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0,669
2013
03
月號論壇主題
兩岸新領導團隊施政如何讓人民有感
兩岸領導團隊打造人民有感經濟政策
李禮仲/世新大學法律學院兼任副教授 (台灣)
同樣身處於大中華經濟圈的兩岸,雖然經濟面臨不同的發展階段,但是卻同樣遭遇經濟困局。大陸製造業發展陷入瓶頸,急須要進行產業升級轉型;台灣則面對發展受限,需要追求格局價值。二者所面臨之情況儘管不同,但因兩岸經濟發展上有互補之利,此情勢即突顯雙邊在經濟上,必須更緊密接合的共同趨勢。
中國大陸面對的經濟方向
大陸被稱之為「世界工廠」,主要原因在於以低廉勞動力,吸引為外資建立工廠成就製造業。製造業不僅引領大陸經濟在過去20年中以雙位數成長,而且大陸本地製造業占世界比重已高達19.8%,居於世界首位。但近期卻逐漸面臨發展上的阻礙,可重從成本與環保兩部分說明。
在成本上,過去大陸強調工業發展著重就業,過份強調生產活動,廠商以低廉成本生產大量的工業產品,再以偏低的價格出口歐美成熟國家,過程透過扭曲的價格機制,讓全球享受到便宜好用的中國產品,但卻忽略了勞工應取得的合理待遇,未來大陸勞動與資源要求成本合理反應,必將減低了大陸目前勞力上之競爭力,而影響外資未來持續在大陸之投資,影響大陸續保「世界工廠」之地位。
在環境上,過去大陸為了發展經濟,不僅消耗大量天然資源,同時也造成部分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沙塵暴、水汙染等各種環保問題頻傳,居住品質的惡化是經濟成長帶來的負面效應,未來情況若不改善,不僅會傷害居民健康,同時也會讓人才不願在大陸久住,傷害人力資源競爭力。
在成本與環境中透露,過去中國大陸注重生產,對於勞工與環境的成本計算著墨較少,雖然過去大陸具有亮眼的經濟成長數據,但是生活水準與環境品質卻未有顯著提升,未來應逐漸朝內需、品質與永續等價值前進,才能找尋更合宜的經濟發展道路。
 
台灣面對的經濟困境
台灣在過去十年中,經濟持續成長、物價維持穩定,每人實質國內生產毛額也持續攀升,但是薪資水準停滯與產業結構問題卻未見改善,以下依薪資與資金兩部分進行分析。
在薪資部分,台灣實質薪資水準長期停滯,而且失業比率維持在高點(4%左右),造成年輕人低薪就業的窘境,目前台灣的薪資水準和其他亞洲主要國家相比,已經開始落後,媒體甚至預估,今年大陸的經理人薪資會超越台灣,高階人才資水準落後亞洲國家,嚴重有可能造成人才大量外移。
在資金部分,台灣內部充斥著過多的游資,多數資金在找不到合宜的投資管道,一窩蜂往房地產市場前進,其不僅造成台灣內部房屋價格高漲,甚至有泡沫跡象,另外,台灣內部在缺乏新產業的投資內容下,資金只能投資房地產市場,更形成投資活動停滯。
在薪資與資金之問題,透露台灣面臨勞動條件惡化,缺乏產業新內容的情況,未來應如何突破困境,得藉由開創新產業內容,鬆綁人才與資金移動障礙,才是具體可行的經濟方向。
兩岸經濟的合作前景
大陸要朝內需、品質與永續的方向前進,需要新的生產與服務業技術,台灣在服務和科技業的發展較早,擁有質優、量大的技術人才與研發動能,因此台灣和大陸可以合作生產供大陸內需型的服務及產品,此舉不僅可以提升大陸服務業質量,也能改善高耗能源與提升生產效率。
台灣要開創新產業內容,大陸即是最合適的目的地,尤其台商了解大陸市場,而且在過去善用大陸生產能量,透過台商的管理技術,不僅能擴大服務產業能量,也能替台灣開創新產業契機,屆時也能讓台灣的資金人才,找尋新的發展機會,共蒙其利。
對大陸來說,透過台商發展內需,不僅可以取得技術門檻,提升生產力,間接帶動薪資收入增長,同時兩岸合作擴大生產與服務量能,可讓當地的消費者享受優質的服務品質,發展對環境友善的產業內容,進而讓民眾感受到發展真正經濟的果實,而不再只是經濟數字上的收入提升。
對台灣來說,進入大陸市場不僅開創新的產業,同時更能促進資金與人才的移動,未來不僅可讓資金投入大陸市場,找到新的投資契機,更可透人才移動產生的薪資比價效應,促使國內廠商必須提升國內勞動者的薪資,才會使民眾真正對政策有感。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李禮仲/世新大學法律學院兼任副教授 (台灣)
學者、教授。
現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世新大學法律學院兼任副教授、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副教授、紐約大學世界貿易組織智慧財產權工作小組、英國財經犯罪防制法律月刊(Financial Crime Journal)國際編輯委員。
東吳大學法學士、美國波士頓大學金融與銀行法法學碩士、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學院法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法學博士。
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中國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兼任副教授、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系主任。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