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6,747
2013
04
月號論壇主題
兩岸四地新世代如何彼此理解
兩岸新世代應心手相系,在理解中共同成長
王文謙/廈門大學研究生(大陸)
新世代這個詞,在大陸尚沒有嚴格的定義,多視為“青年”這一世代。胡錦濤同志曾說:“青年昭示著未來,推動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歸根到底要靠青年”。兩岸關係現已邁入大交流、大合作的時代,兩岸新世代的交流也在不斷地發展。作為兩岸交流主力軍的新世代更要負有使命感,共同肩負起構建兩岸關係的責任,引領兩岸關係和諧發展的潮流。
    新世代的思想觀念較為開放,隨著交流的不斷深入,兩岸新世代逐漸加深了對彼此的理解,心與心的距離也越走越近。但是由於歷史和現實等諸多因素,兩岸新世代在政治認同、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上都有所不同,使得交流中存在著一些誤解,如果不努力改變交往過程中持有負性態度,必然會傷害兩岸新世代的情感,甚至會阻礙兩岸關係和諧穩定的發展。
那麼如何促進兩岸新世代的理解和包容?
首先,建立長效穩定的交流機制。社會認知理論認為,增加群體間的接觸可以有效減小不同群體成員之間的隔閡,理解和包容需要建立在雙方正性、常態交流的基礎上。雖然目前兩岸新世代的交流形式多樣、規模擴大、領域拓寬,甚至簽署了一系列協議以期保障交流,但是還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穩定的交流制度,缺乏持續交流的動力。制度的建立有助於減少交往成本、降低資訊的不確定性,為此兩岸的公權力機關應當共同建立起一個長久穩定的信任制度。除了現有的品牌活動繼續開展,還需要逐步完善交流機制,出臺相關政策對交流予以支持,使兩岸青年交流互動不會因內外因素而發生阻斷。
其次,發揮新世代在民間社團中的帶頭作用。臺灣的民間社團組織化程度較高,大陸的民間社團雖然蓬勃發展但是培育尚不成熟,借兩岸交流契機,民間社團的互動也能夠為兩岸交流搭起橋樑,協調兩岸民眾利益關係,促進各自民間社團的健康發展。青年正是人生朝氣蓬勃的時期,積極進取、敢於擔當、觀念新穎、勇於創新都是青年的優質品質。以青年為主體的民間社團作為兩岸交流的一個平臺,能夠集各方資源,聚有識之士。通過兩岸青年在社團中的事務性合作,既可以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加強互相的尊重和信任感,又能夠擴展雙方的人脈關係,在合作交流中發現彼此的閃光點。另外,也要逐步規劃兩岸民間社團交流的制度設計,擴大交流規模,拓展交流領域,建立和完善定期溝通、互訪交流、合作協商等制度以便形成持續性交流。
    再次,引導媒體和網路發揮積極作用。媒體是影響青年社會認知的重要來源,作為連接彼此的橋樑,有責任促進兩岸民眾的互相理解。兩岸公權力部門在保障媒體的自由權的同時也理當規範媒體的行為,並利用媒體的影響規範交往行為,促進交往的良性發展。地理位置的隔閡給兩岸交流帶來了諸多不便,除傳統的交流模式外,網路媒介作為新的交流管道,其社交功能也可以凝聚共識、促進互信,衍生現實社會中的交流,擴大新世代的人際關係。在未來的兩岸新世代交流中,大陸理應逐步開放對某些社交網路的准入政策,通過網路媒介保持兩岸新世代交流的雙向互動。
最後,共塑優秀的傳統中華文化。優秀的傳統中華文化是兩岸交流的連結點,以此為橋樑,能夠提高素養,增進理解,融入群體,培養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共同追溯優秀的中華文化也有助於培養共同記憶,為兩岸交流創造良好氛圍。筆者在參訪臺灣期間,發現臺灣保留了豐富的傳統中華文化,我們應該付諸行動,共同維護兩岸這些傳統中華文化。像“孔子學院”和“臺灣書院”,在世界的舞臺上,不應該競爭而應該聯合,求同存異,才能共同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
正是因為兩岸存在差異,我們才需要相互交流和理解,在交流中成長,在理解中去除心靈中的隔閡,拉近雙方的距離。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我們不僅寄希望於兩岸的人民,更應該寄希望於兩岸的新世代。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陳孔立教授提出兩岸要“同情的理解”,來往於兩岸四地的新世代,應該肩負起自己的使命,拋開歷史的枷鎖,化解兩岸制度之爭,摒棄意識形態的對立。同為中華兒女,以理性包容的態度互相交流瞭解彼此,才能追求共同的幸福。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王文謙/廈門大學研究生(大陸)
王文謙,安徽池州人。
目前就讀: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中外政治制度專業研究生
研究方向:涉臺外交
研究領域:兩岸非傳統安全
曾於2012年8月在臺灣駐點研究,為期一個月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