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0,988
2013
01
月號論壇主題
從領導人更替看日韓經濟發展
東亞新舊領導人共同面臨的挑戰
林健煉/資深媒體人 (台灣)
羅馬帝國時代希臘裔史學家Plutarch在其著作《對照記》中的名言:「對偉大人物的忘恩負義,是強大民族的象徵!」這個魔咒已啟動,一步步地為今年東亞、太平洋八位新舊領導人展開血淋淋的檢驗,除了謙悲、智慧與效能,沒有人能僥倖逃過這個命運!
領導人六年一任最符合理想
     2012年元月14日台灣總統大選,馬英九驚險蟬聯,東亞各國領導人新舊去留自此揭開序幕,隨後3月5日俄羅斯也進行大選,總理Putin再次勝出,二度當選總統,接著3月25日香港行政長官改選,梁振英出線,7月1日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監誓下成為第三位特首;繼而北韓金正恩4月11、13日出任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和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正式扶正;11月8~14日,中共召開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五代黨中央領導班底出線,習近平接掌總書記兼軍委會主席,李克強躍居政治局第二常委,預定2013年3月接任國務院總理,「習李體制」成形;12月16日,日本眾議院改選,自民黨贏回執政權,總裁安倍晉三再度回鍋首相,緊接著三天後南韓也舉行總統改選,執政之新國家黨朴槿惠勝出,躍為韓國史上首位女性大統領。
    若再加上11月6日歐巴馬連任的美國總統選舉,2012年可說是東亞、太平洋政局空前熱鬧繽紛的一年,包括美、中、日、俄、南北韓、台、港等八個重要國家、地區,皆不約而同進行領導人換屆或改選;其中美、台為連任,中、港、南北韓屬新人,日、俄則係回鍋。
    這八位領袖的產生方式不盡相同,韓、台係公民直選,美國是先進行選舉人投票,再由選舉人產生總統;日本則是先選出眾議員,再由政黨提名國會議員(通常為黨魁)投票產生,並經天皇任命為内閣總理大臣。   
    俄羅斯總統也係公民直選,比美日更具民意基礎,但國際間有些還不太接受它是民主國家;香港特首均由北京指定,再經1,200人組成的選委會形式上選出後,由中國國務院任命;中國的接班領導過去均由毛、鄧欽點,本屆起則是最高當局內定,再揉合少數高層集體共識產生,北韓(朝鮮)則完全是金家三代世襲。
    在任期方面,美、台總統任期均為四年,得連任一屆;俄羅斯2008年起將總統任期由四年改為六年,但不得連任;日本由於制度設計的缺陷,且首相權力有限,加上有福同享,有難獨當的武士道精神竉罩,總理更迭頻繁,戰後至今已歷經53任、換過33位首相,平均任期僅26個月,內閣改組更多達93次,光經濟泡沫至今20年,就換了14位首相;2006年後繼任的四名首相,平均在位皆不到一年,連姓名都來不及記就鞠躬下台,國際間因而戲稱為「Mr. One-Year」。
    中共總書記與香港特首任期皆為五年,可連任一屆,不過香港前二任特首都未幹滿十年;北韓則活多久就幹多久,形同終身職。
    任期短,再怎麼有能力、抱負,也很難有作為,亦影響國政的規劃及推動;任期過長,則易產生執政盲點,積累政經及社會矛盾,一旦當政者不適格,更造成國家災難。
    從統計、觀察來看,六年一屆且不得連任,最符合理想,俄羅斯已朝這方面邁進,不過Putin與梅傑維德夫兩人,總理、總統輪流換著幹,實現理想還得看未來。
    民族性驃悍的南韓,有鑒於人性的貪婪與無知,所以規定總統任期為五年,且不得連任,任期雖是短了些,但也因此,這些年來該國領導人無不卯勁企圖在短暫的任期內有所作為,祇要是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政策,不分黨同派異,皆全力以赴;最具體的就是台灣曾高唱十多年的文創產業、數位匯流、生態工法與新市鎮開發等,近幾任總統都接力付諸實現,讓南韓在國際間發光發熱。
政權異動頻繁影響日本變革
    台灣則黨派敵我分明,不是為反對而反對,就是經常「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  」,自相矛盾;即使同一政黨,前後任之政策也不太貫徹,從中央到地方,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本位主義充斥,再好的政策不是流於空轉,就是人去政息!
    二戰前,國力的壯大與擴張,大多靠戰爭;戰後,軍事侵略已普遍不被國際允許,唯有發展經濟,實施民主,國家才會永續繁榮,人民才能體現幸福,最典型的是全球最幸福十大國家,不曾有過軍事霸氣的北歐諸國皆上榜;尤其國際貿易組織(WTO)成立後,隨著全球化、自由化時代的來臨,經濟的影響層面日益彰顯。
    理論上,開放的民主國家,發展經濟較非民主國家來得具優勢,像4、50年前朝鮮的工業基礎遠比南韓發達,如今卻形易勢轉,南韓已躍居全球十大經濟強國,朝鮮的導彈與衛星雖日益精進,卻經濟凋敝,國窮民困;熱衷發展軍事與興建遊樂園的金正恩,唯有戮力經濟,朝鮮才有未來,也才會有更多的迪士尼、樂高、Kitty貓及憤怒鳥等樂園。
    中國成為民主國家還有段路程,但正確的經濟開放,配合黨政組織的效能、閒置二世紀的土地與勞力,成功地築巢引鳳,適時趕上全球貿易化、資訊化之快車,開創出亮麗的經濟奇蹟。然而,經濟發展是歷史性的永續工程,中國暢享經濟紅利也不過是近20年的事,時下卻普遍驕矜忘形,更忽略經濟高度發展同時衍生的通貨膨脹、環境汙染、貧富差距、政風敗壞等後遺症對社會的潛在威脅,如何降低這些問題的衝擊,已比高度發展經濟來得重要。
    台灣表面民主,但骨子裡卻缺乏對民主真締的認知,舉國不是對政治冷漠,就是深陷於族群與統獨的泥沼中,以致祇有狂熱投票,卻無民主概念,兩次錯誤的選舉,加上罷免門檻高,總統又有權無責,恣意妄為,經濟因而嚴重衰退,淪為亞洲成長之末。
    日本經濟泡沫20年,但社會卻未動盪,整體國力依然為亞洲之首,祇因政權更迭頻繁,嚴重影響國政,加以社會結構超穩定,國民素質超安份,難以蓄積鞭策改革的動能,形成經濟再出發的致命傷,即使六年來的第七位首相安倍領軍自民黨重新執政,短期間也看不出會有革命性變動的可能。
    惟因釣魚台事件的衝擊,驚醒日本的國家主義,激勵安倍中間偏右及石原極右鷹派崛起,逐漸凝聚政經變革的火苗,惟除非日中衝突昇高,否則基於經濟發展之王道,安倍新閣原則上會採「立場堅定,手段多元」的外交路線處理日中關係。
    長年的經濟泡沫,並未影響日本企業的創新能力,倒是20多年前國際化的挫敗斲傷日本走出去的信心,錯失這些年來全球貿易自由化、國際化的商機,讓南韓適時填補坐大;此外,缺乏冒險精神、外語能力不足、行銷策略僵化,以及日圓的長期偏高,更是影響日本經濟國際化的主因,故而安倍將會在匯率上改採彈性策略,讓日圓適度貶值,以刺激出口,這對國際經濟影響會較為具體。
    南韓方面,總統大選破天荒由前軍事獨裁者朴正熙長女朴槿惠勝出,台灣倍感交集,有期待,有樂見,有感傷,也有不思其解,主要是台灣對南韓較乏認知。
 
朴槿惠將是亞洲最可怕對手
    包括朴槿惠在內的全球15位女性國家元首,絕大部分都出身政治世家,其中相當部分更係政治受難或受害家屬,這些女性參選較佔優勢,乃是普世現象。
    尤其朴正熙問題已是30年前往事,儘管軍事獨裁,但他對南韓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之奠基,卻有重大貢獻,況且朴正熙夫婦也都為政治與國家分別付出生命代價,朴槿惠巧將父母遭遇及自身命運成功地轉化為感人的「三無女人」~無父母、無丈夫、無兒女,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對象之訴求,甚具吸票作用。
    然而,身段柔軟、態度謙悲、長期基層耕耘、形象良好,以及面面俱到,才是讓她得以脫穎而出的真正關鍵。
    朴槿惠訪問過美、日、台,下過功夫學習華語的她更曾四次到訪中國,2008年以總統特使身份訪問時還和胡錦濤會晤,可見她對亞太,尤其中國這個矛盾的鄰國多所重視;敦親睦鄰,正是她確保國家利益最有效的手段。
    這次大選末期,朴槿惠與對手文在寅勢均力敵,朝鮮卻在敏感時刻出其不意發射銀河3號運載火箭,激起選民危機意識,適時給朴槿惠幫了個大忙;2002年她曾到訪平壤,並與殺母之仇金日成兒子~朝鲜最高領導金正日相談,這種「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的典型,係她最可貴之處,也是她執政後南韓最寶貴的資產,更是南韓未來在強化國際競爭力最可怕的動能!
    以當前國際局勢而言,國族主義偶而操作,多少可達致當權者的預期效果,惟若搬弄過度,勢必造成反作用,影響國家形象,得不償失。
    心胸開闊,智慧內斂的朴槿惠執政後,外交上預料將會有別於歷任南韓總統的作為,呈現另一番「非典型政治人物」的風貌;確保經濟持續發展,同時扶持中小企業,以及縮小貧富差距,將是強調要帶給人民幸福感之朴槿惠,最高的執政目標。
    貿易自由化爲全球提供了更多元的物質享受,企業大型化則讓消費更為便利,但兩者卻同時帶來國際性的貧富差距、中小企業的萎縮、國家稅收的減少,以及糧食與能源價格的攀升。
    另方面,隨著醫藥的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大幅提高,隨之而來的是醫療照護的不足、社會保障的高度支出,以及龐大的財政赤字。此外,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衝擊開發中國家政治的清廉,積累社會的矛盾,甚至構成治安的隱憂及影響政局的穩定。
    這諸多的問題,儘管國情不同各有互異,但若不是各國領導人當前面對的困擾,至少也是未來共同面對的挑戰,更是各國領導人權力、聲望與歷史評價最大的威脅;相形下,尚可透過智慧談判共同開發的領土紛爭,除了填塞虛無的民族情感外,實在不是甚麼迫在眉睫的case!
    羅馬帝國時代希臘裔史學家Plutarch在其著作《對照記》中的名言:「對偉大人物的忘恩負義,是強大民族的象徵!」這個魔咒已啟動,一步步地為今年東亞、太平洋八位新舊領導人展開血淋淋的檢驗,除了謙悲、智慧與效能,沒有人能僥倖逃過這個命運!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林健煉/資深媒體人 (台灣)
資深媒體工作者。
台灣大學法學院商研所企經班結業(企業經理班~EMBA前身)。
曾任:21世紀出版社總編輯、財訊雜誌創辦總編輯、自由時報總編輯、副社長、台灣電視台監察人、東森電視台董事、民眾日報發行人、東森媒體集團副秘書長、新新聞周刊社長兼總編輯。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