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70,628
2013
04
月號論壇主題
兩岸四地新世代如何彼此理解
兩岸四地新世代的新時代
李智仁/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暨大陸金融研究室督導 (台灣)
 上週拜訪了香港及深圳的金融主管機關、學術機構以及台資銀行海外分行,數日後返回台灣,正巧是一趟兩岸三地之行。香港,依舊展現著國際金融中心(Financial Hub)的姿態,密集卻宏偉大器的建築,多種語言與文化的融合,形成一種微妙的生活氛圍,也是無可取代的另類品牌;深圳甚或其他大陸城市(近年來所造訪的省市城鎮實多),時下所稱的「飢渴感」十足,每個城市都積極邁步,期盼在廣大的土地上插下屬於自己特色的旗幟,進步程度著實驚人;台灣,我們成長的土地,在國際局勢與金融環境丕變的洪流中,仍如少年Pi的輕舟般向前航行,探索國際以及兩岸情勢變化下的奇妙旅程。
    兩岸四地的新生代,所面對的時代相較於以往有所不同。少了點政治壁壘,多了些交流憧憬。伴隨著多項政策的逐漸開放,以及語言障礙的降低,兩岸四地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躍然紙上。立於經濟金融的角度觀之,經濟環境受到供給需求關係的牽引,無形中已經產生了位移,從以往的歐、美市場逐漸轉向亞洲市場,而其中又以大中華地區為未來五到十年的重點發展區域。身處此區域的兩岸四地新世代,在求學期間便能夠感受到競爭的壓力,更遑論步入職場後的衝擊力道。然而,市場並非依人口比例所能打造,乃是依附在需求之前導。因此,當一地的市場發達程度不如預期,抑或業務無法推進或創新,自然會產生人才的擠壓與流動,這已無關政治認同,而是個人前景的延續問題。兩岸四地的新生代,正在面臨這樣的問題,當中的抉擇難度相較於以往各世代來得更高。
    其次,由於財富的迅速堆疊,加上掌握先機者成為產業龍頭,華人的世界在近年來頻聞致富之消息,也使得歐美飽受債務危機侵擾的人們,也陸續湧向亞洲,試圖開發新的契機。不過,在財富累積的背後,「富而好禮」的期待也逐漸被稀釋了;縱情於消費的個人、城市以及地區,也毫不掩飾的展露財富的擁有度。這是兩岸四地新世代所面臨的第二個問題,亦即當大多數的財富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時,常會使多數人感到迷惘,迷惘著還有多久才能嘗恣到成功的滋味,迷惘著還要多少努力才能一家溫飽有餘。從而,如何透過正當渠道獲取成功與財富之累積,同時受到社會的尊重,也是兩岸四地政府當局的最新挑戰。畢竟,「普惠於民」的思考人皆有之,然於將本求利的現代社會中,如何消弭(或拉近)貧富差距,是艱鉅的挑戰,也是智慧的燃燒。
    當然,倘若從樂觀的角度思想,由於高淨值所得的人口比例增加,理財的需求自然也會隨之增加。依據IBM商業價值研究院所發布「中國零售銀行業產品服務創新:未來十年的機會與方向」報告中所言,過去十餘年間,中國人民的金融需求發生巨大變化,客戶需求已成為零售銀行在高速變革時代進行產品服務創新的核心驅動力。展望未來,老齡消費者、80/90後消費群體、高淨值客戶、小企業以及農村新興城鎮居民將成為未來十年5個重要的消費者群體,其中「高淨值客戶群體」成為兵家必爭之地。2012年3月興業銀行與胡潤百富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高淨值人群消費需求白皮書」,報告中的「高淨值人群」為個人資產在600萬元以上者,目前中國高淨值人群達到270萬人,平均年齡39歲;其中,億萬資產以上約6.35萬人,平均年齡為41歲。報告顯示,從「十一五」開始,大陸人民的各類消費規模即全面增長,結構也逐步升級,用於醫療保健、家庭服務以及交通通信等類別的支出分外突出。此外,高淨值人群最希望得到金融服務,有六成表示會選擇旅遊方面的消費金融服務;有半數青睞養生保健方面的服務;超過三分之一選擇子女教育類的服務。綜上所述,不難發現高淨值客戶群體市場之需求日漸明顯,而金融業者提供的服務面向更形多元。分析高淨值客戶的需求特點,主要期望得到金融機構提供一體化、個性化的財富管理服務,著重銀行對其身份的認同,並期望得到相匹配的服務。再者,也期待財富能得到保值和安全保障,並追求財富的增長,希望獲得專業化的財富管理建議。如何善用資財,享有高品質的生活,也是迎向新時代的新世代課題。
    資訊的發達與傳遞的迅速,讓地域的界線日漸模糊,也加劇了競爭的基調;業種的競爭(例如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平台)、規模的競爭(台灣多年來鼓吹的金融機構合併議題)以及人才的競爭,是兩岸四地的新世代們無法閃躲的問題。身處其中者,唯有洞悉發展脈動,方能掌握致勝先機。在香港機場搭機返台時,看著偌大的機場、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起降不歇的飛機,心中浮起筆者近年來最常被兩岸新世代朋友們問到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究竟應當如何看待這世代﹖如何在潮流中分辨流向並規避暗流﹖」這些都是大哉問,筆者總喜以英國文豪狄更斯以法國大革命為時代背景所撰之名著《雙城記》開場引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篤信的時代,也是疑慮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我們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我們全都會上天堂,也全都會下地獄。」作為答案。聽者乍聞之迷惘,但思之則似有所悟。在變化萬端的世局中,對於各地環境的深入觀察與了解,以及自我本職學能的提升,相信將是最好的投資,也將是迎戰任何新世代的不二法門。
    搭上從深圳蛇口港前往香港國際機場的渡輪,看著滔滔海浪,心想不知有多少世代也在此航程中來往穿梭,熙攘忙碌中,每個人對時代的解讀各有差異,但或許也各有意義。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李智仁/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暨大陸金融研究室督導 (台灣)
國立台北大學法學博士
現任: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暨大陸金融研究室督導
台灣金融研訓院菁英講座
台灣銀行家雜誌副主編
台灣信託協會秘書長
富鼎博瑞國際法律事務所專案諮詢顧問
陳夏毅聯合律師事務所榮譽顧問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管理會委員
全聯會暨台北律師公會國會工作(聯繫)委員會諮詢委員
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諮詢顧問
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諮詢顧問
法務部信託法修正專案小組委員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所)、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務金融系、實踐大學財務金融系(所)、世新大學法律系(所)、真理大學財務金融系、台北醫學大學老人照護系及淡江大學經濟系等系所助理教授
經濟日報「解讀金融市場」專欄主筆
著作:
《信託法令解釋及裁判要旨彙編》
《企業管理與法律》
《金融危機與存款保險法制》
《以房養老商品──反向抵押貸款制度之理論與實務》
《信託法制案例研習》
《台灣信託業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發展與機會》
《人口老化趨勢與銀行業務發展逆向型房屋抵押貸款之策略》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