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期數
瀏覽人數
8,679,281
設為首頁
帳號
密碼
登入
2012
年
08
月號論壇主題
兩岸怎麼看東海、南海爭端
期數選單
兩岸面對東海與南海爭端
李禮仲/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 (台灣)
回上一頁
近期東海與南海爭議不斷,爭議中不僅牽涉領土主權與經濟利益,也和兩岸關係有所關連,。前爭端仍舊持續延燒,短期間風波恐怕難以平息,要如何突破現有僵局,馬總統所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不失為可行方向之一。
爭議本質突顯歷史與政治糾葛
東海與南海爭議相似處頗多,在彼此間你來我往的動作下,藏著各自盤算的經濟與軍事因素,透過國際角力,冀望獲取最大的利益,而角力間所牽扯的爭議本質在於歷史與政治因素,此似乎無法在短期間內得到解決。
在歷史上,南海與東海爭議皆與過去的歷史情結相關。在東海上,從中日戰爭以來,雙方爭取亞洲局勢的主導權從未斷過,再加上日本侵華與戰爭期間的大屠殺事件,更讓雙方深埋民族心結,在南海上亦同,中國大陸雖然在過去曾經抗美援越,但1971年發生的中越戰爭,亦讓其雙邊關係降至冰點,歷史情結是各項爭端的重要火苗。
中國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受到西方列強勢力的入侵,而入侵使得中國人對於領土價值的認同浮現,「中國領土一寸也不能少」似乎已經成為中國領導人的歷史責任,歷史責任下,對於各項主權爭議,中國所願意付出的代價,絕對不是以經濟利益所能衡量,這也讓爭端解決更形複雜。
在政治上,中國大陸即將面臨18大接班,新任領導人習近平對於主權爭議,即曾經發表過立場,認為應該在主權、安全與領土完整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合作開發等行為,顯示其亦承襲過去傳統的領土價值,再加上接班之際,任何國際間對於領土爭議的動作,都會被放大檢視。因此在政治因素上,亦會讓東海與南海爭議更形詭譎。
日本對於領土爭議也有其政治考量,日本國內政治紛擾不斷,而且日本可能在不久之內,將舉行大選,屆時將會牽動政治版圖的移動,而當出現領土爭議時,將是最好凝聚共識拉抬選舉的時機,因此日本在國內政治因素下,要出現讓步機會亦不高。
東海和平倡議透露訊息
馬英九總統在5日所推出的「東海和平倡議」,不只具體說出台灣的基本立場,對於東海與南海爭議來說,亦有其時機、內涵與方向上的意義於其中。以下分別對其說明:
首先在時機上,目前中國大陸與日本對於東海爭議皆採取強硬立場,若美國調停,將會讓問題更為複雜,再加上美國深陷經濟問題,又面臨總統大選,其不至於會對東海爭議有大動作,而馬總統所提的東海和平倡議,有助於和緩中國大陸與日本緊張氣氛,避免情勢一再升溫。
其次在內涵上,東海和平倡議的三主軸切合各方所需。其一倡議希望降低衝突面向,主張各國自我控制,以和平方式處置爭端,避免爭議擴大,是希望降低彼此間緊張氣氛,避免各方間的擦槍走火;其次希望透過對話溝通,尋求共識,建立東海秩序,以避免爭端情勢再起,國際之間以溝通建立互信,讓東海能在協議之下,和平共處;其三希望能建立機制,共同開發,透過雙邊的機制,共同找出互蒙其利的模式。
最後在方向上,東海和平倡議的方向在於溝通合作,而兩岸共同承認一個中國,對於爭議有可操作的空間,而且雙方在海域上也有佔領相關島嶼,可透過彼此溝通,將爭議問題先行擱置,共同開發南海經濟資源,成就先行合作開發的重要典範。
期待更和諧的東亞秩序
南海與東海爭議由來已久,在政治與歷史因素下,爭議在短期內解決的可能性不高,而馬總統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讓彼此劍拔弩張的氣氛稍稍緩和,並露出了些許的曙光,不論倡議是否能在短期間內實現,但其肯定溝通、共利等價值,將會是未來解決爭端的核心必要價值。.期待在核心價值下,能見到更穩定、和諧的東亞秩序。
End
回主題論壇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李禮仲/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 (台灣)
學者、教授。
現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副教授、紐約大學世界貿易組織智慧財產權工作小組、英國財經犯罪防制法律月刊(Financial Crime Journal)國際編輯委員。
東吳大學法學士、美國波士頓大學金融與銀行法法學碩士、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學院法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法學博士。
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中國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兼任副教授、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系主任。
轉寄好友
Forward
送出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
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