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4,973
2013
04
月號論壇主題
兩岸四地新世代如何彼此理解
進入作為隱喻的歷史
李政亮/文化評論者(台灣)
 隨著兩岸交流的增加,陸客陸生的台灣觀察或是台灣人的中國觀察成為近年來浮現的寫作議題,個人體驗與社會觀察是其中的主要內容。在個人主觀感受與社會表象之外,是否有更深沈的相互理解方式?
宋教仁與蔣渭水
 2013年,宋教仁上海車站遇刺一百年重新被討論。今年年初,英國皇家國際研究院資深研究員Charles Emmerson 於<災難前夕>(Eve of Disaster)一文當中,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審視了百年前的1913年,使中國與民主憲政體制擦肩而過的宋教仁遇刺案也在其中。此外,《南方人物週刊》也為這位「中國杰佛遜」製作了遇刺一百年的專輯。宋教仁參與孫文的革命之路,與孫文關係密切。 
 有趣的是,近年來的台灣,關於蔣渭水與大稻埕的歷史重新被討論,在舞台劇、電視劇乃至藝術公共空間的裡。蔣渭水心儀孫文學說,也有人稱他為「台灣的孫文」。孫文,無須將之擺放在國家正統的位置。孫文,象徵的是在西力東漸下,亞洲國家追求現代性的實踐,一如日本的福澤諭吉或是朝鮮開化派的金玉均,他們之中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歷史定位也各有爭議(特別是金玉均)。
 人們在各自的歷史當中找尋歷史資源,也在歷史當中增生出回應現實的可能性。
宋教仁的憲政夢
 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於南京成立,這個民主政權標誌千年封建王朝歷史的結。然而,民主政權能否真正運作?《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能否實際運作是個關卡。1912年8月,宋教仁遊說同盟會與其他小黨組成中國國民黨。12月初依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所舉行的第一屆國會議員選舉開始進行,這是民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選舉,雖然這次的選舉仍有投票人身分與財產的限制。選舉過程中,當時擔任國民黨代理理事長的宋教仁在各地的競選演說中,引燃有識之士對民主憲政的期待。
 宋教仁是有準備的。1904年在湖南長沙反清失敗之後便到日本留學的他,先後在早稻田大學與法政大學就讀。如果說,革命是邁向現代的產物,那麼現代性所具有的高度流動也在革命身上展現。清末民初,日本的東京與法國的巴黎便是對國民黨具有指標性的城市。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敗給昔日眼中的蕞爾小國日本之後,開始出現大量東渡日本留學的中國學子。1903年,早稻田大學甚至特別成立清國留學生部。1905年同盟會成立於東京,這個選擇並非偶然,留日學生當中不少便參與了清末民初的政治運動。巴黎,則是國民黨的二次革命之後無政府主義者蔡元培、李石曾發起勤工儉學之地,勤工儉學,日後意外地培育出鄧小平與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應側重國權或民權?有識之士分別透過參訪與翻譯建立參照,伊藤博文鐘意普魯士憲法或是中江兆民翻譯盧梭的民約論分別是國權與民權的兩極,但無論如何,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已累積大量西方國家政治制度乃至政治思想的譯作。來到日本留學的宋教仁,也翻譯了《英國制度要覽》、《美國制度要覽》等作品,這些作品無疑是作為中國參照的思想資源。
 宋教仁主張內閣制。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民主政權建立伊始,各種立場的政黨紛紛成立,面對如此龐雜的政治力量,內閣制相對可以協調折衝。2013年3月,選舉結果揭曉,國民黨取得多數席次,宋教仁可望以多數黨領袖組閣,制衡擔任總統的袁世凱。不過,1913年3月20日,鼓吹內閣制的宋教仁,在上海車站遇刺。
  中國未曾距離民主憲政這麼近,然而,在此之後,中國的憲政之路一路顛簸。歷經長期的政局動盪與角力,中華民國憲法直到1946年才獲通過。然而,國共鬥爭使得憲法也難以獲得真正的實踐,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先後制定頒布四部憲法,人民權利始終未獲實踐。
 宋教仁的民主憲政夢想雖已遠,但是從零八憲章、各種維權事件乃至今年年初南方週末「新年獻詞」事件當中舉牌表達不滿的人們、3月底北京清華大學等鬧區舉著「財產公開是正路,拒絕公開是邪路」橫幅的人們,似乎正追求著宋教仁的憲法夢。
蔣渭水與大稻埕
 蔣渭水,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民眾黨的發起人之一。台灣文化協會旨在啟蒙大眾,蔣渭水1921年所發表的<臨床講義>當中所說的患者台灣,是世界文化的低能兒,其處方是最大量的教育,事實上,這也是台灣文化協會的宗旨。蔣渭水與大稻埕有深很深的淵源,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民眾黨都在大稻埕,而蔣渭水個人在大稻埕成立大安醫院,在大安醫院旁又開設文化書局。此外,春風得意樓更是廣交天下豪傑的場所。
 步入1930年代,作為現代都市裝置的流行音樂與電影進入大稻埕,不但本土的音樂創作者諸如鄧雨賢、李臨秋等逐一浮現,值得注意的是,彼時的流行文化出現高度雜揉的色彩,東京、上海來的以及本土所迸發的創作交合在一起。
  人們對於蔣渭水與大稻埕的重新討論,歷史鄉愁的背後是多重政治經濟網絡交織下開放多樣的大稻埕,這種文化景象,就像蔣渭水作詞的《台灣文化協會會歌》歌詞當中表述的,從台灣人出發以世界人為目標、位於東亞的台灣作為中國與日本和平的中介。這是回應現實之一。藝術公共空間的浮出,則又是回應時髦但其實卻如工業生產模式以及投機的文化創意產業,沒有地方感與歷史感,何來文化產業的根基?
在普遍性與獨特性之間
 中國模式是否獨特?中國是否應擺脫獨特性追求普世價值?普遍性與獨特性的辯論,幾乎已是長期辯論的議題。在台灣,則是普世價值毫無爭議的凌駕一切。然而,兩者各有缺陷,缺陷是一體的兩面:獨特性論者忽略的是獨特的歷史終究回到普世價值的架構當中,普世價值則又忽略在地不同的歷史。
  從各自歷史出發相互關照,不僅止於個人主觀感受與社會表象,這是另外一個相互了解的切入點。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李政亮/文化評論者(台灣)
現為文化評論者
曾任: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著作:《走進都會中國》、《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
學歷:輔大法學士、台大法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