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755,349
2013
04
月號論壇主題
兩岸四地新世代如何彼此理解
面對差異 相互理解
蔡沐霖/台七線電子報專欄作家(台灣)

為自己定錨
    所謂新世代,可概略依年紀定義為中華民國七十年後出生的「七年級」和1980年後出生的「八零後」,這個世代多數成長於意識形態消退的世界格局、成熟於市民意識萌芽的現代社會。與前幾個世代相比,增加的是由邊陲向半邊陲過度的經濟全球化生活、取代紙本知識傳播的數位資訊科技經驗;減少的是民族主義的擴張激盪,理論模式的深度探索、和自我概念定位的急迫性。簡言之,新世代是個自由卻焦慮的世代。
開展理解一部曲:瞎子多摸象,過河多摸石
    
兩岸四地憲法上和歷史上存在連結,心理上和現實上卻距離遙遠。對於四地這樣的劃分我認為不算有賽先生精神,畢竟大小與強弱太不對稱,大的理解小的變成關心施惠,小的理解大的變成父權仰望,對於理解包容本身就是種障礙。然而跨文化的理解當然是個大工程,以作者的經驗為例,小學初次到海洋公園、中學爬上司馬台長城、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書籍、碩士跑到吉林當交換學生,每個階段都是足跡先行,再讓知識補課,畢竟幅員廣大的兩岸四地各處文化大不同,以開展理解的第一步來說,同源卻分別發展的另外三方有很肥沃能引起新世代興趣的土壤,方法就是瞎子多摸象。開展理解的層次和場域可參考作者於2010年發表文章所說明兩岸關係的七層次面向,包含了跨文化溝通到自我溝通等各種情境。試舉幾例說明:兩岸四地由跨文化視角觀之,中華文化本身就是多元文化(或稱多種文化),試想其中台灣的海洋文化與大陸地區所含括的五十多種以上的文化就存在極大差異。公眾層次在媒體的傳播之下,許多大陸大學生理解的台灣可能是周杰倫或是謝長廷,而台灣本科生卻以為銅鑼灣真的很多古惑仔,理解在這裡就形成鴻溝。各地白領和藍領的跨界流動曾讓作者考慮在台北以外的兩岸城市辦同學會,大型企業當中來自兩岸四地和世界各國的青年人早已見怪不怪,組織當中的溝通理解也是重要的場域。台灣多次意見調查皆以認同為主題,對於自己是「台灣人」、「華人」還是「中國」人的比重總是不斷變化,甚或有複合式認同的選項。我認為兩岸四地新世代的自我溝通過程是互相理解的關鍵階段,影響著未來終局究竟走向互利共生還是相互毀滅,透過各自初始的自我維新,導入理性和包容來開展理解,確實是新世代可行也必須的發展路徑。
深度理解二部曲: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衛你的權利
    回顧近代史,兩岸四地的變遷互動從來不超脫國際因素。數個世紀的國際格局和殖民擴張深刻影響幾個世代,使各自歷史中衍生出優越感、恥辱感、無力感及卑微感,我認為無論基於世界公民的道德關懷或是華人文明的兼容兩者,深度理解的第二步應該從去自我中心化開始。如果堅持南歐文明勝過大和文明、中華文明優於英美文明,可預見的又會陷入衝突論的零和悲劇,我個人嘗試拋出三項作為深化理解的可能路徑:一、分進合擊的民主實踐。在港澳的兩制實驗、蘇聯選擇的震盪療法不為中共所用、台灣憲政上的威權減壓過渡到全面直選,分別是兩岸四地的大型民主實驗,假設共同目標是產生一種最適合的民主實踐方案,那兩岸四地應採用分進合擊的策略持續去蕪存菁,透過憲政主義的有機發展不斷對話,主動為世界其他先進文明,動態探索出這項最適合的民主方式。二、爭而不破的和平基調。目前世界間主要國家的主流意見是維持現況,保持和平與相對均勢,破壞者定會遭到千夫所指為麻煩製造者。兩岸四地都有各自的發展壓力,客觀上也不允許擴張,在現行架構下彼此良性競爭只會穩步強化各自的競爭力,以和平基調爭而不破最能整合兩岸四地的利益交集。三、文明先行的制度論辯。30多年以來制度問題始終繚繞著兩岸四地,在兩岸始終存在兩部憲法實際運行的特殊現狀,冷戰遺留的增量改革創意在局勢變化下不足以說服民眾,雖然對中華文化隱含的天朝觀等基因優越與否且持保留態度,但我認為能夠傳承上千年而不致崩解,其中具有的一種和解包容和追求共生的「自我完善」機制,兩岸四地應該藉此發展寬廣的制度論辯,未來甚至可推薦給世界其他文明參酌。
創造理解三部曲:1+1>2
    首先,新世代具有的特長是創造力,然而務實且可持續的創造力端賴在結構中的能動性。新世代除了做熱血的理想主義者,更應該做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將興趣花在腦力激盪各種可行的途徑,朝向逐步建構多贏和共生的架構。再者,應以世代合作思維取代世代交替思維,暴力式的改革在1966年損傷了上個世代的情感,新世代應該做的是記取前車之鑑,以互補的精神理解上個世代做不到或來不及做的,積極面對彼此現實上的差異,嘗試文明和平地處理它,爭取在新世代可預見的未來超越它,再藉事實向世界各國證明優越的能力。最後,以進步的精神以及後發優勢主動自信求取共識,重拾過去因為種種因素而被迴避掉的問題,由新世代的我們開始著手,我有充分的信心,進步的果實和開展的新局只會更加甘甜而寬闊。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蔡沐霖/台七線電子報專欄作家(台灣)
蔡沐霖,台灣七年級生,台七線電子報專欄作家。

學歷:世新大學口傳系,淡江大陸研究所。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