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4,090
2010
09
月號論壇主題
ECFA之後的兩岸情勢及展望
媒體列入早收清單 推動文化發展
黃肇松 / 世新大學新聞系客座教授 (台灣)
   最近兩個月,兩岸關係有突破性的發展,ECFA的簽訂,成為兩岸經濟進一步合作的基石;而雙邊經濟的發展,也將促進其他方面的交流。然而在政治方面,因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政黨輪替有可能常態化,兩岸政治接觸的複雜性和困難度仍高。因此,以新聞文化的交流,增進兩岸之間的瞭解,應該是「後ECFA時代」,兩岸關係的發展重點。
兩記者來台開啟兩岸媒體交流
在一九八七年台灣宣佈解除戒嚴及開放探親之前,兩岸隔絕四十年,要進行任何方面的交流都不容易,尤其以媒體的高度敏感性,交流的艱困更可想見。
一九九一年八月,兩岸媒體交流有了突破。當時中國新聞社記者郭偉鋒和新華社記者范麗青申請來台採訪「閩獅漁事件」,筆者當時服務的中國時報受託協助邀請,同時協助安排入台事宜。八月十二日兩位記者抵台,筆者代表報社接機。他們受到百餘位記者同業「包圍採訪」,從機門到海關,足足走了一個鐘頭,「寸步難移」的開啟了一次「破冰之旅」。
以新聞交流而言,范麗青和郭偉鋒兩位記者來台採訪,具體實現了兩岸新聞採訪的雙向化,在此之前是單向的。歲月匆匆,兩岸媒體交流進入第廿年。二十年來,世事變化很大,媒體亦然,而兩岸四地媒體的變化是朝著「極大化」發展。
在資訊流早已超過物質流的「資訊時代」,兩岸四地媒體力量究竟有多大?讓我們來看看一些統計數據,讓數字說話。
由近及遠,台灣傳統媒體中每天定期發行之中、英文報約三十家,有效發行的雜誌七千種,廣播電台二十餘家(多數有聯播的分台),這些媒體近年來變化不大,改變較大的是電視和網路。目前台灣有五家無線電視台、一百個以上的有線電視頻道,提供五花八門的節目,可覆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庭,比率之高為世界之冠。網路發展更快,台灣民眾網路的接觸率從二00一年的六.六%一路飆昇到二00六年超過四十%,六年之間成長六倍多,目前已超過百分之六十。這些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在幅員不大的台灣,構成極為豐沛的資訊流。
兩岸四地媒體發展極大化
十四億人口的中國,所有的統計數字都大的驚人。根據統計,二00九年年底,新聞出版業總產值增長二十%左右,突破一兆元人民幣(以下同)大關。以家數來說,中國大陸報紙超過二千一百家,各類刊物近萬種。從統計來看,中國大陸報紙和期刊的出版近年來維持穩定成長的態勢,特別是文化生活類的報刊和有地方特色的報紙與期刊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對資訊流的擴大作出貢獻。
廣電媒體方面:中國大陸二00九年有二五一座廣播電臺,二七二電視臺,二0八七座廣播電視臺,四十四座教育電視臺,構成力量龐大「廣電大軍」,到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九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九十七。也就是說不論是廣播、還是電視都有十三多億的閱聽眾,廣播電視不但成為大陸民眾接收生活、娛樂訊息的主要媒體,也是新聞資訊傳播的主要管道。  
廣電大軍固然威猛,但標誌著第四次「傳播革命」,正在中國大陸風火進行的網路媒體勢頭更盛。截至二00九年底,中國網民規模已達三.八四億人,較二00八年底增長八千六百萬人,年增長率為廿九%,超過了美國和日本網民的總和;中國手機網民規模一年內增加了一.二億,已達到二.三三億人,占整體網民的六0%。
中國大陸互聯網已成媒體主流
中國大陸互聯網「資訊流」的注入,有兩個發展值得觀察。其一是入門網站(大陸稱門戶網站)對重大新聞的傾注全力,而網民也熱烈回應。知名調查機構AC尼爾森的調查資料顯示,在二00八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八月九日首枚金牌決出時,四十四%的公眾通過互聯網管道獲知了這一消息。
另一個以相當特殊的方式豐富了「資訊流」的互聯網發展是博客(Blog台灣譯為部落格,香港稱之為網上日誌)的勃興,截至二00九年十二月,博客應用在網民中的使用者規模達到二.二一億,使用率為五十八%,較二00八年底增長六千萬人。
不同於美國的博客已經形成一個專業的新聞博客群落,而且相當成功的進行了商業化操作,博客在中國大陸還被稱為「自媒體」或「私媒體」,以個人化的特色進行個人情緒、 情感、情動的表白,基本上是香港所謂的「網上日記」,是一個相對沒有修飾、整理、管制的意見平臺,但它讓普羅大眾逐步取得了話語權,終結了以往由官員、記者、專家所組成的「特權話語階層」主導話語權的局面,不僅成為一種新的訊息交流方式,也在時政的評論上,逐漸產生政治的影響力。博客從一種技術、一種生活、一種訊息、有逐漸變成一種政治的可能。
不要看香港、澳門總人口還不到千萬,媒體發展卻相對穩定。在香港,傳統的十二家中文報及兩家英文,這幾年來「一個都沒少」,甚至還出現免費派送的大眾化報紙。香港電視市場應該最受台灣電視工作者欣羨,收費電視近年來競爭較激烈,免費電視長期來只有兩家;而香港網路的發展,年輕族群熱衷,整體相對較為放緩。至於澳門,如果有人認為博彩業是它惟一的產業,那就錯了,至少媒體業相當發達。五十萬人口的澳門(約相當苗栗縣人口),卻擁有八家中文報、三家葡文報和一家英文報,還有分別以華語、葡語廣播的電台和電視台,媒體面貌相當國際化。
兩岸四地媒體合作共識尚未凝聚
筆者之所以花了一些篇幅,將兩岸四地各類媒體的發展現況作了介紹,是想指出一個事實:散佈在兩岸四地及五大洲的華文媒體之數量及規模,實在相當驚人。報紙、電視台及廣播電台數以千計,雜誌期刊數以萬計,作為新興媒體的各類網站、各式網路服務,乃至於無所不在的博客,有如雨後春筍在各地冒竄成長,這些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如能有效合作,影響力是未可限量的。尤其是如能合作傳遞文化資訊、推動文化產業,因不受政治的拘絆限制,效果會更大,但是我們還沒有看到這種影響力的滋生和壯大,因為共識尚未凝聚,合作尚未紮根,目標尚未確定,工具尚未運用,力量也就難以產生。
以兩岸為例,二十年前,有了郭偉鋒和范麗青兩位記者來台採訪的「破冰之旅」,也才有了翌(一九九二)十八位大陸記者組成第一個大陸記者團到台灣來參訪。換句話說,開始的並不容易,但是開始之後,已開啟的兩岸新聞雙向交流的大門是關不掉的。
儘管經歷一九九四年的「千島湖事件」以及其後一連串的政治事件,兩岸關係起伏不定,但是新聞交流總在艱困中持續推動,台灣媒體派赴大陸採訪的記者人數和次數已難以計數,大陸記者來台也由「專題採訪」發展到「駐點採訪」。新聞交流輻射到其他方面的交流,新聞交流順利與否也反映到其他方面交流情況,其間過程是辛苦,但如果不這麼辛若,不走過這一段的話,兩岸關係會更辛苦,更缺乏「觸媒」。
華文媒體龐大資訊流不應閒置空轉
可以說,兩岸媒體從業人員在推動新聞交流、交往方面,付出了不少心力,但檢討過去兩岸四地媒體的合作,真正落實到實質性的新聞訊息方面的合作及營運的合作並不多見,倒是香港與內地媒體合作初見成績,也僅僅在「初階段」。這主要受到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不同所形成的主客觀因素的制約。
展望未來,如此受主客觀制約的困境,在兩岸四地的媒體合作中仍不免出現。然而,既然二十年來兩岸四地人員互動方面已累積成果,四地媒體高階負責人及各階層新聞實務工作者交往頻繁,相互瞭解在增進之中,應已奠定在「適當時機」在「某些方面」進一步合作的基礎,筆者認為「某些方面」包括觀光的推廣、文化資訊傳播、文化產業的合作推動及校園交流與人才育成等。而「適當時機」就是現在、當下。否則兩岸四地及全球華文、華語媒體打造出來的巨碩的「資訊流」,仍會閒置空轉,無助中華文化的提昇,也聽任華文、華語龐大文化產值的流失,只能繼續充當韓、日電視劇「大長今」和「白色巨塔」的忠實觀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兩岸四地媒體合作,既確定文化領域是最有可能的標的,以此共識共同紮根,則在成千上萬鋪天蓋地的眾多新舊媒體中,必須找到一個共同的工具來運用、來推動。否則各有立場、各有考量、各有盤算,勢難脫一盤散沙的巢臼。所幸,網路媒體革命時代的來臨,為兩岸四地媒體合作推動文化及文化產業提供一個更現實可行的操作空間,這個新的合作空間的出現,基本上要將它他放在一個全球化的視野中來考量,而這也是網路時代的特性--全球化,而這個合作的方向,必然是朝向兩岸四地共同合作建立一個屬與全球華人社群的華文文化網路平台,而要成功建立一個這樣的平台--即便是與政治關係較小的文化平台,媒體人仍必須先達成操作的共識與原則,有了這樣的共識,兩岸四地媒體合作才有其可行性與前景。
儘速將媒體業列入「早收清單」
首先,兩岸應該加緊努力,將媒體業也列入FCFA「早收清單」,媒體的發展才能順利推動。七月底兩會簽訂FCFA,服務業方面大陸開放了十一項,台灣受益廠商超過七千兩百家,估計一年總產值超過台幣十兆。而兩岸四地的媒體業,總家數也許不如服務業,影響力則超過遠甚。如能儘速列入早收清單,對文化之推動,促進各個社會之間的進一步瞭解,將有莫大助益。我們樂見,台灣方面已同意中國大陸「讀者」月刊到台灣發行,更可在超商銷售。台灣作出媒體方面「讓利」的第一步 ,未讅中國方面將如何回應?
其次,在媒體列入早收清單的大環境形成之後,兩岸四地新聞從業人員應進一步增進共識,過去兩岸四地新聞從業者最大的差異,應該在媒體經營理念上的不同,香港媒體重八卦、澳門媒體重視社群活動,台灣媒體重政治、大陸媒體重社會,兩岸四地媒體從業人員如何以推動文化為任務取向,建立一套共同認同而且可操作的作業方式,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
第三、建立一個兩岸四地均可接受的華文文化媒體平台:若一個華文文化平台無法獲得兩岸四地的同時認同,尤其是大陸相關部門的理解與支持,必將使這樣的平台缺乏最大華人市場的支持,也就很難成為真正的全球化的媒體平台。
第四、資金的整合必須是民間的,而非官方的,否則也就很難逃過政治的操作與影響。
第五、人員必須是集合兩岸四地的媒體從業人員,以各自的在地觀點來整合此一全球性華文文化平台。
總之,在網路媒體革命時代,建立一個有理想、也有操作可能性的「華文文化網路平台」已出現契機,但是否能真正落實,一方面需要各方面人士深入探討,另一方面,也值得各方有心人士努力落實。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此一平台能順利落實成立,除了強化日常的文化新聞的報導和論述,關切兩岸四地及全球各地華文、華語文化工作者現況之外,要如何結合所有媒體真誠的推動文化產業,筆者認為重點如下:
以華文文化網路平台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一、     全球華文媒體合作的觸媒 ─ 中文產業
我們常看CNN、WNBC及BBC的新聞,除了吸收資訊,瞭解世局外,多少也帶著一點學英文的附加價值,英文是強勢語言,不得不學。但是,如前所述;有一陣子「韓流」襲擊大中華地區,確實令我們汗顏,南北韓人口不足七千萬,卻靠著各類傳媒成功推銷韓文、韓劇及韓國文化,全球使用中文的華人超過十四億,使用華語者也都超過十億,我們卻還沒有把它產業化。
當今,全球有超過四千萬的各國人士在學漢語,有一百多個國家四千多所大學在教授中文;漢語水平認證考試在四十多個國家設立近兩百個考點。全球中文教學的年產值,保守估計超過十億美元,這正是全球華文媒體--不管是傳統媒體或新興媒體的強項,我們是靠文字維生的,這也是兩岸四地華文媒體合作的最佳觸媒,如何推動,值得在構建全球華文文化網路平台時深刻思考。最重要的是把中文當文化產業,千萬不要當成爭取向心的統戰工具。
二、     兩岸四地媒體的共同資產--文化創意產業
當前,兩岸四地民眾的生活型態越來越近,但社會制度、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差異仍在,尤其談論政治仍甚敏感,那麼什麼是兩岸四地媒體合作的共通資產呢?我認為是文化創意產業,值得以如此龐大的華文媒體合作開發共創商機,更藉此充實中華文化的內涵。
文化創意產業包羅甚廣,涵蓋了文學、視覺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展演設施、工藝、電影、廣播電視、出版、廣告、設計、設計品牌時尚、建築及建築設計、數位休閒娛樂、創意生活、文化休閒觀光…等等。英國在二十年前,文化創意產業年產值不到十億美元,就業人口約兩萬,而現在年產值已超過美金三百億元,就業人口超過三十萬人,媒體的推動與宣揚扮演重要角色。放眼望去,與中華文化及華人生活相關的文化創意產業,正等著兩岸四地媒體攜手合作推動,相信這也是兩岸四地位未來最重要的產業,不容忽視。這正是華文文化網路平台可以大施拳腳之處。
三、     文化網路平台的試金石--促成兩岸故宮聯展
因為現實的政治制約,兩岸四個故宮--台北故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南京博物院(故宮南遷文化收藏在此地),迄無法正常交流,當然是兩岸人民在文化上的一大缺憾。「全球華文文化網路平台」如能落實成立,似可將促成四個故宮舉辦聯展,作為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試金石,這不只是全球華文文化盛事,更是全球文化的大事,如能促成意義非凡。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黃肇松 / 世新大學新聞系客座教授 (台灣)
資深媒體工作者。
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客座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政治系研究。
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國時報總編輯、社長、集團總經理。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