣選民在這次總統選舉表達的訊息是支持兩岸和平發展,並不是支持兩岸和平統一。部份台灣選民希望維持兩岸的穩定互動與協商,進而願意接受「零八共識」(九二共識、各自表述),以模糊的方式處理一個中國的問題。也就是說,在戰爭與和平之間,在統一與宣布獨立之間,台灣人民希望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與發展,但也希望維持國家安全、自主與尊嚴。
很明顯的,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支持馬總統連任,不是要放棄台灣的主權、民主、人權、自由的核心價值與利益,只是希望兩岸關係能維持穩定與發展。事實上,從國家認同與國家前途選擇而言,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價值與中國政府的和平統一目標完全背道而馳。
過去四年,台灣人認同不斷強化,中國人認同不斷下降。將台灣人認同比重減去中國人認同比重當作是台灣人認同指數。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調查,台灣人認同指數從1993年的負7.9%增加到2000年的24.4%,再增加到2007年的38.3%,最後增加到2011年的48.3%。馬總統執政四年是台灣人認同指數增加最快的時期。
同樣的,過去四年,台灣人民贊成兩岸最終應該統一的比例快速下降,贊成台灣最終應該獨立的比例快速增加。將贊成兩岸最終應該統一(獨立)的比重減去不贊成兩岸最終應該統一(獨立)的比重當作是台灣人統一(獨立)指數。根據遠見民調中心,台灣人統一指數從2006年的負25.8%惡化到2011年的負53.9%;台灣獨立指數從2006年的4.0%提高到2011年的14.6%。馬總統執政四年所累積的反對統一、支持獨立的民意超過民進黨執政的八年。
        在兩岸政策的調整過程當中,民進黨勢必會面對傳統支持者的質疑與反對,但是要獲得台灣多數選民的支持,民進黨新主席必須展現領導氣魄。事實上,國民黨也曾經歷過類似的政策調整,才逐漸贏得台灣人民的信賴。2006年2月14日國民黨在自由時報刊登廣告,強調台獨是台灣人民的選項之一。2007年,國民黨在黨章去統加台灣,同時指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國家,台灣的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童振源/ 國立政治大學預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台灣)
學者,教授。

現任: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預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國際事務碩士與博士。
曾任:2006年9月至2008年5月擔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8年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優秀年輕學者獎。
主要學術專長為國際政治經濟、中國經濟發展、臺、美、中三邊關係及預測市場等領域。著有《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2003)、Cross-Strait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China’s Leverage and Taiwan’s Vulnerability(2008)、與《東亞經濟整合與台灣的戰略》(2009)等專書,編著《人民幣匯率:經濟與戰略分析》(2004),《胡錦濤時代的挑戰》(2002)書中專章、《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Economy》(2002)書中專章、《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2004)書中專章、及《 China as the World Factory 》(2006)書中專章。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