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1,371
2012
07
月號論壇主題
從韓國晉升已開發國家看兩岸競與合
亞洲經濟趨勢導航者邱永漢政商傳奇
林健煉/資深媒體工作者 (台灣)
「他,從蔣介石追殺的欽差要犯,躍為日本人追逐的賺錢之神,再奇蹟式化身蔣經國追捧的救國英雄;一生閱讀、寫作、參訪及演講從未間斷,集叛亂份子、冒險家、文學家、評論家、美食家、旅遊家及投資專家於一身,時而從失敗中咀嚼苦澀,時而在成功中品味快感,更樂於與人分享經驗,其著作近400本,總銷量逾2,000萬冊。敏銳的嗅覺、叛逆的性格、獨到的觀點、紮實的理論、豐盛的經驗、冒險的精神與起伏的命運,讓他成為亞洲經濟趨勢的導航者,引領日本與華人世界的經濟走向!」
《從小獨立叛逆,熱衷社會關懷》
   被喻為日本「股票神仙」、「賺錢之神」的台裔投資專家邱永漢,5月16日逝世於東京,享壽88歲;7月2日舉行追悼會。
   邱永漢本名邱炳南,1924年生於台南,父是地方殷商,母是日本人,與前總統李登輝係台北高校同學;從小獨立叛逆,熱衷社會關懷的邱炳南,就讀東京大學經濟學部時,曾因在考試中發表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批判,差點遭退學;也曾因紓發反殖民主義言論,被告到憲兵隊遭間諜罪嫌關了一星期。
   二次戰後他返台繼承家業,卻因私運砂糖赴日遭逮,花費不少家產方獲自由,改赴延平中學與李登輝同校教英語,再轉任華南銀行調查課長,這一年間係他人生中唯一受薪時期。
   1947年228事件發生,親眼目睹慘案的邱炳南,怒而與幾位憤青聯名向聯合國指控國民黨暴行及提出請願,主張「決定台灣未來地位時,應訴諸公民投票」,並透過美聯社與合眾國際社發佈,因而觸怒當道成為欽差要犯;有鑒政局日益嚴酷,翌年12月他乃偷渡至香港,並加入響應毛澤東台灣分離主張、由中共策動、謝雪紅在香港組織的「台灣再解放聯盟」擔任秘書長,從此踏上了不歸路。
   在港期間,邱炳南曾靠密集郵寄包裹方式,將價差七、八倍的盤尼西林、鏈黴素及糖精寄往東京出售,讓他首度嘗到賺錢的滋味。其後又幸運地與香港潘高壽枇杷膏千金潘苑蘭結為連理;流亡香港6年後,1954年舉家遷往日本。 
《首位外國作家,榮獲最高大獎》
  學生時代他即對散文和詩歌頗感興趣,略具文學基礎,抵日初期因而先以寫作維生,並將邱炳南本名改以象徵硬漢、好漢等男性化意涵的筆名「邱永漢」發表文章;他先是以小說「濁水溪」嶄露頭角,1955年更以首篇小說「偷渡者手記」改寫的「香港」榮獲日本最高文學獎~直木獎,係第一位獲此獎項的外國人,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學界的地位,也實現了他的作家夢,讓他引為人生最大殊榮。
   這時,恰逢日本戰後經濟起飛,社會開始富裕,消費力也漸增,嗅覺靈敏的邱永漢於是嘗試在周刊連載「金錢讀本」等股票及理財文章。為了能寫出具有說服力的評論,他除了用經濟理論為指導,以敏銳眼光作觀察外,同時廣泛參與企業活動,多方瞭解市場信息,並實際參與股票投資。入市前,他用三個月時間詳閱「日本經濟新聞」,並密集訪問兜町(東京證券街)產官學專家,聆聽不同意見,以期對公司營運及股市運作規律有所感悟。
   邱永漢發現,日本的產業正出現結構性變化,諸如家電、汽車等新興產業受到時代需求而大幅成長,於是大舉投資這些具潛力的二三線股,一年多後媒體紛表認同,並將他看好的股票冠稱「兜町有邱股」,一時間他被捧為「股票神仙」、「賺錢之神」,從此在日本股市呼風喚雨。 
其後,邱永漢又發覺地狹人稠的日本,房地產的需求與發展更甚於股票及其他投資標的,因此大力鼓吹日人投資房地產,自己亦在澀谷興建第一棟小樓,並以此為起點進軍房地產,從而將事業版圖導向更大規模的發展。這棟40年前一坪(3.3平方米)30萬日圓買進的土地,目前時價每坪3千萬日圓,歷經泡沫經濟後獲利還有100倍。    為了深入瞭解行業生態,邱永漢親自拜訪各行業經營者並進行廣泛交談,卻發現這些企業家的知識大都集中在自己的事業和商業對手上,除此之外,幾乎沒甚麼常識或知識。於是,他又當起了經營顧問,第一位請他擔任顧問的是理研光學老闆市村清。後來又進而成立會費制的顧問公司,每位會員月付5萬日元,讓他每月坐收150萬顧問費。
《當起老闆過癮,投資賠多賺少》
     接觸太多的老闆後,邱永漢也起心動念,開始當起老闆進行各種投資,包括小型彩色印刷、砂石場、超級市場等,無奈隔行如隔山,最後除了自動洗衣店外,全都慘賠收場。
 緊接著景氣變壞,50家顧問中18家解約,他乾脆結束顧問工作,並將辦公大樓出租,把事務所遷回家中,閉門思過。他在著作中,有一章專門記述失敗並談到在失敗中保全自己的兩大原則,第一是,祇能在自己能周轉的資金範圍內開展事業,第二是,自己要擁有經營事業場所的房地產。他認為成功的人無不將失敗視為補品而再三咀嚼。
    儘管人生陷入低潮,但邱永漢的多才多藝又一次得到展現,那就是嘗試歌詞寫作和稅務探討。不景氣時,人們最重要的是少花錢,因而也是最常聆聽歌謠的時候。一次在大阪出差時,他利用飯店信紙心血來潮地寫起歌詞,首張唱片「戀愛的十字路口」由當紅歌星橋幸夫演唱,藤家虹二君作曲,次年2月發行後引起轟動;得意之餘,他又繼續讓三澤明美灌唱了「鋪國之花」。一年下來,他替勝利 公司作詞的三張唱片,兩張獲得最暢銷獎。 
隨後他又應邀在日本經濟新聞連載「稅金」專欄。一方面是因為日本經濟第一 次遭遇危機,受競爭激烈和成本提高影響,企業利潤下降,稅負減少自然成為節 約開支的手段之一;另方面中小企業的經營者一般都把稅務交給會計師,本身所知無多,而稅負的增減又關係到切身利益,所以人們普遍對稅務愈來愈強烈關心。邱永漢抓住這一機遇,迎合社會需求,其第一本「稅金報告」連載後出書即暢銷全國,目前仍不時再版。接著又出版「實際節稅」等,讓他又成為稅務權威。
    《台獨組織領導,拯救國家危機》
   1971年,邱永漢應「周刊現代」之邀撰寫自己的半生記「我的賺錢自傳」,當他寫完半生記,開始出版自選集的初秋,突然傳出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席位消息,一時間台灣的股票崩盤,房地產停市,美元兌台幣從官價 1比40暴漲至黑市的52元;雪上加霜的是,日本政府又透露隔年將與台灣斷交,由於台灣的經濟完全仰賴日本,頓時民心渙散,經濟動盪,政權危在旦夕。
  當時親掌大權的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風雨飄搖下,頻覓對策,並廣詢知日派台籍政治人物的意見,最終,蔣經國接納了交通部長林金生(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父親)的建議~策反邱永漢,並即刻指派調查局長沈之岳前往邱永漢東京住所,勸他返台,以發揮鎮靜劑角色。
    邱永漢除了是日本輿論界及產業界甚具影響力的名人外,旅日期間他還歷任「台灣民主獨立黨」、「台灣獨立同志社」、「台灣獨立總同盟」、「台灣青年獨立聯盟」、「台灣獨立聯盟日本本部」等組織領導,對國民黨蔣家威權體制繼續進行海外反抗運動,於旅日台灣同鄉間具一定號召力;策動他回台一方面可發揮「名人效應」穩定民心,同時亦可與日本朝野保持接觸管道的暢通,另方面則削弱台獨勢力;基於這些作用,沈之岳等乃三顧茅廬,力勸邱永漢回國。
    面對這般奇遇轉折,邱永漢再次面臨人生的重大考驗。首先是離鄉多年,此次不回,不知人生是否還有機會衣錦還鄉;其次,冒然接受邀返,對於其他台獨同志又將如何交代?再說,返國後蔣家政權是否會翻臉不認帳,將他抓入黑牢?
   經與家人及好友再三研商後,邱永漢決定放手一搏,返回闊別23年多的故鄉,理由是:
     1) 日本工資高昂,土地價貴,基於成本降低及國際分工,有必要將部分次級產業移往台、韓等地,原本他就一直想回台考察,卻因政治因素無法如願,如今正是千載難逢機會。
     2) 蔣介石已年邁體衰,蔣經國接棒後,遲早要進行民主改革,而反對運動最終還是要植根於自己國家的土地,方能開花結果。

 3) 自己已在日本輿論界與商界具相當影響力,有機會與能力在經濟上為台灣發聲及效力,台獨方面自然接續有人。
     4) 台灣政權危在旦夕,蔣經國應不致節外生枝,將他騙回台灣後再抓入牢籠。    由於蔣經國即將在1972年5月底接掌閣揆,因此台灣當局特別安排邱永漢於4月2日回台,以營造聲勢。
《返國受寵若驚,大力倡言改革》
    然為預防萬一,邱永漢臨行前特別交代幾位日本國會議員對應事宜,同時邀請大批日本新聞記者隨行,方始浩浩蕩蕩在「台灣青年」雜誌首任總編輯蔡炎坤陪同下搭機回台。返抵台北時,林金生及專責逮捕叛亂犯卻央求他返國的調查局長沈之岳等眾多黨政要員皆前往接機,場面熱絡,報紙、電視更是連月大幅報導,形同國節家慶,讓邱永漢受寵若驚。不過對於媒體稱他「反共義士」,他卻啼笑皆非,笑說共產黨圓或扁他都不知,要怎麼反!
   其後,他先後15次以「投資考察團」團長身分親率日本750家中小企業負責人來台考察,經濟部長孫運璿並前往機場迎接。回台後他即在台北中山北路和南京西路口興建邱大樓作為據點,一度還是地標。此外,他還在台南縣獨力開闢「邱永漢工業區」,將台灣的鰻魚、豬肉、毛豆等農水產加工品銷往日本,以及在桃園、嘉義及高雄等投資高爾夫球場、百貨公司等近百家企業,對促進台灣經濟發展頗具貢獻。
   邱永漢在台投資的事業中,有些是依循日本發展的路線,有些是因應台灣的特殊環境,部分則是兼而有之。其中最受爭議的是邱大樓一樓每杯500元的日式咖啡,除了價昂,女服務生還得跪著為客人當面沖泡,被批評是對性別及職業之歧視;邱永漢承認500元價格是貴了些,但大家卻忽略了價格背後存在之價值的意涵,他表示,當時台灣交誼場所大多是簡陋冰果室,衛生亦差,而除了觀光飯店在賣些用低劣咖啡粉沖出來之高價而乏味的咖啡外,幾乎沒有專業的咖啡店,因此他才與日本著名咖啡店合作在台設點,賣的是專業、氣氛、品質與流行價值;此事經媒體競相批判後,反讓邱永漢咖啡店門庭若市,從此新潮咖啡店如雨後春筍般林立,也逐漸蘊釀出台灣的咖啡文化。
   返國沒多久,邱永漢感覺台灣無論政治或經濟都與現代化國家相去甚遠,首要之道必先改變執政當局之思維,因此他不斷在台灣各大報章雜誌撰文,暢談日本經驗及台灣應走之路,係最早提倡台灣經濟應自由化及國際化者。
  《要想改變台灣,得先改變思維》
 有鑒於台灣股市資訊之嚴重不足,投資人不是道聽塗說盲目進出,就是任憑炒手宰割,因此1973年中,邱永漢特別禮聘其日本證券顧問菅原多喜雄專程來台創辦「股市瞭然」季報,完整分析各股財務資料,並首度引進線路圖技術分析,係當時國內最權威股票雜誌,「股市瞭然」其後改版為財訊月刊。
   或許台灣股市規模小、媒體密集,邱永漢回台後在股市呼風喚雨更甚於日本;他一生最遵循的投資哲學是日本諺語「石上三年」,也即三年內能賺錢的應繼續投資,三年後還虧損的就應放棄!邱永漢回國後最看好的是化纖業,10元的股票衝到77元,不幸其後卻碰到兩度石油危機,讓他三年內如洗三溫暖,慘賠不已。
   1987年7月,他撰文預言游資氾濫的台灣,股票與房地產將無視景氣良窳持續漲升,其後台股即自2千點起漲,直衝至1990年的12,682歷史高點。
   鑒於當時台灣社會及經濟程度差距日本10~20年,而政府卻大力祛除台灣與日本之文化連結,頗甚不利台灣現代化進展,邱永漢因此特地開設永漢書局及以留學為目標的永漢日語,以加強對日本訊息之掌握與吸收。永漢書局最有名的行銷口號就是引用宋儒王安石之「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銘言。
  在日本開過畫廊及辦過藝術雜誌的邱永漢,也是台灣最早推動藝術投資者,回台後即在台北成立「求美畫廊」,亦在高雄設立高級藝術畫框工廠。
   熱愛美食的邱永漢返國後亦四處品嘗美味,像鼎泰豐就是他最早在台日撰文推薦,因而爆紅;在一次調查局邀宴中嘗到北京烤鴨及砂鍋排翅後,讚不絕口下遂與老闆合開「天廚餐廳」,他的暢銷書中即包含幾本美食專書。
《勇於嘗鮮試新,新經濟實驗者》
      一生筆耕不輟,即使在飛機、火車上邱永漢也寫個不停;他精通台、日、英、粵及普通話,但受成長背景影響,均係以日文撰寫再譯成中英文等,其著作近400本,發行量逾2,000萬冊,深受讀者鐘愛,是日、台、港暢銷書排行榜的常客。他每年約120多天搭機穿梭在東京、台北、北京、上海及成都參訪,最多時一年有200多場演講,每場一小時鐘點費可達6萬港幣。
   1980年他突發奇想,入籍日本並以無黨籍身分角逐參議員大選,不幸落敗。1986年200日圓兌1美元時,他預言日圓將升值至100比一,9年後果然應驗。    1988年他首度訪問北京後,直言中國將會香港化,經濟將因而起飛,孰料隔年卻爆發天安門事件,香港房市受波及暴跌,他遂聯合日本投資人在太古城大肆購進650個單位;1992年因不滿日本稅負嚴苛而遷籍香港,九七前房市狂漲時,他趁機將擁有之香港房產大舉出清,狂削一筆;其後則帶領台日企業家大舉進軍中國,先後在上海與成都置產;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上海浦東談妥購地條件並付款後,對方竟表示這是一層樓之地價,如要蓋幾層就還得付幾倍的地價款,讓他見識到中國人的利害!
   他與考察團成員在上海興建的永華大廈,是當時一片荒蕪之浦東的第一個外資建案,也是當地第二個開工的建案,如今附近金融業林立。
   1999年他預言日本的泡沫經濟將於美國上演,尤其是股票方面,2000年網路泡沫果真發生,那斯達克股價指數從5,048點跌剩五分之一。
   一向不喜討好官僚的邱永漢,在中國並未如像在日本及台灣那般受寵,一方面是中國地土遼闊,將他的能量稀釋,另方面是他對中共之「具有中國特色之社會資本主義」底細摸不清,而中共當局對他的影響力頗具戒心,媒體則對他的本事欠缺瞭解,所以儘管他一、二十年前就肯定中國的房地產將狂飆、股票將暴漲10倍、人民幣一定大幅升值 ,但坑坑洞洞因素之干擾,加上歐美經濟變幻莫測,讓他的預言失去早年慣有之料事如神的通天本領,2008年金融海嘯,其投資之中、港股票慘遭腰斬,悵然下宣佈除了稀有金屬、能源及糧食,中國股市與房地投資致富之黃金時代已結束,讓外界對他留下了有讚美也有批判的評價。
   邱永漢對於宏觀經濟的變動及微觀商機之掌握,其大腦彷似裝著衛星導航般永遠比別人反應快,頗甚擅長股市大盤、房地產走向、匯率變化、傳統產業轉型及新潮行業趨勢等;惟也因過於自信、識人不清、用人不當、不擅管理及視野太早、腳步太快而經常迷航,甚至導致其投資粉絲跟著慘賠;可謂是別人嗅不到的,他都嗅得到,別人看得到的,他卻看不到!
   整體而言,反傳統、反經驗,勇於嘗鮮試新,也能坦然接受失敗的特質,讓他永遠衝在時代浪端的前頭,經營之神、賺錢神仙不過是他階段性的角色,邱永漢其實最成功的除了是亞洲經濟趨勢的導航者外,更是日、台、港、中時代經濟的實驗者,這才是他最為寶貴的核心價值!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林健煉/資深媒體工作者 (台灣)

資深媒體工作者。

台灣大學法學院商研所企經班結業(企業經理班~EMBA前身)。
曾任:21世紀出版社總編輯、財訊雜誌創辦總編輯、自由時報總編輯、副社長、台灣電視台監察人、東森電視台董事、民眾日報發行人、東森媒體集團副秘書長、新新聞周刊社長兼總編輯。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