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47,197
2013
04
月號論壇主題
兩岸四地新世代如何彼此理解
從台日棒球賽說起….
陳奕廷/媒體工作者(台灣)
兩岸四地新世代如何彼此理解?然,兩岸四地涵蓋太廣,每個人所關心的都不同,重點在於理解。理解的過程本身就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但兩岸四地彼此各有差異的生態環境與歷史糾葛,無論是台灣與中國大陸,或者最近一年港中糾結,要讓理解變成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們必須先面對自己,尤其是面對並放下自己的偏見與刻板的想法,才有機會真誠地彼此認識。
在進入這個主題之前,先從一場棒球比賽開始說起。今年三月初,在全世界四個主要棒球發展的國家舉辦了《世界棒球經典賽》十六強預賽。棒球在台灣被稱為國球,跟台灣人民之間有其歷史久遠、濃厚、複雜的感情。在台灣舉辦比賽期間,全台無人無時不議論,最後中華隊以分組第一晉級到東京八強賽。
在東京的第一場比賽,中華隊與地主隊日本交手。這場比賽帶給兩方球迷除了最直接的勝負,也充斥著球場以外兩邊人民的情感。日本藉由這場比賽在平面、電視媒體,球場的海報表達對台灣在日本311地震時援助的感謝。台灣與日本這場比賽,最後中華隊以一分飲恨,全體隊職員在球場向球迷鞠躬感謝,而到場的台灣球迷甚至於賽後在中華民國國旗上寫上「恭喜日本」,頓時「台日友好」成為兩國之間最熱門的話題。
台灣人迷戀棒球,跟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上地位的衰退密切關連。棒球對於台灣人而言,是獲得世界關注、國際肯定、自我肯定,重要的自我認同方式。我們在國際體壇上必須被稱呼中華台北,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改成梅花旗,國歌改成國旗歌,從中應該就不難理解在國際上有優異表現的台灣棒球,與人民之間的特殊情感。
台日戰後,在臉書社群上最被台灣網友廣泛流傳的是一張圖與一則日本體育新聞。圖片是中華隊的梅花旗與日本的國旗在球場上,梅花旗上電視打上的字幕是台灣;日本體育的新聞標題則是「不是中華台北,請稱呼台灣」。日本的網路論壇也出現了許多來網友的呼籲,表示中華台北是被打壓的名字,請稱呼他們為台灣,國家是中華民國。
澳門、香港、中國大陸的朋友大部分都看不懂棒球,更難理解的是「台日友好」。如果從這場比賽開始來理解,也許會比較輕鬆。然而,我們真正要表達的不是台灣與日本多好,而是台灣與日本的社會民眾為什麼可以彼此相處的融洽?
我並非台日研究專家,但就個人基本的理解,日本與台灣的關係在九零年代之前,並沒有特別好。中華民國在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後,日本是世界主要國家中率先跟中華民國斷交的一員;在兩岸處在「漢賊不兩立」的時代,日本也不親近於台灣。
九零年代之後,台日關係得以改善除了擔任台灣總統的李登輝先生特別親日,另外,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成功,迅速的崛起,都是重要的因素。但這些因素,都無法真正的讓兩邊人民更加彼此理解,產生好感。
更重要的是民間自然、自由、跨領域的全面交流。台灣老一代的民眾受過日本殖民,他們所處的日殖時代末期,對於日本的印象良好,精通日語,對日友善,老人家相聚常以日本話溝通;另外一方面,日本的軟實力、娛樂文化深刻影響台灣年輕人。
隨著雙方民間的交流,可可以產生這樣高的好感與信任,有幾點原因是不可以忽略的:第一,雙方的交流不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性第二,雙方交往,沒有畫大餅的經濟寄望數據,也沒有剝削的低品質旅遊,第三,自然的交往,因為彼此擁有自由民主生活的共同經驗。
 
當日本民眾說,請稱呼台灣不要稱呼中華台北的時候,我想起來羅大佑的「亞細亞的孤兒」,許多中港澳的朋友聽過這首歌,但也許不能理解台灣人聽到的感受,很多日本人沒聽過這首歌,但是卻可以理解台灣的處境。
每個地方的人都有各自的美麗與哀愁。彼此能否真誠的理解,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把「對方」當成一個獨立自主的主體,然後尊重這個主體。不以父權或本位的史觀來定位對方;或者動不動就畫上一條紅線,說你跨過去,就沒得談。我們都應該去理解,即便是少數人的想法,都有產生的路徑,結構的改變不在於一個人的主張,改變往往產生在「用武」或者「用心」的互動。兩岸四地需要的是後者。
當我們放下過多的前提與刻版的想法,各自的故事就會出現,你會發現到她習以為常的美麗,也能體會她長久以來麻木卻又敏感的苦痛。香港的故事造就香港的性格,當我們嘗試去扒梳,我們便可以對許多過去與現有的問題從中體會與找尋解決的線索;澳門就不再僅止是賭博的城市,澳門人在富麗賭場背後的故事,澳門人對於自己的想象與渴望,也會進入到彼此的心靈。中國大陸受過這樣多的苦難,對於自身的理解與願望,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呈現在對內自我渴望與對外表現的態度上的兩端,理解這兩者間的落差也有助於兩岸四地的相處。
拋下自我的包袱與忘卻歷史是兩回事情,開闊的心靈有助於了解別人,這樣的理解會回饋到自我的理解,豐富對未來的想像。兩岸四地的新世代的未來都受到整體大環境的影響,我們都應該做好更多準備,在新世代當家之前,我們必須自問,怎樣的過程有助於兩岸四地走向更豐富、多元的未來,我們能不能用更開放的心胸去認識對方,從中找尋到彼此同樣信任的價值?如果可以,這樣的未來才是真正長久和平的。和平的未來,需要更多的同理心,對於人更多關懷,對與價值更大的堅持,唯有如此,新世代才能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記得,高中時候一名英文會話的老師,他是加拿大籍的澳洲原住民,一日我們談到了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他跟我說了兩點。第一,我們先承認自己是有偏見的、第二,好,那我要嘗試著放下偏見,讓我有空間可以去擁抱對方。這兩點,我想可以與兩岸四地的朋友一同共勉,讓人與人相互的理解,變成一件美妙的事情。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陳奕廷/媒體工作者(台灣)
現任:兩岸公評網編輯
曾任:
網路媒體與新聞雜誌記者。
學歷:
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