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7,351
2012
10
月號論壇主題
從大陸接班轉型看台灣價值
中、港、台轉型的機遇與挑戰
陳奕廷/媒體工作者 (台灣)

九月一日,在台北艋舺大道的時報大樓外,估計聚集約有七、八千人抗議旺旺中時集團。這場遊行的起因是旺中傳媒集團準備併購中嘉有線電視系統,讓人擔心會產生媒體壟斷的問題,同時也針對旺中集團處理新聞不專業表達抗議。遊行群眾從時報大樓前往至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訴求立法限制跨媒體的壟斷。
因不滿報社新聞處理,於不久前辭職的中國時報記者何榮幸,在其FACEBOOK刊載未能在時報「我見我思」專欄刊登的文章《北風與太陽》。其內文開頭寫到,台灣社會始終有股力量,在漫長的戒嚴時期努力對抗北風,這股力量來自校園裡的教授與學生,也來自校園外的知識分子與中產階級,更來自走上街頭的升斗小民與平凡百姓,經過長期努力,終於迎來溫暖的太陽。何榮幸指出,若政府犯規,監督政府的媒體會施予監督壓力;而若是媒體犯規,台灣社會的民主機制就會發出紅燈警告,也唯有如此才能讓媒體不再踩紅線。
旺中併購中嘉的議題原本只有少數研究媒體改革的專家與社會團體關心,但旺中集團在相關新聞處理的不專業,和他對於抗議者,包括作家、學者、學生,以及部分中時記者反彈的反應,是讓整件事情轉變成為台灣社會關注焦點的主要原因。
參與這場遊行的人數,超乎事前想像,引起如此大的共鳴,因為台灣報紙,尤其是中國時報,過去在民眾的心中有值得信賴的重要地位,如今產生信賴和期望的落差,自然有「愛之深、責之切」的強烈不滿。中國時報在轉手到旺旺集團之前,曾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時代,以及李登輝接班後台灣政治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扮演推動台灣民主進步的重要角色。創辦人余紀忠先生本身雖然是國民黨的中常委,但在「開明、理性、求進步;自由、民主、愛國家」的辦報理念下,務實實踐。在當時高壓的年代,中國時報在政治新聞(正刊)、藝文新聞(副刊)、言論版上,努力尋求獨立、專業空間,報導真實、推動進步觀點。在這樣的理念堅持下,余紀忠充分展現對於記者與學者的尊重和多元包容。
知名新聞人王健壯就為文形容當時的中國時報,「有青年黨籍與第三勢力的人當過總編輯,有坐過白色恐怖政治牢的人在編輯台負責核稿;四十多人的採訪組中雖有忠黨愛國之人,但亦不乏參與黨外民主運動之人;那是一個繁花亂插的年代,也是繁花如錦的年代。」
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的過程,中國時報曾經樹立了一些可讓新聞後輩遵循的標竿,而也因為這些自我要求的高標準,不但凸顯接手後的旺旺中時集團表現荒腔走板,也加深了民眾的失望與憤怒。
如果說,台灣從威權轉型到民主,換來的是商業力量對於媒體毫不尊重的箝制、為了集團私利對於知識分子、個人的輕視、甚至缺乏推動社會進步的基本信念。
那這一次的遊行,除了是抗議旺旺中時集團與反對媒體壟斷,也可以看做是民眾對於近年台灣主流媒體所製造的諸多亂象,所發出的一次集體抗議。從樂觀一面來看,這場遊行亦可視為台灣下一次轉型的先聲。
下一次的台灣轉型不僅止在媒體,也在民間社會與你我之間。現今的台灣,不但在民主選舉及日常生活中,出現藍綠對抗,形成不斷的內耗與政策空轉,也在中國不斷強大下,不同背景的台灣人基於對中國不同的理解與想像,彼此間產生出內在的隔閡,凸顯了台灣社會雖然已經懂得基本尊重各族群之間的差異,卻仍然缺乏彼此深刻的聆聽與訴說。
旺中集團老闆蔡衍明今年二月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談到自己對於兩岸統一有強烈的願望與對於六四事件的看法。他的表達方式讓許多台灣人,包括台獨色彩濃厚的本土社團非常不滿與擔憂,也因此加入了這次遊行。
蔡衍明當然有個人的言論自由,在民主與自由的台灣,主張統一不應該受到歧視。甚至,對於許多歷史事件,例如六四,即便他有離譜到一般人都無法置信的觀點,都不應該藉此影響到蔡衍明的事業,以及汙衊其個人,當然,蔡老闆同時也要有接受批評的雅量與自省,更不應該動用公器打壓抗議者。蔡衍明是一個成功的食品商人,但畢竟隔行如隔山,是人都可能是天才,也可能是白癡,天才或白癡只一線之隔。
統獨爭議所衍生的問題,讓許多懷有比較濃厚中國情懷,以及對於統一有主觀理性願望的知識分子,即便不能認同旺旺中時集團的作為,也不願意支持反旺中的活動。就如同,當年台灣爆發紅衫軍反對扁政府貪腐,有許多情感上屬於台灣本土派,即便內心反對扁家作為,仍然不願與泛藍民眾站在一起的情感緣由。
台灣在民主化的過程當中,讓多元特色呈現,同時內部不同背景族群也逐漸凝聚共同信仰價值。但在中國越來越強大,影響台灣越廣越深的同時,台灣內部也因為多元的族群背景,加上缺乏理解彼此差異的同理心,這讓不同時期來到台灣的台灣人,在對於未來想像、國家安全、經濟發展等看法,越難建立共識,甚至對於不同意見者的信任感也很低。於是,各族群產生了各自的焦慮,而且越來越深,也讓台灣內部的溝通越來越困難。

 二
九月八號晚上,香港新任特首梁振英,正式回應爭議已久的國民教育爭議,以及在政府廣場抗議的十二萬香港民眾。他表示,未來德育與國民教育教材將由學校自己決定是否實施,也呼籲抗議的香港民眾,希望大家將來可以尊重願意實施國民教育教材的學校。
香港人對於國民教育本身的爭議,主要在中國模式的特殊性,是否可以提升成為具有教育啟蒙意義的國民教育教材。中國模式本身最大的爭議就在於,中國模式的發展本身是由中國共產黨以黨領政完成。這個帶領中國逐漸擺脫貧窮,並且走向當代大國的新中國創立者,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仍少數強調著黨指揮槍、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以及維持媒體審查與網路管控等作為的專政政黨。
這個部分是朝向更進步的改變的過程,還是長期不會改變的發展模式,進而成為對於看待世界標準的價值觀,是香港人對於中國模式是否被列為教材的主要疑慮。
除了中國模式在獨特性與普遍性的爭議之外,最被媒體舉例的是,教材當中提到,學生看到國旗應該要感動流淚。當然,政府本身呼籲民眾愛國是理所當然,但民眾是否真心愛國,看到國旗是否流淚,端看政府的作為,也屬於個人思想自由,豈是用教育教材的方式,來教導學生呢?
曾擔任毛澤東與周恩來翻譯的資中筠女士,在今年七月蒞臨香港書展演講的時候表示,中國人民開始思考「誰養誰」的問題。她表示,中國社會現在逐見有了「我是納稅人」的以民為主的概念。沒有一國兩制的大陸尚且如此,何況香港。
在香港民眾有以民為主的價值觀下,民與國誰大?黨與國誰大?在一國兩制下,共產黨能否容許愛國但不愛黨的港人存在呢?黨與國界限本身的爭議,衍生出反對國民教育者,是否部分存在有去中國化,甚至是脫離中國的心態。
每個人的想法與背景不同,站在金鐘政府廣場前的民眾,也許有部分人真有這些想法,但這個衍生出來的問題是中國文化真的可以去掉嗎?這是個真實而令人恐懼的議題嗎?
「中國」二字的內涵,本身即具有不同面向的理解。中華文化的形成,在過去五千年來,一向是包容各方,也與各方交融的。以台灣為例,台灣本土文化的組成,有台灣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同力量所帶進來的文化元素,其中中華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過去,民進黨政府將轉型正義之必要、台灣主體意識深化之必要、提升本土文化地位之必要,粗糙的操作成去中國化,事實證明是徒勞無功。
香港本土意識的提升不應該被衍生成為去中國化,如果真有心人操作,也沒有成功的路徑。
除了國教爭議,新界最近是大陸與香港之間爭議最大的地方。在新界的上水,由於靠近深圳,近年出現許多「水貨客」。水貨客在上水大肆購買物資,回去轉賣給大陸民眾,原因在於香港的品質高,內地有大量需求,並且存在著差價可賺取。
這樣的供需情形下,水貨客大量出現,加上大陸自由行的政策,大量的內地人口湧入原本恬靜的鄉村,造成當地的物價漲高與交通混亂,也讓當地人的生活品質大受影響。而上水民眾所抗議的事情,也是在開放大量陸客自由行後,許多港人,甚至是部分大陸民眾的共同心聲。
另外一邊,新界東北的發展案也引發很大的爭議,政府宣稱要徵收私人土地蓋樓房,以滿足香港未來發展與住房的需求。但,當地反對者擔心的,除了原本家鄉的環境改變,以及本身住房的拆遷,深怕自己的家鄉變相成為中國官員炒房、血拼的特區,更擔心未來變成深港一體化,危及一國兩制下原本的香港權益。
同時間,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原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陳佐洱在香港舉辦新書發表會。會中,他表示,當看到,抗議人手拿港英旗,對於在上水有人對著大陸人喊著「中國人滾回中國」,感到非常痛心。
這種痛心想必是真實而深刻。除了民族情感上的撕裂外,中國大陸為了迎接香港的回歸,做出了制度的創新,回歸之後給予香港許多的優惠,SARS期間,大量開放自由行拯救香港經濟,連政治民主普選都有時間表。共產黨官員或者說一名大陸人會有這樣的心痛與表達,即便是外人都可以完全可以理解。但陳佐洱或者是共產黨政府有沒有進一步去分析,為何在這樣的用心下,香港民眾仍會出現這樣的情緒,施政者應該從香港庶民的心聲中在去思考政府的香港政策,是否有所不足,需要調整。
在同樣的一場記者會當中,陳佐洱在面對香港記者詢問關於香港普選是否會落實、是否有「西環治港」的問題(在港島的西環是中聯辦的所在地,香港傳媒常用此語表示共產黨乃實際的香港控管者)、對於國民教育的解釋與梁振英政府的看法,原本有機會進一步與香港民眾進行溝通,但他標準的官式回答,恐怕很難讓港人聽得進去,也表徵著共產黨與香港民眾之間的距離。
在龐大的官僚體制與一國兩制的結構下,不僅是陳佐洱,任何中國中央政府的官員,恐怕都很難有不同的回答,更禁不得起追問,同樣是中國人的大陸人,為何沒辦法享有與香港人同樣的權利與未來,同樣中國人是否能同樣享有更進步的那一制。
一國兩制的設立,原本是就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模式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模式的差異,所做出的制度安排,但也就在經濟發展邏輯與模式趨同後,一國兩制真正的差別就政府對於公民社會是屬於管控還是開放。
一國兩制的問題在未來香港特首由普選產生後,會更加凸顯。民主社會一人一票選舉出來的特首,在面對香港自主性提高,並與北京立場有所矛盾的時候,「他」會是北京任命的特首,還是屬於香港人的特首?
香港過去是一塊被認為在「借來的時間」底下,於「借來的地方」打工的地方。港人也多給外界務實專心賺錢,對於政治、公眾事務冷淡的印象。但在香港以一國兩制身分下回歸中國後,面對共產黨專政的中央政府與受西方教育與普世價值成長的價值觀的交錯下,逐漸在中港互動、香港民主進程、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等轉型下,開始有了新的刺激。新的刺激本身,就會激盪出更多生命力, 香港本土文化面貌的清晰與多元,不但有助於豐富香港本身,也勢必會再一次的刺激與豐富中華文化,影響大陸的刺激與演進。
如同香港知名作家陳冠中在其文章《下一個十年-香港的光榮時代?》所做的結尾:「下一個十年,香港應該可以做到,為內地的經濟發展及社會進步做出貢獻、繁榮、安定、法治、自由、民主、和諧、善治、公正、環保、節能、宜居、好玩,一個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世界城市。」


九月十八號,九一八事變八十一周年與釣魚台領土爭議,中國大陸共有八十五個城市出現了上街抗議遊行。這樣的抗議活動本身,出現了一些打、砸、搶的傷害自己同胞和國家利益的事情。這些不理智的作為,透過媒體與網路,完全展現在世界舞台上,大陸邊上的香港與台灣海峽旁的台灣,更是睜大眼睛看著。
網路上流傳的許多遊行照片與標語。其中一對標語是這樣子寫的「給我三千城管兵,一定收回釣魚島:給我五百貪腐官,保證吃垮小日本」。
另外一個在微博上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是「中國人連上街的機會都是日本人給的」。
許多觀察家認為,中國社會的情緒是躁動的。而這一系列的遊行行為,正是躁動情緒的宣洩。我們可以看到,這情緒的背後,不僅是參雜著對於中國和中國人民在國際上沒有受到應有尊重的不滿,也含著對於自己所處社會環境種種弊端,諸如貪腐、特權、貧富不均等等的趁機抗議。
這段期間,在台灣的FACEBOOK上,讓人最為感動與震撼的照片,是一個中國大陸的年輕女孩子,眼睛閉著拿著一張海報。
海報寫著「戰爭、地震、水災,我們都過去了。這不是法西斯。我們的領土,從不是靠打、砸、燒。這不是文革,我們的奧運會全世界都看了。請停止傷害,我記得,我的祖國充滿愛。」
女孩的愛,對於同胞與國家的愛,感動了每一個人,也讓人深刻的感受到中國的希望。
而拍照者在圖說上寫道,接著,女孩子的海報就被搶走撕毀,眾人喊著「毛主席萬歲,解放軍萬歲,向日本宣戰。」,而拍攝者說,他來不及拍攝到,女孩子用手擦拭著留下淚的眼睛。
女孩的淚,雖沒被拍攝到,但也震撼了每一個人,也讓人深刻感受到許多人在中國的無力。
「愛國主義是流氓最後的庇護所」是英國思想家塞繆爾約翰遜所說的。中國面對百年來的衰落不振與過往日本殘暴的侵犯下,希望獲得尊重,重新站起來的願望,在任何情況下都顯得合情合理。
但,當前的中國希望獲得世界的尊重,已經不再需要像舉辦奧運、或者標榜「中國模式」的獨特性的方式來爭取。相反的,這些已矗立的成就,卻很容易在一次的政治社會的騷亂事件中,被世界排除在文明國家的行列之外。這並非外國干涉中國內政,而是每個人心中自有一個桿秤。
因此,在面對到外部問題與內在矛盾的時候,中國政府除了想盡辦法「保八」、「保七」,和不斷拉抬「愛國情緒」外,根本上應該嘗試著在改革開放取得國家富強成果之後,回頭重視人類發展的進步價值,更加強調身為一個人應該享有價值不斷進步的一致性,而非僅有政權發展的獨特性。


十一月八日,千呼萬喚下,中共要舉行十八大,屆時全世界都會看著習近平先生成為新一代的中國領導人,也關注第五代的領導班子組成。當全世界都看著北京的時候,就已在在證明,共產黨所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國大陸人民不斷的努力下,已經是獲得世界承認的重要力量。
中國政府與中國人民這六十年來的努力,不就是為了讓世界重視中國嗎?現在,中國人民的內心真正需要被證明的不僅是讓世界重視中國,而是在這樣的努力之後,世界尊重中國、世界尊敬中國。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學習能力極佳,對於政權延續具有高度反省能力的執政黨。在中國走入世界,世界需要中國的時代,當下中國政府正面對的轉型挑戰,全世界都關心共產黨政府的下一步將會往哪個方向走,而台灣與香港的未來更是與之相關。
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皆面臨到不同層面的轉型問題,但卻都有所關聯。三者轉型的過程與結果,也將彼此相互影響。在三方越趨頻繁的互動下,彼此之間同樣需要從聆聽中學習理解,這樣的理解不但可以凝聚交集,增加信任感,更可在這樣的交往當中去汲取對方成功的精華,並且避免失敗教訓,而這也會是轉型過程當中,將代價減少至最低的方法。
以地理位置來說,中國大陸大,而台灣、香港小。以政治跟經濟力量來說,同樣是中國大陸大,而台灣、香港小。《孟子.梁惠王下》篇有這樣子一句智慧之言:「以大事小者仁,以小事大者智。」,足以讓兩岸三地深思其義
過去一百年來,台灣、香港與中國大陸的歷史發展不同,台灣與香港在這段過程當中,已經是「世界的香港」、「世界的台灣」,這也是台、港的價值精華所在。而中國大陸同樣也是這個世界的重要一部分,要成為「世界的中國大陸」,中國共產黨政府面對中國大陸的民間社會、台灣跟香港,應當是太陽,而非北風。更精確的來說,彼此都應該成為他者的太陽,互補不足,互相照耀,而非強行吹起寒風。我們都應該正視兩岸三地都有各自彼此重要的發展經驗與存在價值,我們需要彼此傾聽各自的故事,從理解中吸取智慧,以求共存共榮,人民幸福。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陳奕廷/媒體工作者 (台灣)
曾任:
金融保險論壇 撰述委員
新新聞週刊 特約記者
Nownews記者、編輯
ETtoday記者、編輯
Taiwan news財經文化週刊特約記者
目擊者雜誌記者
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