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1,734
2013
04
月號論壇主題
兩岸四地新世代如何彼此理解
兩岸交流仍限於淺層、平庸的互動
陳思豪/媒體工作者(台灣)
馬英九2008年上任來,兩岸關係獲得全面進展,各面向、階層的交流如雨後春筍不斷開展,然而,兩岸至今除了各自表述的「國共交流」,和偶爾各說各話的「民共交流」,大家仍停留在最淺層、最庸俗的互動,特別是在青年交流部分,儘管語言、文化沒有太大隔閡,但對彼此,卻存在著更多的陌生感和距離感。
目前的兩岸互動,更多的交流是最淺層的表象,大家談論鳳梨酥好不好吃、日月潭、阿里山哪邊值得一看、政論節目可以罵總統,但這些,並非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意義與價值。目前兩岸年輕人的交流,之所以出現如此的困境,其實夾雜著許多不同的原因。
台灣方面最大的問題,就是年輕人對涉外事務的忽視與冷漠。去年年底,筆者正在香港採訪立法會選舉,當時全香港陷入反國教論辯的情緒中,走在街頭,我不時看到身著黑衣表達立場的青年,書報攤、便利店有豐富的書籍對事件做各面向探討。就連一位我認為平時只關注曼聯隊和時尚潮流的文匯報同業,都能對當時最火熱的公共事務侃侃而談,同時還介紹我「年少無知」這首歌曲。
更早之前,廣東地區爆發烏坎事件,微博上除了明星八卦,更多的是對事件本身的討論,村民與地方政府的劍拔弩張,引發大陸民眾對國家實行西方民主制度的想像,同樣的情形,還發生在中東茉莉花革命。
反觀台灣,更多人討論的卻是綜藝、八卦、美女,鮮少有人意識到香港和台灣,同樣被大陸限縮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中,今日香港的處境可能會成為未來台灣的寫照,也沒有人發現推動大陸民主在兩岸交流中的重要性,那可能是台灣未來與對岸談判的最佳利器,也可能是兩岸走更近的重要關鍵。
台灣人對國際事務的冷漠,歸咎於社會價值與新聞媒體,台灣社會追求高學歷、高薪資,卻忽視探究公共事務、對國際社會的了解。日前台灣文化部公布一份資料,2011年,台灣人平均每天看書時間僅40分鐘,每人一年平均只看兩本書,其中最大宗的,還是健康養生、職場理財等,台灣的社會已顯露出一種庸俗的文化,大家追求名利、薪資,企圖獲得成功,再將這些成就轉化至物質,追求最名牌與功利。
年輕人缺乏閱讀,具有教育責任的媒體,更陷入前所未有的平庸化、綜藝化,台灣電視台只重視收視與利益,新聞的內容是排骨的大小、蝦捲裡頭沒有蝦,這些訊息的生命週期只有一天,和歷史、未來甚至毫無任合聯結。此外,不少媒體和政黨利益連結,也讓公信力大幅下降,視聽人口流失。
最重要的是,台灣的社會已經忘卻了那充滿激情的時代,過去面對威權體制,不少人思索著如何反抗、鬥爭,找尋著各式各樣的出路,探尋各式各樣的可能,如今,大家活在安逸的環境中,沒有危機意識卻充斥享樂主義,大家對島內公共議題都不重視,何來有關注國際變動的興趣。當兩岸青年交流,台灣青年很難就公共議題與大陸青年展開深入討論,只能在最表面的事務上找到細微的交集。
大陸方面,年輕人較有意識的追尋知識和訊息,儘管不少人批評背後的動機與目的,但不可否認,大陸年輕人渴望更多的學習機會、爭取更多吸取更多知識。對台灣的了解,也不僅限於最浮誇的表面,大陸青年願意關注國民兩黨領導人動向,有興趣探討民主制度的缺失,更在候選人的演說中找尋情感的波瀾。
然而大陸面臨最嚴重的問題,在於政府對思想的限縮,國家教育制度、思想觀念背負著太多歷史情感和意識型態,執政者慣用守舊的框架來描繪未來的藍圖,再用教育、意識的灌輸來限縮年輕人的多元思考。
曾出外留學、遊學的台灣人,普遍出現一種共同現象,那就是提升自己的國族認同,增加對台灣的情感,為何產生這樣變化,很多時刻是在國際上感受到對岸的毫無妥協的壓迫,印象當中,幾乎每位出外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抱怨與大陸同儕交流遭遇的困境與憤怒,當人與人的交流被侷限在既有的框架中,兩人就很難找尋到更多的交集,最後的結果的就是迴避、冷漠的應對。
在全球化浪潮下,兩岸青年不論思想、身分認同上,已有更多元的發展,兩岸青年的互動應不具有歷史包袱、情感糾葛和主觀立場,最自然、最真誠的交往才是最真心的互動,也才能解決當前遇到的各種難題。
對於台灣青年來說,必需有更多刺激與想法,目前大家對大陸的了解確實太少,若長期處在缺乏思想激盪的安逸狀態,對台灣未來發展確實是一大危機,如何敞開心胸面對大陸,是台灣青年必須通過的考驗。而對於大陸青年來說,避免陷入走馬看花、浮於表面的交流模式,要有更多包容心,尊重多元文化和意見,並接納台灣青年不同的聲音。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陳思豪/媒體工作者(台灣)
任職於網路媒體
曾任: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記者
目擊者雜誌記者
學歷:
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